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方红豆杉造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7663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人工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方红豆杉造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红豆杉为裸子植物红豆杉科,是国家Ⅰ级珍贵保护的用材树种,主产于我国南方广大区域。

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的方法有好几种,如人工纯林、人工混交林等。

人工纯林是采用单一南方红豆杉树种造林,形成其他树种比例不足半成的森林。有两种类型:一是在阴蔽地形进行,存在着适宜造林地选择困难;二是在开阔地形进行,在幼龄阶段采取人工措施遮荫,存在着造林成本高等不足;两类均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不能充分利用造林地的空间条件,干材品质较差,收益周期长等不足;

人工混交林是采用南方红豆杉与一种以上乔木树种混合造林,形成林冠由两个或多个优势乔木所组成的森林,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但存在种间关系处理难,营造技术要求与成本高,干材品质较差,收益周期长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人工纯林不能充分利用造林地的空间条件,人工混交林的种间关系处理难、营造技术要求高的不足,以及人工造林投资收益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造林地空间条件、营造技术简单、干材品质优良、获得早期收益的南方红豆杉造林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南方红豆杉造林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造林地选择与栽植点配置:选择立地肥沃的杉木林采伐迹地,在距伐桩50cm外配置南方红豆杉栽植点,造林密度160~240株•亩-1;

b、林地准备与栽植:于步骤a造林地,全面劈除杂草杂灌,块状整地、挖明穴,穴规格视苗木大小情况而定,穴施钙镁磷肥100~300g;于1~2月体眠期,在种植穴底垫入适量表土,放置1~3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后分层回土踏实至穴面平,做到根舒、苗正;继续培一层松土,高出穴面5cm,呈馒头状,以防土壤水分蒸发和种植穴内土壤塌陷引起积水;

c、杉木萌条保留与独立根系促成:对步骤b的杉木萌条保留方案视南方红豆杉苗木情况而定:方案1,采用1~2年生较弱小苗木造林,造林头年全面保留杉木萌条,次年保留健壮萌条2个•伐桩-1,第三年保留健壮萌条1个•伐桩-1;方案2,采用2~3年生较健壮苗木造林,造林头年保留健壮萌条2个•伐桩-1,次年保留健壮萌条1个•伐桩-1;8~9月按萌条保留方案劈除多余杉木萌条,在保留单个萌条时培土萌条基部、促成杉木萌条独立根系,发挥并促进杉木萌条早期速生特性,避免杉木萌条早衰,为喜荫南方红豆杉提供长期阴蔽生境,极大地提高造林保存率并促进生长;

d、幼林抚育与施肥:对步骤b的造林地,连续抚育4~5年,每年4~5月、8~9月各锄草、蔸部培土一次;造林次年起,连续3~4年结合4~5月锄草抚育,于距南方红豆杉幼树30~70cm的上坡位,沟施复合肥50~150g•株-1后覆土,施肥量、位置与年限视幼林生长情况而定,可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效;11~12月,保留生长健壮的单一主梢,修除多余主梢,促进单一主干形成;

e、杉木林冠层郁闭度调控:因萌芽更新杉木早期速生,长期位于杉木南方红豆杉复层林的林冠层,对南方红豆杉起到阴蔽保护作用,减轻日灼、霜冻危害;合理林冠层杉木郁闭度调控方案,通过对林冠层杉木采伐、修枝缩冠等作业,创建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光照、水分和养分的适宜生境;对步骤d后形成的林分,林冠层杉木郁闭度调控方案,具体视南方红豆杉林分年龄与长势而定:一般而言,10年生以下林分保持0.5~0.7郁闭度,11~15年生林分保持0.3~0.5郁闭度,16年生以上林分保持0.3以下郁闭度;林分长势较差可适当增加林冠郁闭度,长势良好林分可适当降低林冠郁闭度;

f、南方红豆杉成林抚育:南方红豆杉自然整枝能力弱、侧枝发达、多杈干现象频发、粗大枝引发主干直径局部异常收缩,严重影响干形质量,成林抚育主要有逐年修杈、持续修枝等促进优质干材培育措施,作业时间一般为11-12月南方红豆杉体眠期:逐年修杈,逐年修除多岐杈干,保留单一主干,可提高单一主干比例和分杈干高度,增加出材率; 持续修枝,修枝起始期为10年生、修枝强度为0.3树高相对高、修枝间隔期为4年、修枝方法为贴干平切法、进行切口涂蜡保护,提高无节良材比例、促进生长和干材优质,增加经济价值;成林抚育提高南方红豆杉无节良材比例,保持单一主干、促进速生丰产和干材优质,极大提高经济价值;

