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13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果树栽培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果树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果树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针对低纬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及近年超强厄尔尼若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温室大棚果树栽培能提高果树生产防灾减灾的能力,有效规避自然灾害对果树生产的影响。另外,低纬高原果树温室设施栽培,能充分利用冬春季的光热资源,生产错季优质果品,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低纬高原果树温室设施栽培主要有阳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两种方式。塑料大棚造价低,平均造价为150元/平方米,但温室保温性能差,水果成熟期提前7-10天,且强霜冻天气会出现温室逆温现象。阳光温室保温性能好,水果成熟期可提前30天,果品市场竞争力强,价格高,效益好;但建设成本较高,平均造价为500元/平方米,主要是温室后墙及两侧砖墙造价较高,如“一种低纬高原地区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公布了一种温室大棚的结构:温室大棚三面为墙体,以钢管焊接成独立钢架大棚骨架与墙体衔接;大棚骨架上先覆盖一层20目的防虫网,再覆盖一层保温被(三层无纺棉毡)。防虫网用压膜条固定在大棚骨架上,保温被一端固定在大棚骨架顶端,另一端固定在独立卷被横杆上,卷被横杆由卷被机械装置控制收放棉被,提供动力的电机固定安装在与卷被机械相连的固定支架连杆上,固定支架连杆由大棚外侧地面提供支撑。该技术缺陷为:一是温室大棚造价偏高,温室后墙及两侧砖墙造价较高,500元/平方米,不利于推广。二是温室两侧墙体没有通风门,温室自然降温达不到果树栽培的要求。因此,如何设计既能有效降低温室造价、又能实现保温性能良好的温室,成为果树栽培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根据山地地形,将其所在的荒山坡地进行改造而建成的物美价廉的温室大棚,应用该温室大棚进行果树栽培,能生产出优质生态的果品,并能极大地降低温室大棚的建设成本,达到果树栽培优质丰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泥土后墙1、设置于所述泥土后墙1两侧的侧墙2和大棚骨架3,其中

所述侧墙2与泥土后墙1固定连接;

所述大棚骨架3与泥土后墙1固定衔接;

所述泥土后墙1由坡度范围在5°-25°的山坡地进行改造而成,所述泥土后墙1与水平地面的角度范围在45°-9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侧墙2采用保温材料制成,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调温透气门4。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材料厚度为10-50cm;

优选方案:保温材料可采用夹心彩钢泡沫板,厚度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3的顶部交界处设置有排水沟5;所述排水沟5沿大棚骨架3横向延伸;所述排水沟5用于排放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顶部的积水。

进一步地,所述大棚骨架3的内层覆盖透明膜,外层覆盖防水保温被,所述透明膜用压膜条固定在大棚骨架1上;所述防水保温被一端固定在大棚骨架3顶端,另一端固定于独立的卷被横杆上;所述卷被横杆连接卷被机械装置,并在所述卷被机械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将所述防水保温被从大棚骨架3底端卷起至顶端,或将所述防水保温被从大棚骨架3顶端放下至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大棚骨架3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二排水沟,所述大棚两边的侧墙2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三、第四排水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任一种温室大棚进行果树栽培的方法,包括:

1)落叶休眠前期:在袋控缓释肥上端铺装滴灌带,利用滴灌装置灌水施肥,此期间温室大棚未安装透明膜,将所述防水保温被卷起,处于全开放状态;

2)落叶休眠期:进行冬季修剪、清园及喷施5°石硫合剂,当夜间温度降至7.2℃连续10天后,放下保温被以使得温室大棚保持低温;每天日落后大气温度降至7.0℃左右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肩高位置通风,次日日出后温度降至6.0℃时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如此循环至果树完成低温休眠过程;

3)花芽萌动前:安装温室透明膜,果树施追肥灌水,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肥;温室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5-8℃,如此循环至果树花芽萌动后;

4)花芽萌动后至开花期:花前复剪,剪除无叶花枝和细弱枝;喷施0.3%的硼砂+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7-12℃,湿度控制在50-70%;如此循环至果树果实生长期;

5)谢花后至幼果期: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肥、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壮果肥2-3次;进行夏季修剪、疏果、套果袋,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8-28℃,夜间温度控制在7-12℃,如此循环至果实生长期;

