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绿化设备,尤其是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屋顶绿化因能增加绿化面积而不占用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现有绿化项目中,市场上经常有需要进行屋顶绿化的实际需求。对于平面屋顶而言,并不存在种植固定的问题;但是,对于坡面屋顶而言,经常会出现绿化种植土的滑坡、逸散、植物生长不均匀、坡面排水及施工效率低下,以及整体结构不稳定等实际问题。并且,在坡面屋顶的实际施工当中,也往往因为坡面的结构问题,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隐串
■/Ql、O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公告号为CN10358333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顶屋面、柔性防护网、排/蓄水层、植物纤维毯、防护层以及绿色植被,其中,所述防护层经由贯穿所述柔性防护网、排/蓄水层和植物纤维毯的锚固件固定在所述屋顶屋面上,所述植物纤维毯的厚度为80?120mm且包括至少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所述绿色植被经由种子种植、或直接扦插在所述植物纤维毯中。
[0004]但是,若种植在植物纤维毯中的绿色植被比较矮小,从屋下向上看绿色植被不是太显眼,达不到景观的效果,若种植在植物纤维毯中的绿色植被比较高大,则容易受风吹折断并从屋上掉落,给用户造成清理上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屋顶上较高的绿色植被保持原有的高度,足以达到景观效果,另外,靠近屋檐处的绿色植被较低,不易折断,因此用户不需要时常清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顶屋面、柔性防护网、排/蓄水层、植物纤维毯、防护层以及绿色植被,所述绿色植被经由种子种植、或直接扦插在所述植物纤维毯中,所述植物纤维毯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一种植区、设置在周缘位置的第二种植区以及位于第一、二种植区之间的第三种植区,种植或扦插在所述第一种植区、第三种植区和第二种植区中的绿色植被的高度递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种植在屋檐周缘的绿色植被的高度较低,因此不易被风吹断,位于中间位置的绿色植被的高度较高,使屋顶达到了景观的效果,其中,中间位置与周缘位置还通过绿色植被衔接,该区域的绿色植被由周缘位置至中间位置逐渐高度逐渐递增,这样,风力可以通过该区域即第三种植区中的绿色植被抵消,使得中间位置即第一种植区中的植被即使保持原有的高度也不易被吹断。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层经由贯穿所述柔性防护网、排/蓄水层和植物纤维毯的锚固件固定在所述屋顶屋面上,所述植物纤维毯的厚度为80?120mm且包括至少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至少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中间包覆有种植基质层,种植基质层的基质包括有机肥、草炭土、膨胀珍珠岩、或它们中任意两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绿色植被至少部分与所述种植基质层一同被包覆在所述的植物纤维毯中。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种植基质层的下方还铺设有阻止基质进入所述排/蓄水层的隔离过滤层。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过滤层的下方还设有厚度为5?1mm的保湿层,所述保湿层通过胶结固定在所述隔离过滤层的下方。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蓄水层包括厚度20?30mm、流量大于等于1cm3/s的排/蓄水板。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防护网的下方并至少由厚度为30?60mm的细石混凝土层构成的保温保护层,所述保温保护层上设有直径为2?6mm、间距为80?120mm的钢筋网片。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保温保护层中自下而上依次还包括保温层、隔根层、隔根层保护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保温保护层与屋顶屋面之间还设有防水层。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柔性防护网的周边与屋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层由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网制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锚固件与屋顶连接,同时与上下两层防护网状结构连接,从而避免了层间和整体种植结构滑动,克服了坡顶种植问题,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坡屋面坡顶绿化种植土的滑坡、逸散、植物生长不均匀等问题,以及坡面排水及施工效率低下问题,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整体结构稳定、施工过程安全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屋顶绿化种植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2为植物纤维毯层的布局图。
[0021]附图标记:1、屋顶屋面;2、柔性防护网;3、排/蓄水层;4、植物纤维毯;41、第一种植区;42、第二种植区;43、第三种植区;5、防护层;6、绿色植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参照图1,其中示出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顶屋面11、柔性防护网22、排/蓄水层33、植物纤维毯44、防护层55以及绿色植被66,如图1所示。
[0024]在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中,所述的防护层55优选为根据穹顶式或斜坡式屋顶的外部结构而适配设置的防风网机构,该防护层55主要用于保护植物种植层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防护层55优选地选用金属网并作防腐处理;即防护层55是由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网制成,其强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即防护层55所使用的钢丝满足《机编钢丝网用镀层钢丝》(YB/T4221-2010)的要求。
[0025]在整体结构中,所述防护层55经由贯穿所述柔性防护网22、排/蓄水层33和植物纤维毯44的锚固件7固定在所述屋顶屋面11上,如图1所示。
