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1921阅读:1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

技术背景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鱼的种类可分为两种,淡水鱼和咸水鱼 ;在我国内陆地区,主要养殖的为淡水鱼 ;因此,淡水鱼成为了内陆地区的餐座上常出现的食物;由于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故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就在自己的著作说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见,鱼作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已经由来已久。

目前,在我国内陆地区,其淡水鱼的养殖方法有: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虽然目前池塘养鱼仍旧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但是网箱养鱼以其集约化程度高,放鱼密度大,鱼生长快,产量高,并且能较充分利用自然水域,其发展的前景巨大;在传统的网箱饲养中,对放养鱼种规格都有限制;如饲养草鱼,放养鱼种规格为100克以上,最好是放养500克左右的个体,这种规格的鱼进箱后生长快,成活率高,能在较短的时间达到上市规格;养殖鲤鱼,放养 100~150 克的个体,经一年的养殖可长到 500~1000 克重 ;并在网箱中混养少量的鳙鱼和鲢鱼;传统养殖的限制,不仅仅会增加放养鱼种在转运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容易增加鱼种在转运过程中的死亡率;而且生长水域的变化,也有可能增大鱼种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其网箱的空间利用率低;网箱不能连续养鱼;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自1973年以来,我国引进了网箱养鱼技术之后,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时,有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进行网箱养殖面积达500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鱼量为300吨左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箱养鱼业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网箱养殖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加,养殖面积及产量迅速增大。

现有的网箱养鱼技术都是采用单个的箱体作为网箱。在养殖过程中,其残饵和鱼类排泄物粪便逐年沉积,致使部分大、中型水域的水质富营养化,使水质污染,水质逐渐恶化,不仅导致网箱养殖鱼类病害增加和养殖品质降低,而且网箱上寄生的贝类、藻类和田螺容易堵塞网眼,影响网箱内孔和水流交换,需要定期进行清除,增加了成本,使网箱养殖效率降低,因而制约了网箱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箱养鱼可充分利用大水面、深水坑洼等自然水域,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养殖成鱼或鱼种。由于网箱内外水体可以交换,可不断补充氧气与饵料,故利用网箱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鱼类摄食方便,运动耗能少,长速快,单产水平可比池塘养殖高出几十倍 ,甚至百倍。网箱机动灵活,可按需要移动位置,进行“游牧式 ”生产。网箱养鱼易于管理,捕捞方便,利于供应市场,可作为活鱼库贮存鲜活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主要喂麦芽和牧草,不用再喂其他饲料,就能保证鱼的正常生长,因为草鱼所排出的粪便,蛋白质、有机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利用残饵粪便作为外层网箱养殖黄骨鱼、鲫鱼、黑皖鱼、鲤鱼的饲料,形成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从而达到扩大网箱的养殖容积,综合利用、生态习性互补,提高鱼类产量与品质,养殖成活率高,减少对水质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提供一种三层网箱,在网箱内放养多种鱼;

②内层网箱用于投放生态防病饵料、麦芽和牧草,中间层主养草鱼,套养鳙鱼、白鲢鱼,外层网箱养殖黄骨鱼、鲫鱼、黑皖鱼、鲤鱼;

③放入体色一致,鱼体无溃疡、脓疮、斑点,鳍条无破损的健康鱼苗,1~3天后,即可喂麦芽和牧草,麦芽和牧草的重量比为1:1,每天喂两次,早、晚各喂一次,每次按草鱼总重量的2%-3%进行投放,投放到内层网箱;

④加强鱼饲养管理,通过生物增氧或机械增氧,解决养殖水体溶氧不足问题;

⑤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水体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22~0.25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水体pH值保持7~8;

⑥病害防治;

⑦鱼收获上市。

所述三层网箱的主体结构由钢筋焊接而成,浮子采用实心泡沫浮,外层网箱规格为12m×6m×5m,网眼为4.0cm,网衣42股;中间层规格为11.6m×5.6m×3m,网眼为3.0cm,网衣32股;内层规格为3m×3m×0.8m,网眼为0.5cm,网衣12股。

