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菜类蔬菜的转植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208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菜类蔬菜的转植杯,属于植株转移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蔬菜经营过程中,人们越来越看重蔬菜的新鲜度,新鲜蔬菜在现在的市场活动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蔬菜的供应运作的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存在难以克服的,高水准的物质损失。因此,在现在对新鲜蔬菜供应的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设计一种全新的蔬菜供应方式并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转植杯,实现蔬菜植株的直接运输,是以后蔬菜供应中的必然方向,但是如何实现蔬菜在运输过程中不被顺坏,成为而今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转植杯能够在蔬菜植株的运输过程中保护植株,实现蔬菜植株根系的保护,成为如今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叶菜类蔬菜的转植杯,能够在蔬菜的转植过程中有效的保护根系不被损坏,能够有利于蔬菜的长途运输,保证蔬菜新鲜和生长,其内外杯的设计和弹性件的设计,能够有利于蔬菜植株在运输过程中成长和保鲜;本结构的转植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利于蔬菜或植物品种的长途运输,提高蔬菜转植的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菜类蔬菜的转植杯,包括内杯、外杯和弹性件,内杯和外杯上部开口,内杯间隙设置在外杯之内,内杯与外杯之间仅通过弹性件相连。由于该结构的转植杯,其内外杯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能够缓冲外杯所受到的冲击,而突然发生的冲量将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影响,通过弹性件的方式,缓冲杯体对土壤的冲量,避免运输过程中土壤和杯体分离,造成根系不稳的情况发生,影响蔬菜植株的生长和新鲜度;此外,本结构的内外杯之间不具有任何固定连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减小内杯受到的冲量。防止固定连接件对内杯的影响。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若干弹簧使内杯受力平衡,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内杯的外侧壁和外杯的内侧壁,弹簧均呈拉伸状态。该结构的弹簧能够保证内杯不仅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同时在竖向方向受力平衡,且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发生外力干扰后,弹簧更容易回复到初始的平衡状态,因此,该结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快的稳定时间。

更进一步,弹性件还包括环形的弹片,该弹片的自然状态为锥状,弹片的内侧与内杯的杯底连接、外侧连接于外杯的杯底,该弹片置于内杯和外杯之间时呈拉伸状态。该环形弹片能够在竖直方向提供支撑力,该弹片为锥状保证内杯在下移过程中能够保证提供向上的弹力,且弹片使用中呈拉伸状态,可便于内杯装入蔬菜植株后,弹片被拉伸的长度可用于补偿内杯在蔬菜重力作用下移的距离。

更进一步,外杯包括杯身和杯底,杯底包括支撑部和底板,支撑部呈环状且其外侧与外杯的杯身的下部连接,底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部的内侧。该结构的支撑部可用于支撑弹片,能够保证弹片的弹性,该支撑部的设置能够简化外杯的生产工艺同时增加弹片安装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在底板与弹片之间设置有营养液包,营养液包内装有叶菜类蔬菜的用于根系生长的营养液。该底板和营养液包的设计,提高了转植杯的 空间利用率,同时,有利于转植杯的重复利用,在内杯的底部设置了营养液包,该营养液包可以更换,有利于针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调制不同类型的营养液,而且该营养液的作用可以用于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更进一步,在杯身的上部开口处设置了向内杯弯折的护杯部,该护杯部覆盖了内杯与外杯之间的间隙。该护杯部的设计能够保护弹簧,避免内外杯之间的间隙发生堵塞,提高转植杯使用的安全性。

更进一步,在内杯的底部内侧设置有锥台形的锥状部,在锥状部内设置有连通内杯内外侧的通孔。该结构的锥状凸台,能够使内杯中储存一定量的水,并控制内杯中的湿度,通过通孔将内杯中的水排出,有效的控制内杯中水量。

更进一步,该内杯呈葫芦状,内杯上部开口的口径小于内杯杯体的最大直径。该葫芦状内杯的结构,能够增大蔬菜根系的生长空间,同时其较小的口径能够稳定蔬菜的茎部,增强蔬菜种植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在内杯的开口处设置了十字形的隔板,该十字形的隔板用于固定叶菜类蔬菜的茎。该十字形隔板的设计能够将内杯分割为多个空间,可针对不同品种的植株,调整杯中的种植数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运输量,使本结构的转移杯的兼容性更强。

