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349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菌类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灵芝(Glucidum)和紫芝(Gjaponicum)的总称,作为药物已有悠久历史。具有抗肿瘤生长、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三高、保护肝脏、抗氧化及抗衰老等作用,广泛用于慢性肝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胃溃疡、糖尿病及肿瘤的免疫治疗。

黑玫瑰芝也称为大黑巨芝,自古以来均被誉为灵芝中的极品,对人体保健具有的药用疗效,远比其它种类的灵芝高。成品黑玫瑰芝直径可达50cm以上,色泽黑亮,且因黑玫瑰芝的芝形神似花朵,集大气完美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保健、观赏、祝福的上等佳品。

现有技术中,对黑玫瑰芝的栽培还处于摸索阶段,不能形成规模化的栽培,即使偶尔有栽培成功的的案例,但其出芝椴木捆营养不足,黑玫瑰芝生长过程缓慢;导致芝形散乱较小,药用效果不足。不仅保健的效果不佳,也失去了黑玫瑰芝观赏、祝福的特性,从而使黑玫瑰芝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芝形的不完整也使得其经济价值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黑玫瑰芝人工栽培生长过程缓慢、芝形散乱,药用、观赏、祝福的价值达不到较完美黑玫瑰芝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生长、芝形好、药用保健价值高、观赏性强的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

一种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灵芝固体菌种制备:在无菌环境中,将黑玫瑰芝母种或原种直接接入三角瓶麦粒培养基中,然后将装菌种三角瓶麦粒培养基放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麦粒培养基由下列原料按质量配比:麦粒65~75份,木屑或农作物秸秆粉15~21份,米糠8~12份,蔗糖0.75~1.25份,碳酸钙0.75~1.25份,水份加入需保证上述培养基的湿度为60%~70%;

b、椴木灭菌:选择直径30cm~50cm干透的阔叶树种木材,劈成宽、厚度3cm~4cm,长度为30~40cm的木条;木条用0.75%~1.25%的蔗糖浸泡20~28小时,沥水,使木条含有水分55%~65%左右,将木条装入蛇皮袋打捆成直径60~80cm椴木捆,木条间的空隙用含水量60%~70%的米糠或麦麸填充,装入塑料袋中进行高温或常温灭菌处理;

c、接种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黑玫瑰芝固体菌种倒在木段的端头上,然后将菌袋的袋口扎紧,最后将木段置于无菌的环境下,在20℃~24℃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d、子实体培养:待木段上菌丝体长满后,在栽培大棚内,栽培坑体深45~60cm,直径比椴木捆粗4~6cm,将菌段袋口向上竖直放置,在袋底覆土8~12cm厚,覆土要压实;去除上、下部菌袋,仅中部保留18~22cm长的菌袋;最后覆土,覆土深度至竖直放置菌段顶端下面4~6cm,覆土湿度为60%;

e、黑玫瑰芝出芝管理:做好出芝环境调控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25~28℃,空间湿度85%~95%,若菌段上长出的子实体较多时,应去掉相邻的子实体,只留下一个健壮、大的子实体。

本发明采用固体菌种生产技术制备黑玫瑰芝固体菌种,具有菌丝活力高、菌种更纯、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培养基的成分及固体菌种的方式,是保证黑玫瑰芝快速生成、保证药用保健价值的核心技术;本发明使用的椴木采用阔叶树种,阔叶树种在贵州种类较多,对喀斯特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生长速度很快,是治理贵州石漠化,绿化荒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树种。本发明充分集中各个菌段的营养成分,保证了大黑巨芝子实体的生长需要,仅用6~7个月(每年的4月份~10月份),就可培育出直径达到60cm~80cm、体重6kg以上的黑玫瑰芝。本发明所公开的栽培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所产生的经济价值高,是促进菌类种植户和栽培企业增产、增收的好项目,所以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灵芝固体菌种制备:在无菌环境中,将黑玫瑰芝母种或原种直接接入三角瓶麦粒培养基中,然后将装菌种三角瓶麦粒培养基放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麦粒培养基由下列原料按质量配比:麦粒65~75份,木屑或农作物秸秆粉15~21份,米糠8~12份,蔗糖0.75~1.25份,碳酸钙0.75~1.25份,水份加入需保证上述培养基的湿度为60%~70%;上述培养基的配方,保证固体菌种保存时间更长、活力高,最重要的是,以固态方式存在,其培养基以足够的营养保证菌丝的活力及同等条件下菌丝生长的足够强壮,为后续的栽培过程中快速生长,奠定了基础;