所述生态防病饵料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粉30-40、花生麸10-14、发酵豆粕16-18、芙蓉叶3-5、合欢花3-5、积雪草3-5、芦根1-3、青皮1-3、鬼针草1-3、海藻提取物5-7、21金维他3-5、麦饭石粉2-4;其制备方法为:根据配方比例配料、混合、粉碎,充分混合后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65℃~7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被膨化材料的干燥度为85%~95%,将膨化后的材料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饲料,并用 160 网目过筛,每粒重量为2克,并按所需重量密封包装。1-3天投放一次,使用时按照生态饵料和麦芽、牧草的总重量比为0.15-0.2:1进行投放即可。

在鱼苗放入网箱前,先用体积百分比0.1%的苏打水溶液,或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体积百分比0.1%维生素C水溶液让鱼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灭菌,以杀死灭绝吸附在鱼中的各种病菌,防止鱼放养后染病,能够明显提高放养成活率。

所述生物增氧,一是在内层网箱内种植适量水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二是采用微生物制剂,使水体中高等产氧单胞藻类成为优势种群,培养大量高等产氧单胞藻类,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进行增氧。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

微生物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杆菌、亚硝化杆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放线 菌等复合菌组成,它能产生酶、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调 节水生动物的内外环境,具有抗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从而增强水生动物的抗病能力。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和生物量,不仅能够使藻相比较复杂,而且使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增加,而使代表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降低;微生物制剂还具有影响养殖水的理化环境,改善池塘底泥等作用。

所述机械增氧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水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氧化,使水体能够循环流动,避免出现死角。本申请采用的机械增氧技术是一种新型立体增氧技术,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池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最大程度氧化,并且通过能量转换原理可以将水泵流量放大20倍,营造出庞大的富氧循环水流,使水体充分流动,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死角出现。

所述病害防治采用的方法为,每月在网箱水面上泼施一次1000倍小苏打水溶液,或1000倍维生素C水溶液,或25~30倍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浸出液,每亩泼施300~400公斤,均匀泼施在网箱水面上。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有效成份分析:

芙蓉叶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茎、叶、果柄、小苞片和花萼上均密被星状毛和短柔毛。茎圆柱形。叶互生,卵圆状心形,直径7~18cm,5~7掌状分裂,边缘有钝齿;叶柄长5~13cm。花大,直径约8cm;花柄长5~10cm,近顶端有节;小苞片8~10,线形;花萼钟形,长约2.5cm,裂片卵形;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开后逐渐变深,单瓣或重瓣,基部与雄蕊柱合生;子房5室。蒴果扁球形,直径22.5~3cm,果瓣5,密生淡黄色刚毛或绵毛。种子多数,肾形,背部有长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夏、秋季采收,晒干。性状: 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3~7浅裂,裂片三角形。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7~11条,两面突起。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份: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还原糖、粘液质。 性味:性凉,味微辛。 功能主治:清肺凉血,消肿排脓。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

合欢花(拉丁学名: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是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气微香,味淡。产中国东北至华南及西南部各省区。生于山坡或栽培。非洲、中亚至东亚均有分布;北美亦有栽培。合欢花花丝粉红色,荚果偏,是城市行道树、观赏树。心材黄灰褐色,边材黄白色,耐久,多用于制家具;嫩叶可食,老叶可以洗衣服;树皮供药用,有驱虫之效。它还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功效。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Urb. 的干燥全草,为多年生匍匐草本。别名:十八缺、 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1~1.5mm,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别名:苇根、芦头。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期9~10月。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芦根含薏苡素,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物51%、天门冬酰胺0.1%。芦苇含纤维素48~54%、木质素约18.2%、木聚糖约12.4%、灰分2.8%。多糖水解产生D-木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另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以及苜蓿素。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青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肝、胆、胃经。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鬼针草(拉丁学名:Bidens pilosa L.),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钝四棱形。茎下部叶较小,很少为具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总苞基部被短柔毛,条状匙形,上部稍宽。无舌状花,盘花筒状,冠檐5齿裂。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产中国多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海藻提取物(Sesmollient)是一种纯天然的海洋生物产品,所有的特征均来自这种特殊的海藻本身。它内含有藻胶酸,粗蛋白,多种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