更进一步,所述营养液由80份蒸馏水、1份硝酸钙、1.5份硝酸钾、0.5份硫酸镁、0.75份磷酸二氢铵、2.2份硫酸锰、3.1份硫酸锌、2.4份硫酸铜、1.7钼酸钠、1.3钼酸铵、2.3磷酸二氢铵、0.5硫酸铵、0.004份芽孢杆菌、0.007份哈夫尼菌、和0.002份节杆菌组成。该营养液的设计能够有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能够有效的提高蔬菜转植后,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此外,该营养液中有益菌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蔬菜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能够有效提高蔬菜的转植成功率。

更进一步,其转植方法为:

步骤1:在内杯底部垫设8-12mm的经灭菌处理的海绵层,在海绵层上喷洒10-15ml水;

步骤2:将2份蚯蚓、10份天然土壤、3.5份水稻秸秆、7份营养液在15-18℃的环境中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泥团;

步骤3:将混合泥团在海绵层上方铺设2-3cm厚,然后将带土团蔬菜植株放设到内杯中部,然后,利用混合泥团填充带内杯的中的空隙处;然后以60-70N的力度将蔬菜植株根部的泥土压实;

步骤4:若弹片的变形量大于20%,则更换该弹片;

步骤5:用力晃动外杯,若弹性件的平均变形量大于25%,则更换弹性件。

变形量为装入植株前后弹性件变形长度/装入植株前*100%。

由于上述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的叶菜类蔬菜的转植,其转植的成活率高,转植后,能够有效的保证内杯中的通气程度,能够同时有利于内杯中水分的保存,其蔬菜转植的成活率提高20-30%;蔬菜转植后不需要补充肥力,省时省力的保证蔬菜的存活,该转植杯中的蔬菜的存活时间提升50-7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该结构的转植杯,其内外杯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能够缓冲外杯所受到的冲击,而突然发生的冲量将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影响,通过弹性件的方式,缓冲杯体对土壤的冲量,避免运输过程中土壤和杯体分离,造成根系不稳的情况发生,影响蔬菜植株的生长和新鲜度;;

2.本结构的内外杯之间不具有任何固定连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减小内杯受到的冲量;防止固定连接件对内杯的影响,本结构的转植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利于蔬菜或植物品种的长途运输,提高蔬菜转植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叶菜类蔬菜的转植杯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1-外杯,11-护杯部,12-杯身,13-第一锁扣,14-支撑部,2-内杯,21-杯口部,22-杯体,23-隔板,24-锥状部,25-通孔,3-弹簧,4-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所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所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菜类蔬菜的转植杯,包括内杯2、外杯1和弹性件,内杯2和外杯1上部开口,内杯2间隙设置在外杯1之内,内杯2与外杯1之间仅通过弹性件相连。

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3,若干弹簧3使内杯2受力平衡,弹簧3的两端分别连接内杯2的外侧壁和外杯1的内侧壁,弹簧3均呈拉伸状态。内杯2不仅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同时在竖向方向受力平衡,且其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当发生外力干扰后,弹簧3更容易回复到初始的平衡状态。在外杯的杯身的内侧设置了第一锁扣13,在内杯2的杯体22的外侧设置了第二锁扣,弹簧3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锁扣13及第二锁扣相连。

弹性件还包括环形的弹片4,该弹片4的自然状态为锥状,弹片4的内侧与内杯2的杯底连接、外侧连接于外杯1的杯底,该弹片4置于内杯2和外杯1之间时呈拉伸状态。该弹片4为锥状并提供向上的弹力,且弹片4使用中呈拉伸状态,弹片4被拉伸的长度可用于补偿内杯2在蔬菜重力作用下移的距离。

由于该结构的转植杯,其内外杯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能够缓冲外杯1所受到的冲击,而突然发生的冲量将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影响,通过弹性件的方式,缓冲杯体22对土壤的冲量,避免运输过程中土壤和杯体22分离,造成根系不稳的情况发生,影响蔬菜植株的生长和新鲜度;此外,本结构的内外杯之间不具有任何固定连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减小内杯2受到的冲量。防止固定连接件对内杯2的影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外杯1包括杯身12和杯底,杯底包括支撑部14和底板,支撑部14呈环状且其外侧与外杯1的杯身12的下部连接,底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部14的内侧。支撑部14用于支撑弹片4,能够保证弹片4的弹性,该支撑部14的设置能够简化外杯1的生产工艺同时增加弹片4安装的稳定性。

