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防治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牛防治装置,属于害虫防治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蜗牛防止装置,其能够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蜗牛进行捕捉和除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蜗牛防治装置,包括苗床周边的固定桩和斗状容器,所述斗状容器中部设有和固定桩截面配合的通孔,所述斗状容器套在固定桩上,所述斗状容器内添加有除蜗牛剂。
【专利说明】
蜗牛防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蜗牛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斛等其他植物的苗床培育的过程中,蜗牛在阴雨天气,特别是在凌晨和晚上会通过苗床周边的固定粧爬到苗床上食用石斛,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但是人工捕捉蜗牛的难度较大,若用药物进行除害,药物残留在石斛上又会影响其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牛防治装置,其能够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蜗牛进行捕捉和除害。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种蜗牛防治装置,包括苗床周边的固定粧和斗状容器,所述斗状容器中部设有和固定粧截面配合的通孔,所述斗状容器套在固定粧上,所述斗状容器内添加有除蜗牛剂。
[0006]通过上述方案,在固定粧上设置斗状容器,该斗状容器通过其中部的通孔套设在固定粧上,在斗状容器内添加有除蜗牛剂。蜗牛在顺着固定粧向上爬行时,需沿着斗状容器进入到斗状容器内之后才能沿着固定粧继续向上爬行,而斗状容器内添加有除蜗牛剂,可以在蜗牛到达斗状容器中时将蜗牛消灭,节约了人力资源。
[0007]进一步的,所述斗状容器的内部竖直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部通过定位螺钉一固定在固定粧上。
[0008]通过上述方案,在斗状容器内竖直设置有支杆,该支杆上方通过定位螺钉一固定在固定粧上,从而达到固定斗状容器的目的。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除蜗牛剂为固态盐。
[0010]通过上述方案,使用固态盐作为除蜗牛剂,蜗牛爬到固态盐上之后,蜗牛表面的黏液被盐大量吸收,使蜗牛身体萎缩,细胞缺水,从而达到防治蜗牛的目的。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0012]通过上述方案,密封橡胶圈用于加强斗状容器和固定粧之间的密封,以避免固态盐洒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斗状容器为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0014]通过上述方案,采用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斗状容器能够避免铁、铝等其他金属被腐蚀的弊端。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粧上位于斗状容器的上方套设有拱形遮水盖。
[0016]通过上述方案,该拱形遮水盖用于避免斗状容器中的固态盐遇水融化,失去吸水效果。
[0017]进一步的,所述斗状容器的上投影在拱形遮水盖上投影的内部。
[0018]通过上述方案,使得斗状容器能够被拱形遮水盖完全遮盖,起到良好的遮水效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拱形遮水盖中部向下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和斗状容器的通孔处一体连接。
[0020]通过上述方案,将利用套筒将拱形遮水盖和斗状容器一体连接,使得斗状容器的底部和拱形遮水盖的上方不会留有缝隙。从而洒落在拱形遮水盖上的水大部分会顺着拱形遮水盖的边沿向下流,小部分的水会从套筒的内部向下流;斗状容器中的盐也不会因为斗状容器的通孔和固定粧之间的缝隙而掉落。
[0021]进一步的,在固定粧上位于斗状容器的下方设有定位螺钉二。
[0022]通过上述方案,在固定粧上位于斗状容器的下方设置定位螺钉二,以便将斗状容器固定,避免其脱落。
[0023]进一步的,所述斗状容器呈碗状。
[0024]通过上述方案,碗状的容器用于盛放除蜗牛剂。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通过固定在固定粧上的盛放有除蜗牛剂的斗状容器将进入斗状容器中的蜗牛消灭;
[0027]2、通过在斗状容器上方设置的拱形遮水盖来避免苗床上散落的水进入到斗状容器中使固态盐融化。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一用于体现苗床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2为实施例一用于体现斗状容器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3为实施例二用于体现拱形遮水盖结构的示意图;
[0031 ]图4为实施例三用于体现套筒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中,1、苗床;11、固定粧;2、斗状容器;21、通孔;211、密封橡胶圈;22、支杆;23、定位螺钉一;24、固态盐;3、拱形遮水盖;31、套筒;4、定位螺钉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实施例一,一种蜗牛防治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苗床I和其周边的固定粧11,固定粧11上设置有斗状容器2,该斗状容器2为碗状物,并且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斗状容器2通过其中部设置的通孔21套设在固定粧11上,通孔21处设有密封橡胶圈211。斗状容器2的内部竖直设有支杆22,支杆22的上部通过定位螺钉一23固定在固定粧11上。在斗状容器2中添加有固态盐24。
[00;35]防治原理:参照图1和2,蜗牛通过苗床I周边的固定粧11向苗床I爬行,在到达斗状容器2后必须要从斗状容器2的外壁上向斗状容器2内移动才能继续向上爬行,到达斗状容器2内的蜗牛需要穿过固态盐24所在区域向斗状容器2的中心移动,蜗牛遇到固态盐24之后,蜗牛表面的黏液被盐大量吸收,使蜗牛身体萎缩,细胞缺水,从而达到防治蜗牛的目的。
[0036]实施例二,一种蜗牛防治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固定粧11上位于斗状容器2的上方套设有拱形遮水盖3,并且该拱形遮水盖3能够完全遮住斗状容器2发挥挡水作用。拱形遮水盖3的下表面抵触在支杆22上起定位作用。
[0037]参照图3,苗床I上需要定时浇水和保湿,本实施例的目的就是为斗状容器2挡水,起到防水作用,避免在对苗床I浇水时将水撒到固态盐24中使固态盐24熔化,能够延长固态盐24的使用时间。
[0038]实施例三,一种蜗牛防治装置,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拱形遮水盖3中部向下设置有套筒31,该套筒31和斗状容器2的通孔21连接,即拱形遮水盖3和斗状容器2之间通过套筒31 —体连接,并且该套筒31连同斗状容器2和拱形遮水盖3—起套设在固定粧11上,在斗状容器2的下方设有用于将斗状容器2抵住的定位螺钉二 4。
[0039]参照图4,利用套筒31将拱形遮水盖3和斗状容器2—体连接,使得斗状容器2的底部和拱形遮水盖3的上方不会留有缝隙。从而洒落在拱形遮水盖3上的水大部分会顺着拱形遮水盖3的边沿向下流,小部分的水会从套筒31的内部向下流;斗状容器2中的盐也不会因为斗状容器2的通孔21和固定粧11之间的缝隙而掉落。
[004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苗床周边的固定粧(11)和斗状容器(2),所述斗状容器(2)中部设有和固定粧(11)截面配合的通孔(21),所述斗状容器(2)套在固定粧(11)上,所述斗状容器(2)内添加有除蜗牛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斗状容器(2)的内部竖直设置有支杆(22),所述支杆(22)上部通过定位螺钉一(23)固定在固定粧(I I)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除蜗牛剂为固态盐(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孔(21)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21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斗状容器(2)为不锈钢或塑料制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粧(11)上位于斗状容器(2)的上方套设有拱形遮水盖(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斗状容器(2)的上投影在拱形遮水盖(3)上投影的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拱形遮水盖(3)中部向下设置有套筒(31),所述套筒(31)和斗状容器(2)的通孔(21)处一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在固定粧(11)上位于斗状容器(2)的下方设有定位螺钉二 (4)。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牛防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斗状容器(2)呈碗状。
【文档编号】A01M1/20GK205695187SQ20162064710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4日
【发明人】黄磊
【申请人】南京园林建设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