一种省力高效挖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8835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省力高效挖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省力高效挖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工人在移植树木的时候,由于树木体积较大、根茎范围广、根茎入土深等特点,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来完成起树过程。目前,起树过程通常使用铁锹或是特制的起树装置,传统的用于铲土挖树的铁锹,费力且效率低,特别是对于直径较大的树木,效率非常低,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现有的起树装置,又存在体积大,搬运不方便,刀片等关键部件易耗损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省力高效挖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装置结构简单,搬运方便,省力且挖土效率高,其刀片等关键部件经过多次高温轧制,耐磨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省力高效挖树装置,包括主取土框、一对辅取土框和排土框;所述的一对辅取土框分别设于主取土框的两侧,且主取土框上相邻的两个侧边与辅取土框相邻的两个侧边铰链连接;所述排土框固定于主取土框的顶部,排土框的顶部设有受力板,该受力板上设有冲击头,该冲压头上设有外螺纹。

工作时,冲击头受向下的力并传递至受力板,并依次作传递至排土框、主取土框和辅取土框,使主取土框和辅取土框插入土壤内,随着受力进一步增加,进入主取土框的土从排土框排出,进入辅取土框的土从辅取土框的顶部开口排出;并且,由于辅取土框与主取土框之间是铰链连接,可以调整使二者之间成一定夹角,以便挖出环形土坑。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主取土框为四片主刀片依次固定连接构成的环形方框,该环形方框的四个侧边上均设有可转动的扭力杆;所述的辅取土框包括依次铰链连接的第一辅刀片、第二辅刀片和第三辅刀片,第一辅刀片和第三辅刀片分别与所述主取土框的相邻两个侧边上的扭力杆固定连接。当转动扭力杆时,即可调整辅取土框与主取土框之间的夹角,以便挖出环形土坑。

进一步地,所述的受力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扭力杆一一对应的转臂,转臂的一端与扭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转臂可方便地调整辅取土框与主取土框之间的夹角。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排土框内设有两块分土刀片,该两块分土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排土框顶部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当主取土框内的土壤进入排土框内后,由两块分土刀片分流成两部分,分别从排土框两侧的开口处排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头的两侧设有楔形固定块。目的是使冲击头固定更牢固。

进一步地,该省力高效挖树装置还包括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为冲击夯或液压缸或气压缸,该动力装置的活塞头与所述的冲击头相对应,动力装置的两侧设有支架,支架的顶端设有手柄。采用动力装置代替人力,省力且效率更高,设计手柄以方便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省力高效挖树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主取土框成型加工:选取四片方形钢板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250℃,将加热后的钢坯轧制所述的主刀片,并将主刀片依次焊接,构成主取土框,在主取土框的四个侧边上加工出安装扭力杆的第一安装槽;

b、排土框成型加工:选取两片方形钢板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250℃,对加热后的钢坯轧制后焊接在所述主取土框顶部的两侧,形成两侧开口的排土框,并在排土框的四个侧边上加工出安装扭力杆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在同一条直线上;另选取厚度为1cm-2cm厚的钢板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300℃,轧制成所述的受力板,并将该受力板焊接在排土框的顶部;

c、扭力杆和转臂安装:选取4根钢筋,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300℃,轧制成所述的扭力杆,四根扭力杆分别活动安装于所述主取土框四个侧边上的第一安装槽,并分别穿过所述排土框四个侧边上的第二安装槽,并最终穿过所述的受力板;另选取4根条形钢作为转臂,转臂的一端分别与穿过受力板的扭力杆端部固定连接;

d、辅取土框成型加工:选取六片方形钢板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250℃,将加热后的钢坯轧制所述的第一辅刀片、第二辅刀片和第三辅刀片各两片,将两片第一辅刀片和两片第三辅刀片分别与四根扭力杆固定连接,两片第二辅刀片分别与第一辅刀片和第三辅刀片铰链连接;

e、冲击头及动力装置安装:选取柱形钢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350℃,将加热后的钢坯轧制成所述的冲击头,将冲击头焊接在受力板上,并在冲击头的两侧焊接楔形固定块;选取相应型号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的受力板上,并使其活塞与冲击头对应,在动力装置的两侧加工出支架,并在支架上安装手柄;

f、分土刀片安装:选取两块钢板分别作为两片分土刀片,两片分土刀片焊接在所述的排土框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a和d均还进一步包括钢坯强度加强步骤,具体包括:

g1、将加热至1250℃的钢坯进行3次轧制;

g2、降温至1100℃进行2次轧制;

g3、继续降温至950℃进行1次轧制;

g4、升温恢复至1250℃经多次轧制形成方钢钢坯。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还进一步包括受力板强度加强步骤,具体包括:

b1、将加热至1300℃的受力板钢坯进行3次轧制;

b2、降温至1150℃进行2次轧制;

b3、继续降温至1000℃进行1次轧制;

b4、升温恢复至1300℃经多次轧制形成方钢钢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搬运方便,由于辅取土框与主取土框之间是铰链连接,可以调整使二者之间成一定夹角,以便挖出环形土坑;

(2)设计扭力杆与转臂,可以方便地调整辅取土框与主取土框之间的夹角;

(3)设计分土刀片,以使主取土框内的土壤进入排土框内后,被分土刀片分流成两部分,以方便土壤从排土框两侧的开口处排出;

