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19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训练阶段:选择自然林地建设大熊猫的第一训练圈,将大熊猫母兽和大熊猫幼仔一起在所述第一训练圈进行训练饲养,每天按照大熊猫母兽的食量投放食物,所述食物包括新鲜竹子、竹笋和专用窝头,所述新鲜竹子、所述竹笋和所述专用窝头的质量比为10-20:3-6:0.8-1.2;

第二训练阶段:利用围栏围成第二训练圈,所述第二训练圈是野生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圈内生长有竹子,仅向大熊猫母兽提供所述专用窝头,饲养并训练12-18个月,在所述第二训练圈内设置大熊猫的天敌模型,大熊猫幼仔靠近所述天敌模型时,无损伤性刺激大熊猫幼仔,重复至大熊猫幼仔形成回避性条件反射;同时进行野外监测:给大熊猫幼仔佩戴GPS无线定位设备和录音设备,并在所述自然林地安装摄像设备,通过GPS无线定位设备、录音设备和摄像设备监测大熊猫幼仔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和活动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阶段每天向大熊猫母兽投食2-3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阶段,竹类饲料与专用窝头的投食比例为11-32.5:1,所述竹类饲料包括新鲜竹子和竹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将所述天敌模型在所述第二训练圈内随机移动2-3次,大熊猫进行3-5种天敌模型训练,每种模型训练8-10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敌模型设置有惩罚性无损伤刺激装置,大熊猫幼仔靠近或者接触所述天敌模型就会触发发生惩罚刺激装置并对大熊猫幼仔进行惩罚刺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惩罚刺激装置包括高压脉冲电击装置和/或棘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训练阶段,每天按照大熊猫母兽食量的4%-6%的比例投放所述专用窝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饲养过程中,采集大熊猫幼仔的粪便,每周一次,根据采集的粪便样品,分析大熊猫幼仔的食物组分、激素水平和微生物菌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训练阶段,通过大熊猫幼仔佩戴的GPS无线定位设备每天至少4个时间点监测其活动位点,通过活动位点形成的轨迹判断大熊猫幼仔在栖息地、水源地和取食地的活动规律及大熊猫方向辨识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训练阶段,通过大熊猫幼仔的粪便痕迹分析其活动轨迹及健康状况。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