在底板与弹片4之间设置有营养液包,营养液包内装有叶菜类蔬菜的用于根系生长的营养液。提高转植杯的空间利用率,并且有利于转植杯的重复利用,在内杯2的底部设置了营养液包,该营养液包可以更换,有利于针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调制不同类型的营养液,而且该营养液的作用可以用于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营养液包括80份蒸馏水、1份硝酸钙、1.5份硝酸钾、0.5份硫酸镁、0.75份磷酸二氢铵、2.2份硫酸锰、3.1份硫酸锌、2.4份硫酸铜、1.7钼酸钠、1.3钼酸铵、2.3磷酸二氢铵、0.5硫酸铵、0.004份芽孢杆菌、0.007份哈夫尼菌、和0.002份节杆菌。该营养液的设计能够有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能够有效的提高蔬菜转植后,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此外,该营养液中有益菌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蔬菜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能够有效提高蔬菜的转植成功率。

在杯身12的上部开口处设置了向内杯2弯折的护杯部11,该护杯部11覆盖了内杯2与外杯1之间的间隙。护杯部11用于保护弹簧3,同时避免内外杯之间的间隙发生堵塞,提高转植杯使用的安全性。

在内杯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锥台形的锥状部24,在锥状部24内设置有连通内杯2内外侧的通孔25。锥状凸台可以使内杯2中储存一定量的水,控制内杯2中的湿度和水量。

该内杯2呈葫芦状,内杯2上部开口的口径小于内杯2杯体22的最大直径。该结构增大蔬菜根系的生长空间,内杯2的杯口部21能够稳定蔬菜的茎部,增强蔬菜种植的稳定性。在内杯2的开口处设置了十字形的隔板23,该十字形的隔板23用于固定叶菜类蔬菜的茎。内杯2的口部分割为多个,针对不同品种、大小的植株,调整杯中的种植数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运输量,提高转移杯的兼容性。

本装置在使用时,先根据叶菜类蔬菜植物的种类和大小,将内杯2的杯口分割为合适的数量,然后将蔬菜植物连通其根系土团一起植入内杯2中,植入内杯2后,打开外杯1底部的底板,将营养液包中的营养液加入到内杯2中;内杯2 相对于外杯1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其下移的距离补偿弹片4被拉伸的距离,并使内杯2达到新的弹力平衡位置,由始至终内杯2不予外杯1进行固定连接,保证内杯2与外杯1之间的缓冲距离;内杯2的新的弹力平衡位置时,弹片4呈压缩状态,此外,在内杯2口部缩小的位置能够卡紧植物蔬菜的茎部,保证蔬菜的牢固性;当蔬菜植株转植完成后,该转植杯的底部从新填充入营养液包后,该转植杯可以背从新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实现循环使用。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和2的转植杯,其转植方法为:

步骤1:在内杯底部垫设8-12mm的经灭菌处理的海绵层,在海绵层上喷洒10-15ml水;

步骤2:将2份蚯蚓、10份天然土壤、3.5份水稻秸秆、7份营养液在15-18℃的环境中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泥团;

步骤3:将混合泥团在海绵层上方铺设2-3cm厚,然后将带土团蔬菜植株放设到内杯中部,然后,利用混合泥团填充带内杯的中的空隙处;然后以60-70N的力度将蔬菜植株根部的泥土压实;

步骤4:若弹片的变形量大于20%,则更换该弹片;

步骤5:用力晃动外杯,若弹性件的平均变形量大于25%,则更换弹性件。

变形量为装入植株前后弹性件变形长度/装入植株前*100%。

由于上述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的叶菜类蔬菜的转植,其转植的成活率高,转植后,能够有效的保证内杯中的通气程度,能够同时有利于内杯中水分的保存,其蔬菜转植的成活率提高20-30%;蔬菜转植后不需要补充肥力,省时省力的保证蔬菜的存活,该转植杯中的蔬菜的存活时间提升5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