(4)采用动力装置代替人力,省力且效率更高,设计手柄以方便操作;

(5)主刀片、第一辅刀片、第二辅刀片、第三辅刀片和受力板等关键受力部件均经过多次高温轧制,耐磨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省力高效挖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辅取土框旋转1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省力高效挖树装置安装动力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辅取土框旋转1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省力高效挖树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主取土框,101-主刀片,102-扭力杆,200-辅取土框,201-第一辅刀片,202-第二辅刀片,203-第三辅刀片,300-排土框,301-受力板,302-冲击头,303-转臂,304-分土刀片,305-楔形固定块,400-动力装置,401-支架,40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省力高效挖树装置,包括主取土框100、一对辅取土框200和排土框300;所述的一对辅取土框200分别设于主取土框100的两侧,且主取土框100上相邻的两个侧边与辅取土框200相邻的两个侧边铰链连接;所述排土框300固定于主取土框100的顶部,排土框300的顶部设有受力板301,该受力板301上设有冲击头302,该冲压头上设有外螺纹。

工作时,冲击头302受向下的力并传递至受力板301,并依次作传递至排土框300、主取土框100和辅取土框200,使主取土框100和辅取土框200插入土壤内,随着受力进一步增加,进入主取土框100的土从排土框300排出,进入辅取土框200的土从辅取土框200的顶部开口排出;并且,由于辅取土框200与主取土框100之间是铰链连接,可以调整使二者之间成一定夹角,以便挖出环形土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取土框100为四片主刀片101依次固定连接构成的环形方框,该环形方框的四个侧边上均设有可转动的扭力杆102;所述的辅取土框200包括依次铰链连接的第一辅刀片201、第二辅刀片202和第三辅刀片203,第一辅刀片201和第三辅刀片203分别与所述主取土框100的相邻两个侧边上的扭力杆102固定连接。当转动扭力杆102时,即可调整辅取土框200与主取土框100之间的夹角,以便挖出环形土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受力板30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扭力杆102一一对应的转臂303,转臂303的一端与扭力杆102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转臂303可方便地调整辅取土框200与主取土框100之间的夹角。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排土框300内设有两块分土刀片304,该两块分土刀片30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排土框300顶部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当主取土框100内的土壤进入排土框300内后,由两块分土刀片304分流成两部分,分别从排土框300两侧的开口处排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头302的两侧设有楔形固定块305。目的是使冲击头302固定更牢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省力高效挖树装置还包括动力装置400,该动力装置400为冲击夯或液压缸或气压缸,该动力装置400的活塞头与所述的冲击头302相对应,动力装置400的两侧设有支架401,支架401的顶端设有手柄402。采用动力装置400代替人力,省力且效率更高,设计手柄402以方便操作。

参考图7,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省力高效挖树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主取土框100成型加工:选取四片方形钢板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250℃,将加热后的钢坯轧制所述的主刀片101,并将主刀片101依次焊接,构成主取土框100,在主取土框100的四个侧边上加工出安装扭力杆102的第一安装槽;

b、排土框300成型加工:选取两片方形钢板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250℃,对加热后的钢坯轧制后焊接在所述主取土框100顶部的两侧,形成两侧开口的排土框300,并在排土框300的四个侧边上加工出安装扭力杆102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在同一条直线上;另选取厚度为1cm厚的钢板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300℃,也可选取1.5cm厚或2cm厚的钢板,轧制成所述的受力板301,并将该受力板301焊接在排土框300的顶部;

c、扭力杆102和转臂303安装:选取4根钢筋,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300℃,轧制成所述的扭力杆102,四根扭力杆102分别活动安装于所述主取土框100四个侧边上的第一安装槽,并分别穿过所述排土框300四个侧边上的第二安装槽,并最终穿过所述的受力板301;另选取4根条形钢作为转臂303,转臂303的一端分别与穿过受力板301的扭力杆102端部固定连接;

d、辅取土框200成型加工:选取六片方形钢板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250℃,将加热后的钢坯轧制所述的第一辅刀片201、第二辅刀片202和第三辅刀片203各两片,将两片第一辅刀片201和两片第三辅刀片203分别与四根扭力杆102固定连接,两片第二辅刀片202分别与第一辅刀片201和第三辅刀片203铰链连接;

e、冲击头302及动力装置400安装:选取柱形钢作为钢坯,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1350℃,将加热后的钢坯轧制成所述的冲击头302,将冲击头302焊接在受力板301上,并在冲击头302的两侧焊接楔形固定块305;选取相应型号的动力装置400,安装在所述的受力板301上,并使其活塞与冲击头302对应,在动力装置400的两侧加工出支架401,并在支架401上安装手柄402;

f、分土刀片304安装:选取两块钢板分别作为两片分土刀片304,两片分土刀片304焊接在所述的排土框300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a和d均还进一步包括钢坯强度加强步骤,具体包括:

g1、将加热至1250℃的钢坯进行3次轧制;

g2、降温至1100℃进行2次轧制;

g3、继续降温至950℃进行1次轧制;

g4、升温恢复至1250℃经多次轧制形成方钢钢坯。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还进一步包括受力板301强度加强步骤,具体包括:

b1、将加热至1300℃的受力板钢坯进行3次轧制;

b2、降温至1150℃进行2次轧制;

b3、继续降温至1000℃进行1次轧制;

b4、升温恢复至1300℃经多次轧制形成方钢钢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