海藻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产品名:海藻提取物

提取部位:藻体

提取溶剂:水

包装:25kg/桶

性状:棕黄色粉末

细度:100%过80目筛

规格为:5:1或者10:1

水分≤5.0 %

砷≤2 ppm

重金属≤20ppm

细菌总数≤1000CFU/G

霉菌、酵母菌数≤100CFU/G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21金维他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维生素A2500单位、维生素D200单位、维生素E5毫克、维生素B12.5毫克、维生素B22.5毫克、维生素B60.25毫克、维生素B120.5微克、铁5毫克、铜0.5毫克、锌0.25毫克、镁0.5毫克、烟酰胺7.5毫克、泛酸钙2.5毫克、磷酸氢钙279毫克、L-赖氨酸盐12.5毫克、重酒石酸胆碱25毫克、肌醇25毫克、维生素C25毫克、碘50微克、锰0.5毫克、钾5毫克。

麦饭石粉是麦饭石的粉制品,是由麦饭石原矿经过筛选,粉碎,分级加工而成的粉末。麦饭石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主要喂麦芽和牧草,不用再喂其他饲料,就能保证鱼的正常生长,因为草鱼所排出的粪便,蛋白质、有机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利用残饵粪便作为外层网箱养殖黄骨鱼、鲫鱼、黑皖鱼、鲤鱼的饲料,形成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从而达到扩大网箱的养殖容积,综合利用、生态习性互补,提高鱼类产量与品质,养殖成活率高,减少对水质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本发明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通过投放生态防病饵料,降低养殖动物病害发生,达到少用甚至不用渔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

3、在鱼苗放入网箱前,先用体积百分比0.1%的苏打水溶液,或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体积百分比0.1%维生素C水溶液让鱼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灭菌,以杀死灭绝吸附在鱼中的各种病菌,防止鱼放养后染病,能够明显提高放养成活率;

4、本申请通过生物、机械增氧,解决养殖水体溶氧不足问题,采用的机械增氧技术是一种新型立体增氧技术,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池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最大程度氧化,并且通过能量转换原理可以将水泵流量放大20倍,营造出庞大的富氧循环水流,使水体充分流动,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死角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提供一种三层网箱,在网箱内放养鱼;

②内层网箱用于投放生态防病饵料、麦芽和牧草,中间层主养草鱼,套养鳙鱼、白鲢鱼,外层网箱养殖黄骨鱼、鲫鱼、黑皖鱼、鲤鱼;

③放入体色一致,鱼体无溃疡、脓疮、斑点,鳍条无破损的健康鱼苗,1~3天后,即可喂麦芽和牧草,麦芽和牧草的重量比为1:1,每天喂两次,早、晚各喂一次,每次按草鱼总重量的2%-3%进行投放,投放到内层网箱;

④加强鱼饲养管理,通过生物增氧或机械增氧,解决养殖水体溶氧不足问题;

⑤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水体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22~0.25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水体pH值保持7~8;

⑥病害防治;

⑦鱼收获上市。

所述三层网箱的主体结构由钢筋焊接而成,浮子采用实心泡沫浮,外层网箱规格为12m×6m×5m,网眼为4.0cm,网衣42股;中间层规格为11.6m×5.6m×3m,网眼为3.0cm,网衣32股;内层规格为3m×3m×0.8m,网眼为0.5cm,网衣12股。

所述生态饵料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粉30、花生麸10、发酵豆粕16、芙蓉叶3、合欢花3、积雪草3、芦根1、青皮1、鬼针草1、海藻提取物5、21金维他3、麦饭石粉2;其制备方法为:根据配方比例配料、混合、粉碎,充分混合后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65℃~7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被膨化材料的干燥度为85%~95%,将膨化后的材料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饲料,并用 160 网目过筛,每粒重量为2克,并按所需重量密封包装。1-3天投放一次,使用时按照生态饵料和麦芽、牧草的总重量比为0.15-0.2:1进行投放即可。

在鱼苗放入网箱前,先用体积百分比0.1%的苏打水溶液,或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体积百分比0.1%维生素C水溶液让鱼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灭菌,以杀死灭绝吸附在鱼中的各种病菌,防止鱼放养后染病,能够明显提高放养成活率。

所述生物增氧,一是在内层网箱内种植水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二是采用微生物制剂,使水体中高等产氧单胞藻类成为优势种群,培养大量高等产氧单胞藻类,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进行增氧。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