6)果实生长期:夏季修剪,喷施600倍晴菌唑+70%多菌灵,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施,间隔15-20天,施肥2次,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8-28℃,夜间温度控制在7-12℃,如此循环至果树果实采收期;

7)果实采收期至落叶休眠期:果树果实采收后,喷施3%尿素+800倍克螨特;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施,间隔15-20天,施肥2次,果实采收后拆除温室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固定,温室大棚处于自然状态下通风透光。

进一步地,3)所述花芽萌动前中,将温室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5-8℃包括:

每天大气温度为13℃时,关闭所述调温透气门2、放下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5℃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所述调温透气门2、卷起透明膜通风;温室大棚内温度达到25℃时喷水降温。

进一步地,4)所述花芽萌动后至开花期中,将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7-12℃,湿度控制在50-70%包括:

每天大气温度为13℃时,关闭所述调温透气门2、放下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5℃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所述调温透气门2、卷起透明膜通风;当温室大棚内温度超过20℃、湿度低于50%时,棚内喷水增加湿度、降温。

进一步地,5)所述谢花后至幼果期中,将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8-28℃,夜间温度控制在7-12℃包括:

每天大气温度为17℃时,关闭所述调温透气门2、放下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8℃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所述调温透气门2、卷起透明膜通风;当温室大棚内温度超过30℃时,棚内喷水降温。

进一步地,6)所述果实生长期中,将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8-28℃,夜间温度控制在7-12℃包括:

每天大气温度为17℃时,关闭所述调温透气门2、放下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8℃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所述调温透气门2、卷起透明膜通风。

上述栽培方法主要适于应用在桃树、李树、杏树或樱桃树等果树栽培中。

本发明结合山区果树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自然界土墙白天蓄热、夜间散热的特点,利用自然资源调控温度,解决山地果园温室大棚设施建设的难题,在坡度较大、土地难以利用的区域,因地制宜通过合理改造,建设果树栽培温室大棚,降低温室大棚建设成本;本发明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泥土后墙1由坡度范围在5°-25°的山坡地进行改造而成,在坡度较大、土地难以利用的区域,因地制宜通过山地改造,建设果树栽培温室大棚,从而降低温室建设成本30%左右。

2.本发明的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3的顶部交界处设置有排水沟5,排水沟5沿大棚骨架3横向延伸;所述排水沟5用于排放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顶部的积水,能很好地保护泥土后墙1。

3.本发明的大棚骨架3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二排水沟,所述侧墙2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三、第四排水沟,从而使得温室大棚四周都建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土沟或用砖砌而成,能很好地减少建设成本,并利于预防暴雨造成塌方或洪涝灾害。

4.温室两侧的侧墙2采用保温材料制成,并在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调温透气门2。通过打开及关闭调温透气门,放下通风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及降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果树生长对光照、温度、通风透气等条件的需求,从而实现通过简单机械操作为果树生长创造一个生态环境,并进一步降低了使用运行成本10%左右。

5.温室设施使用操作方便,省力、省工,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泥土后墙、2-侧墙 3-大棚骨架、4-调温透气门、5-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泥土后墙1,设置于泥土后墙1两侧的侧墙2、侧墙2上的调温透气门4、大棚骨架3和排水沟5。

与普通温室大棚最大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泥土后墙1由坡度范围在5°-25°的山坡地进行改造而成,该泥土后墙1与水平地面的角度范围在45°-95°之间。由于荒山坡地长年缺水,加上水土流失,土层变薄,为了让坡地更适宜种植,可用大型机器将5-25°的荒山坡改造成水平梯田,使梯田平面与泥土后墙1角度为40-95°以内,改造后的泥土后墙1需要通过1-2年自然风化,以免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进一步地,将地下40—50CM的土层进行深翻,并进行机耕机耙起垄,遇到石块就深埋或运走,将荒山坡改造成层层梯田,梯田从山脚环绕至山顶,改变以往地形陡、地块窄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状况,有利于保水保墒,还能够通过沟、池、路等配套工程,增强地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侧墙2采用20-50cm厚的保温材料制成,例如:20cm的夹心彩钢泡沫板,并在两侧墙2上设置有调温透气门4;

