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盐碱地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450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盐碱地暗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盐暗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式盐碱地暗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科技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盐碱地暗管,是通过埋设地下暗管,利用灌溉水、雨水对暗管以上含盐碱土层进行冲洗的排盐降碱技术,防止向上反盐,控制地下水位,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目前已发展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暗管结构不合理,导致排盐降碱效率低,治理周期增长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盐碱地暗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堵塞、维修难度大、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能够满足排盐降碱要求,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网管构造合理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式盐碱地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暗管管体、砂滤料包裹袋、塑料网片及喉箍,所述暗管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渗水孔或缝,所述砂滤料包裹袋包括无纺布透水表层和砂滤料芯层,包裹在所述暗管管体上,所述塑料网片覆盖在所述砂滤料包裹袋外侧,所述喉箍将所述暗管管体及所述暗管管体外围的所述砂滤料包裹袋及所述塑料网片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砂滤料包裹袋采用无纺布透水表层制作成长方形口袋,且分隔为若干小长方形口袋,每个小长方形口袋里填充8cm厚的砂滤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暗管管体PE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渗水孔的孔径为3-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喉箍为多个,依次排列于所述暗管管体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喉箍间的间距为50-100c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盐碱地暗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暗管管体、砂滤料包裹袋、塑料网片及喉箍,暗管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渗水孔或缝,渗水孔孔径采用3-5mm,孔径密度的增加,增加了单位面积上渗水孔的数量,可以提高透水率;砂滤料包裹袋采用无纺布透水表层制作成长方形口袋,包裹在暗管管体上,且被分割成若干小长方形,每个长方形口袋内填充8cm厚的砂滤料,塑料网片覆盖在砂滤料包裹袋外侧,使泥沙不能进入到管体内,达到净渗水的功能;喉箍采用多个,间距为50-100cm,将暗管管体及暗管管体外围的砂滤料包裹袋及塑料网固定,增强暗管强度,提高排盐降碱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排盐降碱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网管构造合理,施工方便,治理周期短,成本低于同类技术,几乎无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盐碱地暗管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盐碱地暗管中砂滤料包裹袋示意图;

图中:1-暗管管体,2-砂滤料包裹袋,3-塑料网片、4-喉箍、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型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共同所示,一体式盐碱地暗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暗管管体1、砂滤料包裹袋2、塑料网片3及喉箍4,暗管管体1采用PE管,管壁上设有若干渗水孔或缝,孔径为3-5mm,渗水孔或缝的密度增加,有效提高透水率;砂滤料包裹袋2采用采用无纺布透水表层制作成长方形口袋,且被分割成若干小长方形,每个长方形口袋内填充8cm厚的砂滤料,外侧面覆盖安装有塑料网片3,包裹在暗管管体1上,砂滤料包裹袋2及塑料网片3使泥沙杂质不能进入管内,达到净渗水的功能,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塑料网片3,有效增加暗管管体1透水层的面积,大大提高透水率,增加暗管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喉箍4采用多个并依次按照间距为50-100cm排列在暗管管体1外围,暗管管体1及包裹在上面的砂滤料包裹袋2、塑料网片3,在喉箍4及螺栓5的作用下牢固固定,喉箍4扭转力矩均衡,锁紧牢固、严密,可调节范围大,适用于不同尺寸暗管的固定,同时,喉箍4具有抗扭、耐压、防腐的作用,从而延长了暗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企业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