[0026]本实施例所述屋顶屋面11采用了防渗材料或防渗结构,该屋顶屋面11与锚固件7之间连接处做防渗处理。
[0027]本实用新型所述植物纤维毯44的厚度为80?120mm且包括至少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所述绿色植被66经由种子种植、或直接扦插在所述植物纤维毯44中。
[0028]在本实施里中,所述的绿色植被66优选地采用以垂盆草、佛甲草为主的多种景天科植物混种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景观的要求做出一定造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该类植物种子种植、或直接扦插植物纤维毯44中;更优选地,将经过人工育苗且建立好的植被通过植物纤维毯44铺设到绿化工程中。本实用新型一般不需要进行浇水、施药等养护管理,仅仅靠天然降水就能保持良好的绿色和覆盖度,提供优良的景观效果,由此便能大大降低草坪的养护成本,适宜在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应用。
[0029]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0030]I)耐干旱、耐高温:植物完全建立后,旱时自身可调节水分;吸水能力强,一个月不浇水(含天然降水)也不会干死;垂盆草极耐高温:在45°C左右的高温,仍能旺盛生长。
[0031]2)抗寒性强:在东北最低气温达一 32°C时,能安全越冬,毫无冻害。
[0032]3 )耐湿、耐盐碱、耐贫瘠:屋顶种植减少维护费用。
[0033]4)绿期长,观赏价值高:绿叶观赏期达7?8个月,一般4月初返青,11月末枯萎。草姿美,色绿如翡翠,颇为整齐壮观;花色金黄鲜艳,观赏价值高。
[0034]5)抗病虫害能力强。
[0035]6)生长速度快,繁殖容易,不用修剪。
[0036]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至少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中间包覆有种植基质层,所述种植基质层的基质包括有机肥、草炭土、膨胀珍珠岩、或它们中任意两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37]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纤维毯44优选采用包覆基质形式,并以此代替传统散装种植土的种植基质,植物纤维毯44的模块以棕榈纤维或椰壳纤维为主,基质材料含有有机肥、草炭土、膨胀珍珠岩等,或它们中任意两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这些基质材料优选经过消毒和除病虫处理。
[0038]本实用新型植物纤维毯44至少包括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其编织物强度高、易光解、编织致密,能够防止基质流失;且施工快捷、容易维护、方便更换,减少了施工作业对整体结构荷载的要求,并且两层或多层的结构还具有一定的恒温效果。本实施例基质材料中含有骨料物质,有机物质降解后基质厚度不会明显下降,从而基质材料也不易被风刮走。
[003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绿色植被66至少部分与所述种植基质层一同被包覆在所述的植物纤维毯44中,在本实施例中,绿色植被66与种植基质层为一体式结构,即绿色植被66的根系、基质材料直接包覆于植物纤维毯44内。
[0040]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屋顶绿化种植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顶屋面1、柔性防护网2、排/蓄水层3、植物纤维毯4、防护层5以及绿色植被6,绿色植被6经由种子种植、或直接扦插在植物纤维毯4中,植物纤维毯4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一种植区41、设置在周缘位置的第二种植区42以及位于第一、二种植区之间的第三种植区43,种植或扦插在第一种植区41、第三种植区43和第二种植区42中的绿色植被6的高度递减。
[0041]这样,由于种植在屋檐周缘的绿色植被6的高度较低,因此不易被风吹断,位于中间位置的绿色植被6的高度较高,使屋顶达到了景观的效果,其中,中间位置与周缘位置还通过绿色植被6衔接,该区域的绿色植被6由周缘位置至中间位置逐渐高度逐渐递增,这样,风力可以通过该区域即第三种植区43中的绿色植被6抵消,使得中间位置即第一种植区41中的植被即使保持原有的高度也不易被吹断。
[00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顶屋面(I)、柔性防护网(2)、排/蓄水层(3)、植物纤维毯(4)、防护层(5)以及绿色植被(6),所述绿色植被(6)经由种子种植、或直接扦插在所述植物纤维毯(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毯(4)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一种植区(41)、设置在周缘位置的第二种植区(42)以及位于第一、二种植区(41、42)之间的第三种植区(43),种植或扦插在所述第一种植区(41)、第三种植区(43)和第二种植区(42)中的绿色植被(6)的高度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5)经由贯穿所述柔性防护网(2)、排/蓄水层(3)和植物纤维毯(4)的锚固件固定在所述屋顶屋面(I)上,所述植物纤维毯(4)的厚度为80?120mm且包括至少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层棕榈纤维模块或椰壳纤维模块中间包覆有种植基质层,种植基质层的基质包括有机肥、草炭土、膨胀珍珠岩、或它们中任意两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植被(6)至少部分与所述种植基质层一同被包覆在所述的植物纤维毯(4)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种植基质层的下方还铺设有阻止基质进入所述排/蓄水层(3)的隔离过滤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过滤层的下方还设有厚度为5?1mm的保湿层,所述保湿层通过胶结固定在所述隔离过滤层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顶屋面、柔性防护网、排/蓄水层、植物纤维毯、防护层以及绿色植被,所述绿色植被经由种子种植、或直接扦插在所述植物纤维毯中,所述植物纤维毯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一种植区、设置在周缘位置的第二种植区以及位于第一、二种植区之间的第三种植区,种植或扦插在所述第一种植区、第三种植区和第二种植区中的绿色植被的高度递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顶绿化种植结构,屋顶上较高的绿色植被保持原有的高度,足以达到景观效果,另外,靠近屋檐处的绿色植被较低,不易折断,因此用户不需要时常清理。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205385724
【申请号】CN201620142413
【发明人】于利生
【申请人】北京大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