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禽用饲料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961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禽用饲料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禽用饲养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家禽用饲料盘。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散养模式的大型家禽养殖场或农家养殖户,根据不同季节、家禽不同生长阶段为家禽提供配合饲料,有些配合饲料表面喷涂具有某种功效的酶制剂或含有益生菌。目前,散养家禽用的饲料盘因所处环境相对较为恶劣且数量较多,饲养人员很难实现及时清理被污染的剩余饲料。如果投放的饲料不能被及时食用,剩余饲料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下,不仅容易被污染,导致食用后的家禽易患细菌性疾病,而且特别是含有酶制剂尤其是包被酶以及维生素预混料等饲料,会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而大大降低饲料原有的功效,饲料利用率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且及时的清理剩余饲料、省时省力的家禽用饲料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家禽用饲料盘,包括盘体,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盘体下方的底座; 所述盘体由侧壁和圆形底板组成,所述底板由半圆形的活动底板和半圆形的固定底板组成,所述活动底板的圆弧侧壁为阶梯型,且横截面为弧面;所述活动底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底板的直侧壁铰接,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盘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活动设置有能够支撑所述活动底板的活动底板支撑机构。

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低于所述活动底板的下端面, 所述活动底板支撑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内的转轴一和位于所述底板下方所述转轴一上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能够抵在所述活动底板下端面;所述转轴一下端与一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固定底板内部。

位于所述底板上端面所述转轴一上还设置有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与所述固定底板固定连接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所述底板上端面所述转轴一上设置所述主动齿轮,靠近所述活动底板一侧所述固定底板内竖直设置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转轴二上端穿出所述壳体设置有L型刮板。所述刮板包括一端与所述转轴二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下端面与所述固定底板接触的刮料部。其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关系为:主动齿轮旋转半圈,从动齿轮刚好旋转一圈。

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以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点为圆心、以略大于所述从动齿轮中心点至所述主动齿轮最远距离为半径的大半圆型。

所述支撑杆两端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底板下端面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滚轮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

所述活动底板与所述固定底板的接触面为斜面,且所述固定底板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活动底板上端面的面积。

所述底座包括上端敞开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筒体侧壁的下端设置均匀设置有栏杆;所述筒体侧壁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盘体侧壁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或所述底座的纵向截面为梯形,且所述底座的底面半径大于所述盘体的开口半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空腔且上端开口,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盘体侧壁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自动及时地清除饲料盘内剩余的饲料,降低了家禽因食用剩余被污染的饲料而产生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其中,支撑杆起到支撑或放下活动底板的作用,与支撑杆连动的刮板起到将固定底板上的饲料挂到活动底板的位置,方便底板上的饲料全部被顺利清除。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饲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 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图2中盘体的俯视图。

图6 为图2中盘体的仰视图。

图7 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图7的俯视图。

图9-图12均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支撑杆与刮板的不同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3 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4 为图13中B部放大图。

图15 为图13中盘体的俯视图。

图16 为图13中盘梯的仰视图。

图17 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 为图17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地面;2、地板;3、底座;4、饲料盘;5、饲料;6、活动底板支撑机构;7、刮料机构;

31、栏杆;32、环形挡板;33、筒体;

41、盘体;42、活动底板;43、固定底板;44、弧面;45、合页;

61、支撑杆;62、滚轮;63、电机;64、电源;65、电源盖板;66、转轴一;67、支撑杆运动轨迹;

71、壳体;72、刮板;73、主动齿轮;74、从动齿轮;75、转轴二。

81、底座;82、盘体;83、弧面;84、饲料;85、活动底板;86、支撑杆;87、转轴;88、固定底板;89、电机;90、滚轮;91、电源;92、电源盖板;93、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图5和图6,本发明是一种家禽用饲料盘,包括盘体41和设置在盘体41下方的底座3;盘体4由侧壁和圆形底板组成,底板由半圆形的活动底板42和半圆形的固定底板43组成,活动底板42的下端面与固定底板43的直侧壁铰接,固定底板43与盘体41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活动底板42靠近直侧壁下方与固定底板43的直侧壁通过两个合页45连接,固定底板43与盘体41侧壁固定连接,活动底板42的圆弧侧壁为阶梯型,且横截面为弧面44,这样既能保证饲料盘底板的封闭性,又能使活动底板42的自由端顺利向下运动;固定底板43下端面低于活动底板42的下端面, 底板上活动设置有能够支撑活动底板42的活动底板支撑机构6,活动底板支撑机构6包括竖直设置在固定底板43内的转轴一66和位于底板下方转轴一66上的支撑杆61,支撑杆61两端能够抵在活动底板42下端面;转轴一66下端与一电机63连接,电机63位于固定底板43内部。其中,电机63可以为小型步进电机,通过一步进电机驱动器与一电源64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还与一控制器(脉冲信号发生器)连接,固定底板43下端面活动设置有电源盖板65,便于取出电源64;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等)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位于底板上端面转轴一66上还设置有刮料机构,刮料机构7包括与固定底板43固定连接的壳体71和设置在壳体71内的主动齿轮73和从动齿轮74,位于底板上端面转轴一66上设置主动齿轮73,靠近活动底板42一侧固定底板43内竖直设置有转轴二75,转轴二75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73啮合的从动齿轮74,转轴二75上端穿出壳体71设置有L型刮板72,刮板72包括一端与转轴二75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下端面与固定底板43接触的刮料部。其中,主动齿轮73与从动齿轮74的关系为:主动齿轮73旋转半圈,从动齿轮74刚好旋转一圈。