g、杉木中林作业:中林作业时间视南方红豆杉林分长势情况而定:一般而言,16年生以上林分、除保留少量杉木培育南方红豆杉杉木混交林外,进行杉木中林采伐作业,获得早期收益;长势较差林分可适当推迟中林作业时间,长势良好林分可适当提前中林作业年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南方红豆杉造林步骤简单、通过对造林地选择与栽植点配置、林地准备与栽植、杉木萌条保留与独立根系促成、幼林抚育与施肥、杉木林冠层郁闭度调控、南方红豆杉成林抚育与杉木中林作业,充分利用造林地营养空间条件,大幅度地提高林地产出,并获得早期收益,而且解决了南方红豆杉造林保存率低、成林成材困难,收益时间长等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南方红豆杉造林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造林地选择与栽植点配置:选择立地肥沃的杉木林采伐迹地,在距伐桩50cm外配置南方红豆杉栽植点,造林密度160~240株•亩-1;

b、林地准备与栽植:于步骤a造林地,全面劈除杂草杂灌,块状整地、挖明穴,穴规格视苗木大小情况而定,穴施钙镁磷肥100~300g;于1~2月体眠期,在种植穴底垫入适量表土,放置1~3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后分层回土踏实至穴面平,做到根舒、苗正;继续培一层松土,高出穴面5cm,呈馒头状,以防土壤水分蒸发和种植穴内土壤塌陷引起积水;

c、杉木萌条保留与独立根系促成:对步骤b的杉木萌条保留方案视南方红豆杉苗木情况而定:方案1,采用1~2年生较弱小苗木造林,造林头年全面保留杉木萌条,次年保留健壮萌条2个•伐桩-1,第三年保留健壮萌条1个•伐桩-1;方案2,采用2~3年生较健壮苗木造林,造林头年保留健壮萌条2个•伐桩-1,次年保留健壮萌条1个•伐桩-1;8~9月按萌条保留方案劈除多余杉木萌条,在保留单个萌条时培土萌条基部、促成杉木萌条独立根系,发挥并促进杉木萌条早期速生特性,避免杉木萌条早衰,为喜荫南方红豆杉提供长期阴蔽生境,极大地提高造林保存率并促进生长;

d、幼林抚育与施肥:对步骤b的造林地,连续抚育4~5年,每年4~5月、8~9月各锄草、蔸部培土一次;造林次年起,连续3~4年结合4~5月锄草抚育,于距南方红豆杉幼树30~70cm的上坡位,沟施复合肥50~150g•株-1后覆土,施肥量、位置与年限视幼林生长情况而定,可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效;11~12月,保留生长健壮的单一主梢,修除多余主梢,促进单一主干形成;

e、杉木林冠层郁闭度调控:因萌芽更新杉木早期速生,长期位于杉木南方红豆杉复层林的林冠层,对南方红豆杉起到阴蔽保护作用,减轻日灼、霜冻危害;合理林冠层杉木郁闭度调控方案,通过对林冠层杉木采伐、修枝缩冠等作业,创建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光照、水分和养分的适宜生境;对步骤d后形成的林分,林冠层杉木郁闭度调控方案,具体视南方红豆杉林分年龄与长势而定:一般而言,10年生以下林分保持0.5~0.7郁闭度,11~15年生林分保持0.3~0.5郁闭度,16年生以上林分保持0.3以下郁闭度;林分长势较差可适当增加林冠郁闭度,长势良好林分可适当降低林冠郁闭度;

f、南方红豆杉成林抚育:南方红豆杉自然整枝能力弱、侧枝发达、多杈干现象频发、粗大枝引发主干直径局部异常收缩,严重影响干形质量,成林抚育主要有逐年修杈、持续修枝等促进优质干材培育措施,作业时间一般为11-12月南方红豆杉体眠期:逐年修杈,逐年修除多岐杈干,保留单一主干,可提高单一主干比例和分杈干高度,增加出材率; 持续修枝,修枝起始期为10年生、修枝强度为0.3树高相对高、修枝间隔期为4年、修枝方法为贴干平切法、进行切口涂蜡保护,提高无节良材比例、促进生长和干材优质,增加经济价值;成林抚育提高南方红豆杉无节良材比例,保持单一主干、促进速生丰产和干材优质,极大提高经济价值;

g、杉木中林作业:中林作业时间视南方红豆杉林分长势情况而定:一般而言,16年生以上林分、除保留少量杉木培育南方红豆杉杉木混交林外,进行杉木中林采伐作业,获得早期收益;长势较差林分可适当推迟中林作业时间,长势良好林分可适当提前中林作业年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南方红豆杉造林步骤简单、通过对造林地选择与栽植点配置、林地准备与栽植、杉木萌条保留与独立根系促成、幼林抚育与施肥、杉木林冠层郁闭度调控、南方红豆杉成林抚育与杉木中林作业,充分利用造林地营养空间条件,大幅度地提高林地产出,并获得早期收益,而且解决了南方红豆杉造林保存率低、成林成材困难,收益时间长等不足。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