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的大棚骨架3的内层覆盖透明膜,外层覆盖防水保温被。透明膜用压膜条固定在大棚骨架3上;防水保温被一端固定在大棚骨架3顶端,另一端固定于独立的卷被横杆上;该卷被横杆连接卷被机械装置,并在所述卷被机械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将所述防水保温被从大棚骨架3底端卷起至顶端,或将所述防水保温被从大棚骨架3顶端放下至底端。

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3的顶部交界处设置有排水沟5;排水沟5沿大棚骨架3横向延伸;排水沟5用于排放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顶部的积水,能很好以保护泥土后墙1。

本实施方式的侧墙2上设置有调温透气门4。通过打开及关闭调温透气门4,放下通风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及降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使用运行成本10%左右。

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3的顶部交界处设置有排水沟5,该排水沟5沿大棚骨架1横向延伸。设置排水沟的目的是用于排放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3顶部的积水。

大棚骨架3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二排水沟,并在两侧墙2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三、第四排水沟,从而使得温室大棚四周都建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土沟或用砖砌而成,能很好地减少建设成本,并利于预防暴雨造成塌方或洪涝灾害。

需要说明的是,侧墙2与泥土后墙1用混泥土固定连接;大棚骨架3与泥土后墙1也用混泥土固定衔接。并用钢钎打入泥土后墙不同的位置,将钢钎与大棚骨架3的立柱焊接,用此方法加固大棚骨架3与泥土后墙1的固定连接。

利用上述温室大棚进行果树栽培的方法:

落叶休眠前期:9月-10月中旬,桃、樱桃等果树的根系将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在果树根系生长高峰前施用基肥,以农家肥等有机肥为主,配合普钙、钾肥等肥料。将肥料均匀撒在温室大棚土表面,用旋耕机全园翻犁,把果园杂草、肥料翻入土壤深度为20-50厘米的果树根系分布层;施肥时根据果树产量、土壤肥力确定果树施肥量。盛果期樱桃树施用有机肥30kg/株,桃树施用有机肥50kg/株,配合普钙5kg/株,钾肥0.3kg/株;施基肥配合灌水每株树30公斤;然后覆盖10厘米厚腐殖土保温保湿。平整温室大棚土壤表面,桃、樱桃幼树放置4袋袋控缓释肥,盛果期桃树放置10袋/株袋控缓释肥。在袋控缓释肥上端铺装滴灌带,利用滴灌装置灌水施肥。温室大棚未安装透明膜,防水保温被卷起固定在温室顶部,处于全开放状态。

落叶休眠期:10月中下旬樱桃树开始落叶,10月下旬-11月中旬,桃、杏、李子等果树开始落叶、根系生长缓慢、花芽分化基本完成。霜降节令后,果树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果树休眠期进行冬季修剪、清园及喷施5°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的病菌、虫卵,减少病虫基数。当夜间温度降至7.2℃、连续10天后,开始放下防水保温被保持低温,控制温室大棚持续的低温环境,确保果树通过低温休眠。具体方法为:每天日落后大气温度降至7.0℃左右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肩高位置通风,次日日出后温度降至6.0℃时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如此循环至果树完成低温休眠过程。

花芽萌动前:根据桃、樱桃、杏等果树不同品种的需冷量,用犹它模型计算或花芽休眠解除测定,确定桃、樱桃、杏等不同果树品种通过休眠的时间。果树通过低温休眠后,安装温室透明膜。花芽鳞片松动时喷施3°石硫合剂+800倍75%百菌清+10%吡虫啉(现配现用)。果树施追肥灌水,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肥,灌水2吨/亩;间隔7-10天,施肥2次。花芽萌动前温室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5-8℃。具体方法为:每天大气温度为13℃时,关闭大棚温室调温透气门2、放下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5℃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所述调温透气门2、卷起透明膜通风;温室大棚内温度达到25℃时喷水降温,如此循环至果树花芽萌动后。