壳体71的横截面为以从动齿轮74的中心点为圆心、以略大于从动齿轮74中心点至主动齿轮73最远距离为半径的大半圆型。

支撑杆61两端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滚轮62,底板下端面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滚轮62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其中,支撑杆61参见图7和图8,两个滚轮62成中心对称设置在支撑杆61的上端面,且滚轮62突出支撑杆61的上端面和侧面,滚轮62和环形凹槽能够减小支撑杆61初始受到的支撑阻力。

活动底板42与固定底板43的接触面为斜面,且固定底板43上端面面积大于活动底板42上端面的面积,这样饲料5不会下落至活动底板42与固定底板43的接触面,而影响活动底板42的复位。

参见图4,底座3包括上端敞开的筒体33,筒体3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板32,筒体33侧壁的下端设置均匀设置有栏杆31;筒体33侧壁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盘体41侧壁的下端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使用时,可在禽舍漏粪地板2上开设通孔,将饲料盘4与底座3连接后放置在漏粪地板2的通孔内,环形挡板4刚好担在地板2上,若是散养家禽,可根据散养区实际面积、具体位置及家禽数量等实际因素设计饲料盘4的数量和位置,在地面1上开设排污槽,并在排污槽上的地板2上开设通孔,将饲料盘4放置在通孔上,开设的排污槽用于盛放剩余的饲料,便于养殖人员集中处理。支撑杆61在电机63的驱动下,每隔一定时间(可根据投料时间、天气情况等设定驱动装置的间隔时间)旋转半周,每次旋转一次性旋转半周或步进式完成半周旋转,支撑杆61旋转半周,刮板72刚好旋转一周复位(参见图9-图12)。支撑杆61的初始位置与接触面垂直(参见图9-图12中支撑杆运动轨迹67),刮板72的初始位置与接触面平行,支撑杆61和刮板72在电机63的带动下旋转,当支撑杆61起支撑作用的一端脱离活动底板42时,刮板72已将固定底板43上的剩余饲料集中到一侧,当活动底板42的自由端向下运动时活动底板42上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同时固定底板43上的饲料被继续旋转的刮板72推动下落,待支撑杆61另一端再次运动到接触面时,滚轮62在支撑杆14的带动下继续运动进入活动底板42下端面的环形凹槽内,活动底板42被顶起, 底板再次密封,刮板72接触活动底板4并继续旋转,当支撑杆61旋转半周停止,刮板72刚好旋转一周复位,饲料盘内的剩余饲料被定期清除。

实施例2

参见图13、图14、图15和图16,本发明是一种家禽散养用饲喂盘,包括盘体82和设置在盘体82下方的底座81;盘体82由侧壁和圆形底板组成,底板由半圆形的活动底板85和半圆形的固定底板88组成,活动底板85的下端面与固定底板88的直侧壁铰接,固定底板88与盘体82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活动底板85靠近直侧壁下方与固定底板88的直侧壁通过两个合页93连接,固定底板88与盘体82侧壁固定连接,活动底板85的圆弧侧壁为阶梯型且纵向截面为弧面83,这样既能保证盘体82底板的封闭性,又能使活动底板85的自由端顺利向下运动;固定底板88下端面低于活动底板85的下端面,底板上活动设置有能够支撑活动底板85的活动底板支撑机构,活动底板支撑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固定底板88内的转轴87和位于底板下方转轴87上的支撑杆86,支撑杆86两端能够抵在活动底板85下端面;转轴87下端与一电机89连接,电机89位于固定底板88内部;其中,电机89可以为小型步进电机,通过一步进电机驱动器与一电源91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还与一控制器(脉冲信号发生器)连接,固定底板85下端面活动设置有电源盖板92,便于取出电源91;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等)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底座81内设置有空腔且上端开口,底座81上端设置有内螺纹,盘体82侧壁的下端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底座81的纵向截面为梯形,且底座81的底面半径大于盘体82的开口半径。

底板上端面为斜面,且固定底板88上端面高于活动底板85上端面,底板上端面的倾斜角度能够使得饲料84顺利下落,便于固定底板88上的饲料顺利排出。支撑杆86两端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滚轮90,底板下端面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滚轮90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其中,支撑杆86参见图17和图18,两个滚轮90成中心对称设置在支撑杆86的上端面,且滚轮90突出支撑杆86的上端面和侧面,滚轮90和环形凹槽能够减小支撑杆86初始受到的支撑阻力。活动底板85与固定底板88的接触面为斜面,且固定底板88上端面面积大于活动底板85上端面的面积,这样饲料不会下落至活动底板85与固定底板88的接触面而影响活动底板85的复位。

使用时,将盘体82与底座81连接后放置在地面即可,盘体82内盛放饲料84。支撑杆86在电机89的驱动下,每隔一定时间(可根据需求设定驱动装置的间隔时间)旋转半周,每次旋转一次性旋转半周或步进式完成半周旋转。支撑杆86的初始位置与接触面垂直,支撑杆86在电机89的带动下旋转,当支撑杆86起支撑作用的一端脱离活动底板85时,活动底板85的自由端向下运动,待支撑杆86另一端再次运动到接触面时,活动底板85和固定底板88上的饲料均落入底座81内(即,由于底板上端面为斜面,剩余饲料堆积在活动底板85的上端面,在支撑杆86一端脱离活动底板85至支撑杆86另一端接触活动底板85期间,底板上的饲料能够全部落下),剩余饲料被收集到底座内,滚轮90在支撑杆86的带动下继续运动进入活动底板85下端面的环形凹槽内,逐渐将活动底板85顶起,底板再次密封,支撑杆86旋转至初始位置停止,饲养人员定期将底座81内的饲料清除即可。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