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生长期病害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80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棉花生长期病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棉国家之一,有悠久的植棉历史和广阔的植棉地区,东起长江三角洲沿海棉区及辽河流域,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南自海南,北至新疆玛纳斯垦区均可植棉,各种棉花病害也遍及各棉区,棉花病害是制约棉花生长的重要因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于病害造成的损失达24%,因病害造成棉花的损失率年平均为13.28%。我国估计损失产量8%,因各种病害损失皮棉约为50万吨,约人民币70亿元,因此,棉花种植期间如何有效防治病害对提高棉花产量,增加种植户收益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生长期病害防治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棉花生长期病害防治方法,具体的:棉花种子播种前,将棉花种子置于紫杉醇与生理盐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中浸泡12-15小时;棉花播种后,每隔一个月根施一次发酵菌肥,所述发酵菌肥制作时,将蚯蚓粪加水调节湿度在95-98%,接种脱氮假单胞菌菌液,通入发酵罐内,在罐压为0.04-0.06MPa,罐温在30-35℃,空气流量在2㎡/h培养30-36终止发酵,灭菌后得到;棉花苗期,每隔7天,根施一次病害防治剂A,病害防治剂A由石蒜凝集素、盐酸吡哆醇、蒸馏水按3:1:100重量比混合得到;棉花长出子叶后,每隔15天,向棉花叶面喷洒一次防治剂A500倍液;棉花现蕾后,每隔5天,叶面喷施一次泰乐菌素5000倍液;棉花结铃后,每隔2天,在铃面喷施一次病害防治剂B,所述病害防治剂B由丙酮酸钠、甘油磷酸钙、蒸馏水按2:2:100重量比混合得到;优选的,脱氮假单胞菌菌液中菌体浓度在5-7%;优选的,每株施8-15g发酵菌肥。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自棉花播种前至棉花整个生长期分别对棉花种子和植株进行处理,能有效避免棉花整个生长期所发生的的各种病害,通过本发明方法对棉花生长期进行管理,能将棉花整个生长期病害的发生率降低至1.8‰以下,对提高种植户收益有显著帮助;其中,棉花种子播种前,将棉花种子置于紫杉醇与生理盐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中浸泡12-15小时,能有效将棉花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或真菌杀死;棉花播种后,每隔一个月根施一次发酵菌肥,对预防棉花枯萎病发生有显著作用;棉花苗期,每隔7天,根施一次病害防治剂A,以及棉花长出子叶后,每隔15天,向棉花叶面喷洒一次防治剂A500倍液,对预防棉花苗期病害发生有显著作用;棉花现蕾后,每隔5天,叶面喷施一次泰乐菌素5000倍液,对预防棉花黄萎病发生有显著作用;棉花结铃后,每隔2天,在铃面喷施一次病害防治剂B,对预防棉铃出现烂铃和僵瓣发生有显著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棉花生长期病害防治方法,具体的:棉花种子播种前,将棉花种子置于紫杉醇与生理盐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中浸泡13小时;棉花播种后,每隔一个月根施一次发酵菌肥,每株施10g发酵菌肥,所述发酵菌肥制作时,将蚯蚓粪加水调节湿度在96%,接种脱氮假单胞菌菌液,脱氮假单胞菌菌液中菌体浓度在6%,通入发酵罐内,在罐压为0.05MPa,罐温在32℃,空气流量在2㎡/h培养33终止发酵,灭菌后得到;棉花苗期,每隔7天,根施一次病害防治剂A,病害防治剂A由石蒜凝集素、盐酸吡哆醇、蒸馏水按3:1:100重量比混合得到;棉花长出子叶后,每隔15天,向棉花叶面喷洒一次防治剂A500倍液;棉花现蕾后,每隔5天,叶面喷施一次泰乐菌素5000倍液;棉花结铃后,每隔2天,在铃面喷施一次病害防治剂B,所述病害防治剂B由丙酮酸钠、甘油磷酸钙、蒸馏水按2:2:100重量比混合得到。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种植试验对2)试验方法:试验设7个处理,各处理组地块相邻,土质相同,肥力相差不大,于同一天播种,各组亩播种量相同。处理1:常规水肥管理+实施例1病害防治管理;处理2:常规肥水管理+常规病害管理;处理3:常规水肥管理+在实施例1管理基础上取消将棉花种子置于紫杉醇与生理盐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中浸泡13小时这一工序;处理4:常规水肥管理+在实施例1管理基础上取消棉花播种后,每隔一个月根施一次发酵菌肥这一工序;处理5:常规水肥管理+在实施例1管理基础上取消棉花苗期,每隔7天,根施一次病害防治剂A、棉花长出子叶后,每隔15天,向棉花叶面喷洒一次防治剂A500倍液这一工序;处理6:常规水肥管理+在实施例1管理基础上取消棉花现蕾后,每隔5天,叶面喷施一次泰乐菌素5000倍液这一工序;处理7:常规水肥管理+在实施例1管理基础上取消棉花结铃后,每隔2天,在铃面喷施一次病害防治剂B这一工序;试验期间统计各处理组棉花种植期间枯萎病发生率、苗期病害发生率、黄萎病发生率、烂铃僵瓣发生率,结果见表1:组别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枯萎病发生率0.51‰8.8%1.2%13.5%0.99‰1.08‰1.37‰黄萎病发生率0.97‰5.3%1.7%1.17‰1.53‰9.4%1.59‰苗期病害发生率1.22‰10.0%2.4%1.64‰22.3%1.35‰1.70‰烂铃僵瓣发生率1.45‰7.5%1.1%1.77‰1.71‰1.61‰15.8%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防治方法能有效预防棉花种植期间枯萎病、苗期病害、黄萎病、烂铃僵瓣的发生,对提高种植户收益有显著帮助。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