花芽萌动后至开花期:桃、樱桃等果树花前复剪,剪除无叶花枝和细弱枝;樱桃抹除过多花蕾;桃树保持合理均匀的留花距离,短果枝每枝留1-3朵花,中长果枝每15-20厘米留1-2朵花;杏树尽量保留花芽,不疏花。果树盛花期,上午9:00-10:00果树喷施0.3%的硼砂+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间隔3-5天、连续喷施2-3次。此期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7-12℃,湿度控制在50-70%。具体方法为:

每天大气温度为13℃时,关闭所述调温透气门2、放下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5℃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所述调温透气门2、卷起透明膜通风;当温室大棚内温度超过20℃、湿度低于50%时,棚内喷水增加湿度、降温。

谢花后至幼果期:在叶芽萌发、展叶期喷施600倍50%代森锌+10%吡虫啉,隔7-10天,连续2-3次。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施,间隔7-10天,施肥2次。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壮果肥2-3次。夏季修剪,疏除病虫枝、背上枝、旺长枝。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疏果,樱桃、杏、李子疏除病虫果、畸形果;桃树短果枝、花束状果枝留1个果/枝,中长果枝间隔15-20厘米留1个果。樱桃、李子、杏不套袋;桃果实套袋前喷施70%甲基托布津+50%百菌清兑成600-800倍液后混入24%高效氯氟氢菊酯15-20ml(加少量洗衣粉),果面药液干后,采用低纬高原地区专用果袋立即套袋。此期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8-28℃,夜间温度控制在7-12℃。具体方法为:每天大气温度为17℃时,关闭所述调温透气门2、放下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8℃时,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所述调温透气门2、卷起透明膜通风;当温室大棚内温度超过30℃时,棚内喷水降温,如此循环至果实生长期。

果实生长期:夏季修剪,疏除病虫枝、背上枝、过密枝、直立旺长枝;每月1次。喷施600倍晴菌唑+70%多菌灵预防果树病害。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施,间隔15-20天,施肥2次。此期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8-28℃,夜间温度控制在7-12℃。具体方法为:每天大气温度为17℃时,关闭温室两侧通风门、放下通风塑料膜,把棉被放下保温;次日大气温度超过18℃时,把棉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打开温室两侧通风门、卷起通风塑料膜通风;如此循环至果树果实采收期。

果实采收期至落叶休眠期:根据目标市场的要求,樱桃果实9层熟采收;杏、李子果实7-9层熟采收;桃果实采收前7-10天,将专用果袋的外袋中部摘除,果实着色;果实着色后,带内袋一起采收果实。分别按照樱桃、杏、李子等果树分级标准,将樱桃、杏、李子分级包装。桃果实分级包装前,摘除内袋,分级包装。果树果实采收后,喷施3%尿素+800倍克螨特;8月如有短期干旱,利用袋控缓释肥及滴灌装置施追施,间隔15-20天,施肥2次。果实采收后立即拆除温室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卷起至温室大棚框架顶端固定,让温室大棚处于自然状态下通风透光。

上述实施例公布的温室大棚及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泥土后墙1由坡度范围在5°-25°的山坡地进行改造而成,在坡度较大、土地难以利用的区域,因地制宜通过山地改造,建设果树栽培温室大棚,从而降低温室建设成本30%左右。

2.本实用新型的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3的顶部交界处设置有排水沟5;所述排水沟5沿大棚骨架3横向延伸;所述排水沟5用于排放泥土后墙1与大棚骨架顶部的积水,能很好地保护泥土后墙1。

3.本实用新型的大棚骨架3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二排水沟,所述侧墙2与地表接触处设置有第三、第四排水沟,从而使得温室大棚四周都建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土沟或用砖砌而成,能很好地减少建设成本,并利于预防暴雨造成塌方或洪涝灾害。

4.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两侧的侧墙2采用保温材料制成,并在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调温透气门2。通过打开及关闭调温透气门,放下通风透明膜,把防水保温被放下保温及降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果树生长对光照、温度、通风透气等条件的需求,从而实现通过简单机械操作为果树生长创造一个生态环境,并进一步降低了使用运行成本10%左右。

5.果树追肥采用袋控缓释肥与滴灌带相结合,减少化肥使用量及灌溉施肥用工,降低生产投入及过量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6.温室大棚设施使用操作方便,省力、省工,降低运行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