b、椴木灭菌:选择直径30cm~50cm干透的阔叶树种木材,劈成宽、厚度3cm~4cm,长度为30~40cm的木条;木条用0.75%~1.25%的蔗糖浸泡20~28小时,沥水,使木条含有水分55%~65%左右,将木条装入蛇皮袋打捆成直径60~80cm椴木捆,木条间的空隙用含水量60%~70%的米糠或麦麸填充,装入塑料袋中进行高温或常温灭菌处理;特别说明,本步骤中所述的椴木并不是指木材分类中的椴木树种,而是指木材劈成条状,再捆扎后所形成的捆状的木条的统称;步骤a中的高活性菌丝,及经过蔗糖浸泡的木条配合米糠或麦麸及木条本身,能够为黑玫瑰芝提供各个生长阶段的足够的营养成分,使黑玫瑰芝在生长阶段能摄取到充分的养分,使黑玫瑰芝快速生长,整体芝形整齐且较大,药用保健价值较高,步骤a及步骤b中的内容缺一不可。任一步骤做不到位,则栽培出来的黑玫瑰芝的药用价值会有质的下降。

c、接种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黑玫瑰芝固体菌种倒在木段的端头上,然后将菌袋的袋口扎紧,最后将木段置于无菌的环境下,在20℃~24℃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d、子实体培养:待木段上菌丝体长满后,在栽培大棚内,栽培坑体45~60cm,直径比椴木捆粗4~6cm,将菌段袋口向上竖直放置,在袋底覆土8~12cm厚,覆土要压实;去除上、下部菌袋,仅中部保留18~22cm长的菌袋;最后覆土,覆土深度至竖直放置菌段顶端下面4~6cm,覆土湿度为60%;子实体培养过程中,栽培坑底部的覆土尤为重要,一方面支撑椴木捆和生长中的黑玫瑰芝,另一方面防止坑底部积聚水份导致捆扎的椴木捆塌陷,保证顶部的芝形。底部的菌袋需要全部去除。中部保留18~22cm长的菌袋也是极为重要的,黑玫瑰芝区别于其他芝类的最大特点是外形的观赏、祝福的额外价值,但如果芝形差就会影响该部分的附加价值,而中部保留的菌袋,则完全可以保证椴木捆顶部芝形的完整、漂亮。

e、黑玫瑰芝出芝管理:做好出芝环境调控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25~28℃,空间湿度85%~95%,若菌段上长出的子实体较多时,应去掉相邻的子实体,只留下一个健壮、大的子实体。

进一步的,为使黑玫瑰芝的栽培效果更好,所述的步骤中各参数具体如下:

a、灵芝固体菌种制备:在无菌环境中,将黑玫瑰芝母种或原种直接接入三角瓶麦粒培养基中,然后将装菌种三角瓶麦粒培养基放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麦粒培养基由下列原料按质量配比:麦粒70份,木屑或农作物秸秆粉18份,米糠10份,蔗糖1份,碳酸钙1份,加入的水保证上述组分的湿度为65%;

b、椴木灭菌:选择直径30cm~50cm干透的阔叶树种木材,劈成宽、厚度3cm~4cm,长度为35cm的木条;木条用1%的蔗糖浸泡24小时,沥水,待含有水分60%,将木条装入蛇皮袋打捆成直径60~80cm椴木捆,木条间的空隙用含水量65%的米糠或麦麸填充,装入塑料袋中进行高温或常温灭菌处理;

c、接种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黑玫瑰芝固体菌种倒在木段的端头上,然后将菌袋的袋口扎紧,最后将木段置于无菌的环境下,在22℃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d、子实体培养:待木段上菌丝体长满后,在栽培大棚内,栽培的坑体深45~60cm,直径比椴木捆粗4~6cm,菌段袋口向上竖直放置,在袋底覆土10cm厚,覆土要压实;去除上、下部菌袋,仅中部保留20cm长的菌袋;最后覆土,覆土深度至竖直放置菌段顶端下面5cm,覆土湿度为60%;

e、黑玫瑰芝出芝管理:做好出芝环境调控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25~28℃,空间湿度85%~95%,若菌段上长出的子实体较多时,应去掉相邻的子实体,只留下一个健壮、大的子实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阔叶树种木材具体包括马桑、桤木、任豆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的麦粒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麦粒浸泡12小时,再加热煮沸20分钟或视麦粒透心即可,拌入木屑、米糠、碳酸钙、蔗糖和适量的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等同变化及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