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轮胎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094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旧轮胎鱼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鱼礁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废旧轮胎鱼礁。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在自己国家的沿海地区投放人工鱼鱼礁,其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美国、中国和英法等国。

日本已投资数百亿元建造数千座人工鱼礁,且由于采取人工鱼礁建设,从1959年至1982年的23年中,日本沿岸和近海渔业产量从473万吨增加到780万吨。日本在世界渔业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捕捞量,主要就是依靠人工鱼礁建设沿海渔场。

在人工鱼礁设计上,日本已经从1m*1m*2m的礁体群向大型单体鱼礁发展。新型的装配式大型单体鱼礁的空间一般在50-100m3,且当前日本的研究现状正在向层楼式发展。

美国人工鱼礁的最大特点,是与游钓渔业紧密结合。据1983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沿海各地设置的人工鱼礁共有1200处。参加游钓活动的人数达540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4。使用的游钓船只有1100万艘,钓捕鱼类产量约140万吨,占全美渔业总产的35%。

在人工鱼礁方面,美国官方主要采取的是投放废弃的海上石油平台、石油井架和退役的军舰等;民间渔民和渔业协会则是利用废弃物投放,发展休闲渔业。

国内的人工鱼礁发展正在稳步向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起,在广东、台湾等地就开始投放人工鱼礁。随后,东部沿海各省除海南、上海和天津外,大量建设人工鱼礁。以浙江为例,于1989年4-5月在南麂列岛上投放了4座钢筋水泥结构多层翼船型自沉式人工鱼礁;2001年7月南麂岛海域投放了第一批废旧物构成的鱼礁,到11-12月第二批投放人工鱼礁;2003年6-8月第三批投放人工鱼礁,这三批投放的人工鱼礁共形成空方91400m3。自2001-2006年,浙江沿海大部分城市,人工鱼礁共建成446×104km3。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交通运输的汽车工业飞跃的进展,废旧汽车轮胎也越来越多;同时,国家对海洋牧场建设,重振沿岸渔业的雄风也纳入了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如果仅仅只是直接将废旧轮胎进行投放,往往起不到人工鱼礁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废旧汽车轮胎成为鱼礁,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蔽护空间好且便于附着的废旧轮胎鱼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旧轮胎鱼礁,包括基座、轮胎和孢子发生器,所述的轮胎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的轮胎贯穿基座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的孢子发生器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的孢子发生器置于基座与轮胎之间,所述的轮胎包括花纹面和光滑面,所述轮胎的花纹面置于轮胎的内部,所述轮胎的光滑面置于轮胎的外侧。

通过基座的设计,一方面用于固定轮胎,使其能够更为容易的沉入到海底;另一方面用于固定孢子发生器,使其置于基座与轮胎之间,便于藻类孢子的生产繁殖。通过孢子发生器的设计,能在轮胎周围播种,从而改善轮胎周围的生态环境,使得轮胎更适合幼鱼的栖息和成长,聚鱼效果更加好。通过轮胎的设计,一方面将花纹面置于内部,由于轮胎内部的表面积较大,更容易藻类孢子的聚集与附着,同时具有良好的蔽护空间;另一方面,轮胎内部的空间大,能够形成良好的流场效应与阴影效应。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形状为工字型,所述的基座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所述的孢子发生器安装在底板的中间处,所述的轮胎贯穿底板且位于孢子发生器的左右两边处,所述的侧板置于底板的左右两边。通过轮胎与孢子发生器的位置设计,使得轮胎有助于孢子发生器的定位。

作为优选,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T字形导槽,另一块侧板上设有与T字形导槽相对应的T字形导轨。通过T字形导槽与T字形导轨的配合使用,方便多个该类鱼礁的安装与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的孢子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开口,所述的开口与轮胎的内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开口处设有可降解透水膜。通过可降解透水膜的设计,使得水进入到壳体中,有助于藻类孢子的繁殖。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孢子层,相邻两个孢子层之间设有可降解密封膜,所述的孢子层内设有藻类孢子。设有可降解透水膜的孢子层随着藻类孢子的生产,能够挤破该孢子层的可降解密封膜,然后下一孢子层中的藻类孢子进行繁殖,以此类推,孢子发生器中的孢子层从上到下依次挤破可降解密封膜而进行繁殖。

作为优选,所述的轮胎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水孔。通过通水孔的设计,便于藻类孢子从通水孔穿出附着于轮胎的外表面,提高聚鱼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在轮胎周围播种,从而改善轮胎周围的生态环境,使得轮胎更适合幼鱼的栖息和成长,聚鱼效果更加好;由于轮胎内部的表面积较大,更容易藻类孢子的聚集与附着,利于藻类孢子的生产繁殖,同时具有良好的蔽护空间;轮胎内部的空间大,能够形成良好的流场效应与阴影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孢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轮胎,3.孢子发生器,4.可降解透水膜,5.壳体,6.可降解密封膜,7.侧板,8.底板,9.通水孔,10.开口,11.孢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废旧轮胎鱼礁,包括基座1、轮胎2和孢子发生器3,轮胎2安装在基座1上,轮胎2贯穿基座1呈上下对称分布,孢子发生器3安装在基座1上,孢子发生器3置于基座1与轮胎2之间,轮胎2包括花纹面和光滑面,轮胎2的花纹面置于轮胎2的内部,轮胎2的光滑面置于轮胎2的外侧。轮胎2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水孔9。

基座1的形状为工字型,基座1包括两块侧板7和一块底板8,孢子发生器3安装在底板8的中间处,轮胎2贯穿底板8且位于孢子发生器3的左右两边处,侧板7置于底板8的左右两边。其中一块侧板7上设有T字形导槽,另一块侧板7上设有与T字形导槽相对应的T字形导轨。

如图3所示,孢子发生器3包括壳体5,壳体5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开口10,开口10与轮胎2的内部位置相对应,开口10处设有可降解透水膜4。壳体5的内部设有若干孢子层11,相邻两个孢子层11之间设有可降解密封膜6,孢子层11内设有藻类孢子。

首先,将轮胎2进行内外表面的翻转;然后,在基座1的中间处安装在孢子发生器3且上下对称分布;最后,将翻转后的轮胎2安装到基座1上,并定位孢子发生器3。通过基座1的结构设计,一方面用于固定轮胎2,使其能够更为容易的沉入到海底;另一方面用于固定孢子发生器3,使其置于基座1与轮胎2之间,便于藻类孢子的生产繁殖。通过孢子发生器3的结构设计,使得孢子发生器3中的孢子层11能够从上到下被层层挤破,不至于一次性释放太多的藻类孢子而导致藻类孢子的浪费,这样设计能在轮胎2周围播种,从而改善轮胎2周围的生态环境,使得轮胎2更适合幼鱼的栖息和成长,聚鱼效果更加好;并通过可降解透水膜4和可降解密封膜6的设计,既能够保证海水的环境,又能够确保藻类孢子的依次释放。通过轮胎2的设计,一方面将花纹面置于内部,由于轮胎2内部的表面积较大,更容易藻类孢子的聚集与附着,同时具有良好的蔽护空间;另一方面,轮胎2内部的空间大,能够形成良好的流场效应与阴影效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