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模块化植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218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模块化植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模块化植被。



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不同于地面上的一般绿化,有一定的特殊性。屋顶绿化需要同时考虑以下方面:

1)屋顶绿化需要考虑建筑物屋顶的承重能力:在建筑物屋顶上种植植物,结构层及植被的重量必须在建筑物的可容许荷载以内,否则的话,建筑物可能出现裂纹并引起屋顶漏水,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坍塌事故。

2)屋顶绿化需要考虑快速排水:建筑结构层为非渗透层,雨水和绿化洒水必须尽快排出,如果屋面长期积水,轻则会造成植物烂根枯萎,重则可能会导致屋顶漏水。

3)屋顶绿化需要保护建筑屋面和防水层:植物根系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如果不设法阻止植物根系破坏建筑屋面和防水层,就可能会造成防水层受损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屋顶漏水。

4)屋顶绿化后期日常维护养保困难:受到地形和建筑设计影响,屋顶绿化后期养护成本较高。

5)屋顶种植环境比较恶劣:屋顶受日晒、风吹等因素,水分蒸发过快。

6)施工工期控制问题:屋顶绿化施工困难,周期较长。

目前,国内很难有一种技术将上述问题全部解决,因此有各种不同的施工技术,有些考虑承重但是很难保证植物长期生长,有些考虑植物生长但是承重和防水又出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载荷轻、蓄排水能力强、成本低的用于屋顶绿化的模块化植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模块化植被,所述的模块化植被由多个子植被模块组成,每个子植被模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种植土层、再生根基质层和塑料模块,所述的塑料模块包括塑料筐以及铺设在塑料筐内部的玻璃轻石层,所述的塑料筐的底板设有均匀布置的凸起和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封闭,所述凸起的顶部设有排水孔。

设置凹槽,使得塑料筐具有更大的蓄水量,保证草坪有充足的水源;设置凸起,并在凸起顶部设有排水孔,可以有效地将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草坪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引起根枯萎。

所述的种植土层中撒有缓释肥。

所述的缓释肥为无机包裹型缓释肥,所述缓释肥的颗粒直径为1.5~3mm。采用以肥料包裹肥料的全新理念,以不同溶解度的无机肥料为包裹材料,包裹水溶性颗粒氮肥,在实现核心氮肥缓释功能的同时,完成产品的复合化过程,并同时使磷、钾元素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包裹型缓施复合肥料组成部分均为植物营养物质,不含任何对植物无用的有机聚合物,对环境友好;简化施肥作业,降低施肥成本。

所述的再生根基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

丙纶短纤维 20~50%,

棉 30~40%,

芳纶纤维 20~50%。

再生根基质层为防止种植土流失而造成肥力下降及屋顶排水系统堵塞,在种植土的底部设置再生根基质层作为过滤层,防止种植土中细小颗粒的流失。

所述的玻璃轻石层的厚度为1.5~3cm,其中的玻璃轻石的粒径为0.5~1cm。玻璃轻石层作为模块内部蓄排水层,既可迅速排除底层积水,又对草坪的通气和储水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排水系统要与塑料模块的排水系统保持一致,设法阻止种植物垃圾或泥沙等杂物流入排水系统。

所述的塑料筐呈矩形,塑料筐的两条相邻侧边设有向外凸起的长条,在其相对的两条侧边设有与长条相匹配的卡槽。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将一个塑料筐的长条插设在相邻塑料筐的卡槽中,实现两个塑料筐的拼接,施工简单。

所述的塑料筐的底板的深度为3~5cm。

所述的凸起呈圆台形,所述的凹槽呈倒圆台形。

所述凹槽底部相对于塑料筐的底板的深度为1~2cm。

所述植被层包括草坪、地被植物层、灌木层或乔木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模块化: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便利,屋顶绿化防水阻根层施工完毕后,可根据需要直接放置屋顶绿化植物模块,在通过塑料筐的长条和卡槽结构进行拼接;

(2)荷载轻:玻璃轻石及再生根基质层容重较小,用在屋顶绿化植物模块系统中能显著降低屋顶花园的荷载,玻璃轻石只有一般土壤容重的10%-20%;

(3)蓄水能力强:玻璃轻石有强大的吸水功能,通常1m3的玻璃轻石可储水600-700kg,可充分吸贮天然雨水,减少雨水流失,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再生根基质层也能吸贮水分,通常1m2的再生根基质层可储水15kg,另外,塑料筐设置凹槽,也能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减缓水分蒸发,减少灌溉次数,降低人工维护成本,节约了水资源;

(4)排水能力强:在塑料筐内设置凸起,并在凸起中设置排水孔,可以有效得奖多余水分排出,防止根枯萎;

(5)再生根基质层的应用,不仅可以防止种植土流失而造成肥力下降及屋顶排水系统堵塞,而且再生根基质层中本身含有丰富有机质及缓释肥,为植物的生长所需的养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易养护:屋顶绿化植物模块化,翻修维护简单、便利,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筐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草坪,2为种植土层,21为缓释肥,3为再生根基质层,4为塑料模块,41为玻璃轻石层,42为底板,43为凸起,44为凹槽,45为排水孔,46为长条,47为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草坪种植试验,具体方法如下:

