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349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苗木除虫装置。



背景技术: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苗木种类主要包括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苗木也可以按照乔灌木分类,一般在北方乔木比较多,南方则灌木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生长气候所引起的。在苗木的培育过程中,对苗木进行除虫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现有技术目前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对苗木进行除虫,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低,同时对环境的危害较大。因此,目前出现了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除虫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设置光源,将害虫引至光源处进行统一灭杀。

如申请号为201520845085.3的专利文件所公布的技术方案,一方面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其除虫的效果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害虫通常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蛙类、鸟类的优质饲料,采用喷洒农业的方式灭杀后的害虫尸体由于含有农药,无法利用。而利用趋光性灭杀后的害虫尸体却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动物饲料,如直接废弃,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除虫性能且能够回收害虫尸体的苗木除虫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苗木除虫装置,包括收集箱和多个安装在苗木上的灭虫机构,所述灭虫机构通过塑料波纹管与收集箱连接。所述灭虫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方设置遮雨板,所述遮雨板通过支撑杆与筒体连接。遮雨板与筒体之间设置多根灯管,所述筒体内设置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下方设置集虫漏斗,所述集虫漏斗的中心设置电网。所述第一风扇的进风端朝向灯管,出风端朝向电网。所述筒体底部呈倒锥形且在最低处设置出虫口。所述收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面设置对应灭虫机构的数量设置多个进虫口,箱体的一侧设置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过滤网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进风端朝向过滤网。所述塑料波纹管的两端均设置连接头且位于两端的连接头分别与进虫口和出虫口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雨板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弹性扎带,所述灭虫机构通过弹性扎带捆绑在苗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快速高效的对害虫进行灭杀,同时将灭杀后留下的害虫尸体收集起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灭虫机构安装在苗木上,打开灯管,灯管就可以将害虫吸引至灯管处。此时第一风扇启动,将灯管附近的害虫吸入集虫漏斗内,集虫漏斗将害虫全部集中至电网处,进行统一灭杀。这就避免了电网过大浪费电能,这无疑大大的提高了灭虫的效率。接着灭杀后的害虫尸体从集虫漏斗处落下,达到位于筒体底部的出虫口。与此同时,通过第二风扇将收集箱内的空气抽出,使收集箱内形成负压,害虫尸体沿着塑料波纹管输送至箱体内。由于塑料波纹管具有可伸缩性,因此灭虫机构的安装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害虫的尸体在箱体内部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害虫尸体取出,将害虫尸体当做饲料出售,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灭虫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收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苗木除虫装置,包括收集箱1和多个安装在苗木上的灭虫机构2,如图1中所示,所述灭虫机构2为4个,当然也可以是更多个或更少个,这需要根据苗木生长的不同情况进行设置。如害虫较多、苗木较大则需要增加灭虫机构2的数量,如害虫较少、苗木较小则相应减少灭虫机构2的数量。所述灭虫机构2通过塑料波纹管3与收集箱1连接。如图2中所示,所述灭虫机构2包括筒体4,所述筒体4上方设置遮雨板5,所述遮雨板5通常呈锥形。所述遮雨板5通过支撑杆6与筒体4连接。

所述遮雨板5与筒体4之间设置多根灯管7,所述灯管7作为光源,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起到吸引害虫的作用。所述筒体4内设置第一风扇8,所述的第一风扇8通常为轴流风扇且尺寸与筒体4相匹配。所述第一风扇8下方设置集虫漏斗9,所述集虫漏斗9的中心设置电网10,所述第一风扇8的进风端朝向灯管7,出风端朝向电网10。所述集虫漏斗9用于将第一风扇8吸入的害虫导向电网10,实现统一灭杀。所述筒体4底部呈倒锥形且在最低处设置出虫口11。如图3所示,所述收集箱1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面设置对应灭虫机构2的数量设置多个进虫口12,由于灭杀机构2的数量为4个,则进虫口12对应设置4个。箱体的一侧设置排气口13,所述排气口13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过滤网14和第二风扇15,所述第二风扇15的进风端朝向过滤网14。所述的由内至外也就是根据收集箱1的内外进行区分,靠近收集箱1内部则为内,远离收集箱1内部则为外。图3中排气口13位于收集箱1的右侧,则过滤网14在左,第二风扇15在右。过滤网14的滤孔小于常规害虫的体积,从而将害虫的尸体留在收集箱1内。所述塑料波纹管3的两端均设置连接头且位于两端的连接头分别与进虫口12和出虫口11螺纹连接。连接头的结构较为简单,图中未示出。也就是在出虫口11和进虫口12上设置螺纹,在塑料波纹管3的两端设置带螺纹的连接头,然后将连接头分别和出虫口11和进虫口12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灭虫机构2安装在苗木上,打开灯管7,灯管7就可以将害虫吸引至灯管7处。此时第一风扇8启动,将灯管7附近的害虫吸入集虫漏斗9内,集虫漏斗9将害虫全部集中至电网10处,进行统一灭杀。这就避免了电网10过大浪费电能,这无疑大大的提高了灭虫的效率。接着灭杀后的害虫尸体从集虫漏斗9处落下,达到位于筒体底部的出虫口11。与此同时,通过第二风扇15将收集箱1内的空气抽出,使收集箱1内形成负压,害虫尸体沿着塑料波纹管3输送至箱体内。由于塑料波纹管3具有可伸缩性,因此灭虫机构2的安装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害虫的尸体在箱体内部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害虫尸体取出,将害虫尸体当做饲料出售,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所述遮雨板5还可以是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置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上设置蓄电池17,所述蓄电池17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这样一来蓄电池17就可以在白天储存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太阳能,从而为第一风扇8、第二风扇15和灯管7供电,减少电能的消耗。所述灭虫机构2通常是直接悬挂在苗木的枝条或树干上。具体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弹性扎带18,所述灭虫机构2通过弹性扎带18捆绑在苗木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