微生物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杆菌、亚硝化杆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放线 菌等复合菌组成,它能产生酶、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调 节水生动物的内外环境,具有抗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从而增强水生动物的抗病能力。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和生物量,不仅能够使藻相比较复杂,而且使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增加,而使代表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降低;微生物制剂还具有影响养殖水的理化环境,改善池塘底泥等作用。

所述机械增氧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水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氧化,使水体能够循环流动,避免出现死角。本申请采用的机械增氧技术是一种新型立体增氧技术,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池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最大程度氧化,并且通过能量转换原理可以将水泵流量放大20倍,营造出庞大的富氧循环水流,使水体充分流动,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死角出现。

所述病害防治采用的方法为,每月在网箱水面上泼施一次1000倍小苏打水溶液,或1000倍维生素C水溶液,或25~30倍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浸出液,每亩泼施300~400公斤,均匀泼施在网箱水面上。

实施例2:

一种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提供一种三层网箱,在网箱内放养鱼;

②内层网箱用于投放生态防病饵料、麦芽和牧草,中间层主养草鱼,套养鳙鱼、白鲢鱼,外层网箱养殖黄骨鱼、鲫鱼、黑皖鱼、鲤鱼;

③放入体色一致,鱼体无溃疡、脓疮、斑点,鳍条无破损的健康鱼苗,1~3天后,即可喂麦芽和牧草,麦芽和牧草的重量比为1:1,每天喂两次,早、晚各喂一次,每次按草鱼总重量的2%-3%进行投放,投放到内层网箱;

④加强鱼饲养管理,通过生物增氧或机械增氧,解决养殖水体溶氧不足问题;

⑤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水体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22~0.25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水体pH值保持7~8;

⑥病害防治;

⑦鱼收获上市。

所述三层网箱的主体结构由钢筋焊接而成,浮子采用实心泡沫浮,外层网箱规格为12m×6m×5m,网眼为4.0cm,网衣42股;中间层规格为11.6m×5.6m×3m,网眼为3.0cm,网衣32股;内层规格为3m×3m×0.8m,网眼为0.5cm,网衣12股。

所述生态饵料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粉35、花生麸12、发酵豆粕17、芙蓉叶4、合欢花4、积雪草4、芦根2、青皮2、鬼针草2、海藻提取物6、21金维他4、麦饭石粉3;其制备方法为:根据配方比例配料、混合、粉碎,充分混合后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65℃~7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被膨化材料的干燥度为85%~95%,将膨化后的材料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饲料,并用 160 网目过筛,每粒重量为2克,并按所需重量密封包装。1-3天投放一次,使用时按照生态饵料和麦芽、牧草的总重量比为0.15-0.2:1进行投放即可。

在鱼苗放入网箱前,先用体积百分比0.1%的苏打水溶液,或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体积百分比0.1%维生素C水溶液让鱼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灭菌,以杀死灭绝吸附在鱼中的各种病菌,防止鱼放养后染病,能够明显提高放养成活率。

所述生物增氧,一是在内层网箱内种植水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二是采用微生物制剂,使水体中高等产氧单胞藻类成为优势种群,培养大量高等产氧单胞藻类,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进行增氧。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

微生物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杆菌、亚硝化杆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放线 菌等复合菌组成,它能产生酶、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调 节水生动物的内外环境,具有抗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从而增强水生动物的抗病能力。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和生物量,不仅能够使藻相比较复杂,而且使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增加,而使代表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降低;微生物制剂还具有影响养殖水的理化环境,改善池塘底泥等作用。

所述机械增氧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水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氧化,使水体能够循环流动,避免出现死角。本申请采用的机械增氧技术是一种新型立体增氧技术,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池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最大程度氧化,并且通过能量转换原理可以将水泵流量放大20倍,营造出庞大的富氧循环水流,使水体充分流动,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死角出现。

所述病害防治采用的方法为,每月在网箱水面上泼施一次1000倍小苏打水溶液,或1000倍维生素C水溶液,或25~30倍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浸出液,每亩泼施300~400公斤,均匀泼施在网箱水面上。

实施例3:

一种三层网箱养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提供一种三层网箱,在网箱内放养鱼;

②内层网箱用于投放生态防病饵料、麦芽和牧草,中间层主养草鱼,套养鳙鱼、白鲢鱼,外层网箱养殖黄骨鱼、鲫鱼、黑皖鱼、鲤鱼;

③放入体色一致,鱼体无溃疡、脓疮、斑点,鳍条无破损的健康鱼苗,1~3天后,即可喂麦芽和牧草,麦芽和牧草的重量比为1:1,每天喂两次,早、晚各喂一次,每次按草鱼总重量的2%-3%进行投放,投放到内层网箱;

④加强鱼饲养管理,通过生物增氧或机械增氧,解决养殖水体溶氧不足问题;

⑤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水体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22~0.25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水体pH值保持7~8;

⑥病害防治;

⑦鱼收获上市。

所述三层网箱的主体结构由钢筋焊接而成,浮子采用实心泡沫浮,外层网箱规格为12m×6m×5m,网眼为4.0cm,网衣42股;中间层规格为11.6m×5.6m×3m,网眼为3.0cm,网衣32股;内层规格为3m×3m×0.8m,网眼为0.5cm,网衣12股。

所述生态饵料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粉40、花生麸14、发酵豆粕18、芙蓉叶5、合欢花5、积雪草5、芦根3、青皮3、鬼针草3、海藻提取物7、21金维他5、麦饭石粉4;其制备方法为:根据配方比例配料、混合、粉碎,充分混合后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65℃~7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被膨化材料的干燥度为85%~95%,将膨化后的材料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饲料,并用 160 网目过筛,每粒重量为2克,并按所需重量密封包装。1-3天投放一次,使用时按照生态饵料和麦芽、牧草的总重量比为0.15-0.2:1进行投放即可。

在鱼苗放入网箱前,先用体积百分比0.1%的苏打水溶液,或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体积百分比0.1%维生素C水溶液让鱼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灭菌,以杀死灭绝吸附在鱼中的各种病菌,防止鱼放养后染病,能够明显提高放养成活率。

所述生物增氧,一是在内层网箱内种植水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二是采用微生物制剂,使水体中高等产氧单胞藻类成为优势种群,培养大量高等产氧单胞藻类,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进行增氧。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

微生物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杆菌、亚硝化杆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放线 菌等复合菌组成,它能产生酶、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调 节水生动物的内外环境,具有抗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从而增强水生动物的抗病能力。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和生物量,不仅能够使藻相比较复杂,而且使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增加,而使代表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降低;微生物制剂还具有影响养殖水的理化环境,改善池塘底泥等作用。

所述机械增氧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水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氧化,使水体能够循环流动,避免出现死角。本申请采用的机械增氧技术是一种新型立体增氧技术,采用风机作为供氧源,通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连接到水中,对深层池底积累的污染底质得到最大程度氧化,并且通过能量转换原理可以将水泵流量放大20倍,营造出庞大的富氧循环水流,使水体充分流动,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死角出现。

所述病害防治采用的方法为,每月在网箱水面上泼施一次1000倍小苏打水溶液,或1000倍维生素C水溶液,或25~30倍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浸出液,每亩泼施300~400公斤,均匀泼施在网箱水面上。

应用实施例1:

广西南宁市某养殖中心,2010年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网箱养鱼的方法,连续2年试养均获得成功。2013年转入规模生产,到2015年网箱养鱼820箱,总面积1.2万平方米,成鱼总产量595吨,平均每平方米产鱼49.58千克。网箱养鱼总产值达342.2万元,盈利45.2万元。

应用实施例2:

广西横县李某家有30多个网箱,虽然说效益不错,但影响收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好。养殖过程中鱼苗成活率总是很不稳定,就算运气好的时候,也只能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成活率。经人介绍采用本发明实施2中的网箱养鱼技术,鱼苗的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不容易得病,一年收益能达到10多万元。

应用实施例3:

广西省西乡塘区某养殖中心,2013年起采用本发明实施3这种网箱养鱼模式,由于每人可管100个网箱,养殖时只需投喂麦芽和牧草,生产成本较低,利润十分可观。年产鲜鱼325吨,获利40万元,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65吨,利润8万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