(1)在混凝土面层上铺设塑料排蓄水模块,塑料模块的厚度为2cm,长42.5cm,宽42.5cm的正方形结构模块;

(2)在塑料模块上铺设玻璃轻石层,玻璃轻石层的厚度为2cm,其玻璃轻石的粒径为0.5-1cm;

(3)铺设再生根基质层厚度为1cm(热塑性棉毡),再生根基质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丙纶短纤维30%,棉40%,芳纶纤维30%;

(4)均匀撒播缓释肥;

(5)铺植草坪。

塑料模块和玻璃轻石作为排蓄水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塑料模块中铺设玻璃轻石,紧密结合,既可迅速排除底层积水,又对再生生根介质的通气、储水及植物的生长环境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

再生根基质层为防止种植土流失而造成肥力下降及屋顶排水系统堵塞,在种植土的底部设置再生根基质层作为过滤层,防止种植土中细小颗粒的流失。

按照上述施工流程,2016年5月份进行了植物模块化种植试验,经过7天以后,草坪的根系已经长入再生根基质层(热塑棉毡)3-5mm,经过1个月左右,草坪的根系已经完全穿透再生根基质层(热塑棉毡),并与热塑棉毡紧密结合,经过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草坪根系已深入玻璃轻石层内,并紧密结合,经过两个月左右,草坪、生根基质层、玻璃轻石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全模块化,并且草坪的生长状况良好。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模块化植被,绿化草坪由多个模块化草坪组成,每个模块化草坪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草坪1、种植土层2、再生根基质层3和塑料模块4,塑料模块4包括塑料筐以及铺设在塑料筐内部的玻璃轻石层41,塑料筐的底板42设有均匀布置的圆台形的凸起43和倒圆台形的凹槽44,凹槽44底部封闭,凸起43的顶部设有排水孔45。

设置凹槽44,使得塑料筐具有更大的蓄水量,保证草坪有充足的水源;设置凸起43,并在凸起43顶部设有排水孔45,可以有效地将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草坪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引起根枯萎。

种植土层2中撒有缓释肥21。缓释肥21为无机包裹型缓释肥,缓释肥21的颗粒直径为2mm。采用以肥料包裹肥料的全新理念,以不同溶解度的无机肥料为包裹材料,包裹水溶性颗粒氮肥,在实现核心氮肥缓释功能的同时,完成产品的复合化过程,并同时使磷、钾元素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包裹型缓施复合肥料组成部分均为植物营养物质,不含任何对植物无用的有机聚合物,对环境友好;简化施肥作业,降低施肥成本。

再生根基质层3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

丙纶短纤维 30%,

棉 40%,

芳纶纤维 30%。

再生根基质层为防止种植土流失而造成肥力下降及屋顶排水系统堵塞,在种植土的底部设置再生根基质层作为过滤层,防止种植土中细小颗粒的流失。

玻璃轻石层41的厚度为2cm,其中的玻璃轻石的粒径为0.8cm。玻璃轻石层41作为模块内部蓄排水层,既可迅速排除底层积水,又对草坪的通气和储水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排水系统要与塑料模块4的排水系统保持一致,设法阻止种植物垃圾或泥沙等杂物流入排水系统。

塑料筐呈矩形,塑料筐的两条相邻侧边设有向外凸起43的长条46,在其相对的两条侧边设有与长条46相匹配的卡槽47。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将一个塑料筐的长条46插设在相邻塑料筐的卡槽47中,实现两个塑料筐的拼接,施工简单,其结构如图2所示。

塑料筐的底板42的深度为4cm。

凹槽44底部相对于塑料筐的底板42的深度为1.5cm。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结构的模块化植物,不同之处在于:

(1)缓释肥的颗粒直径为1.5mm;

(2)再生根基质层的组成为:丙纶纤维20%,棉30%,芳纶纤维50%;

(3)玻璃轻石层的厚度为1.5cm,玻璃轻石的粒径为0.5cm;

(4)塑料筐底板的深度为3cm;

(5)凹槽距离底板的深度为1cm;

(6)本实施例采用的植物为灌木。

经过两个月左右,灌木、生根基质层、玻璃轻石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全模块化,并且灌木的生长状况良好。

实施例4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结构的模块化草坪,不同之处在于:

(1)缓释肥的颗粒直径为3mm;

(2)再生根基质层的组成为:丙纶纤维50%,棉30%,芳纶纤维20%;

(3)玻璃轻石层的厚度为3cm,玻璃轻石的粒径为1cm;

(4)塑料筐底板的深度为5cm;

(5)凹槽距离底板的深度为2cm;

(6)本实施例采用的植被为乔木与地被植物的混合。

经过两个月左右,植物、生根基质层、玻璃轻石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全模块化,并且乔木、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