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8996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领域,尤其涉及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的方法,有效提高亲本改良效率,增强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



背景技术:

扩大亲本血缘,培育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是水稻育种的研究重点。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甬优12”(浙审稻2010015),2012年农业部组织专家在浙江省鄞州区洞桥镇百梁桥村实割测产验收,示范方平均亩产963.65公斤,攻关田亩产1014.3公斤,创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单产最高纪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浙优18”(浙审稻2012020),2013年和2014年农业部分别组织专家对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枫江村和天台县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实割测产验收,亩产836.1公斤和808.1公斤;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春优927”,2014年对浙江省宁海县越溪乡小宋塘村实割测产验收,亩产955.1公斤;2016年浙江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江山市石门镇泉塘村种植的“甬优12”单季晚稻高产示范方进行测产,亩产达1024.13公斤,再创浙江省一季水稻最高纪录。可以预见,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将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但是,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在抗性、品质、杂交种子生产成本等方面仍有改进之处,需进一步育种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在抗性、品质,以及杂交种子制种产量偏低、产量不稳、生产成本过高等方面仍有改进之处的现状,发明了一种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培育抗性强、米质优、产量高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达到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目的。

本发明一种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方法的步骤如下:

1)亲本改良

利用籼粳特异性ssr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进行分类,对不育系或恢复系的性状进行改良时,所述的性状包括抗病虫性、稻米品质和开花习性,尽可能选用血缘关系近,即上述分类中尽可能选用同一“组群”的综合性状好、性状互补的亲本,进行杂交配组,然后采用回交法将目的基因定向导入到轮回亲本中;

2)组合选配

利用籼粳特异性ssr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进行分类,尽可能选用血缘关系远,即上述分类中尽可能不在同一“组群”、性状互补的不育系与恢复系亲本,进行杂交配组,形成f1代杂交种子;

3)抗性鉴定

上述步骤2)所配杂交组合,播种后接稻瘟病菌种或在稻瘟病常发病区种植,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性强的组合进行产量鉴定;

4)米质评价

上述步骤2)所配杂交组合,碾成糙米,肉眼观察米粒的透明度和垩白大小,选择外观米质好的组合;

5)产量与适应性鉴定

经步骤3)和步骤4)的抗性鉴定、米质评价后表现优秀的组合,大田进行产量鉴定和适应性鉴定,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的组合参加区域试验。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选用血缘关系近的种质杂交进行亲本改良,选用血缘关系远的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配组,培育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相比于其它传统方法,本方法改良不育系或恢复系所需时间短、效率高、目的明确,所配杂交组合优势强、产量高。

本发明获得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以下有益特点:

(1)亲本改良效率高。由于选用血缘关系近的种质进行亲本性状间的定向改良,亲本遗传背景相似,育种材料性状稳定所需时间短,目的性状转育效率高。

(2)杂交组合优势强。由于选用血缘关系远的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配组,所配杂交组合性状互补性好、优势强、产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稻分类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亲本改良。利用籼粳特异性ssr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不育系)进行分类,确认不育系“浙粳4a”为“b群”,属粳型。

“浙粳4a”2011年通过浙江省不育系鉴定(鉴定号:浙育鉴2011007),2013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31318.6,公告号cna011257e)。该不育系,杭州株高单季90厘米、连晚80厘米,穗型大,着粒密,每穗总粒数300粒左右,包节,开颖角度较大、柱头外露率高、花时早、异交率高,但粒型较小、千粒重仅20.5克。所配籼粳杂交组合虽然每穗粒数多,但千粒重偏低,在产量上没有优势。

选用ssr分子标记鉴定后同属“b群”的大粒不育系“浙糯1a”对“浙粳4a”进行改良。“浙糯1a”,2011年通过浙江省不育系鉴定(鉴定号:浙育鉴2011008),2013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31323.9,公告号cna011259e,2014年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植物新品种保藏中心接收该不育系。该不育系,杭州株高单季100厘米、连晚90厘米,穗型中等,着粒稀,无包颈,落节,千粒重31.5克。

用“浙粳4a”的保持系“浙粳4b”(又名“zf02-3033”,保藏号cgmccno.8016见专利授权号zl201310583567.1,保藏日期:2013年年8月12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水稻oryzasativa)与“浙糯1a”的保持系“浙糯1b”(保藏号cgmccno.12667,保藏日期:2016年年8月24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水稻oryzasativa)杂交,以“浙粳4b”为轮回亲本回交,至bc5f1农艺性状基本稳定。然后用“浙粳4a”为母本,与回交后代杂交,并进行2年4代的核置换,育成“浙粳7a”,其父本bc5f5即为“浙粳7b”,“浙粳7a”既保留了“浙粳4a”的高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早花时的特点,同时也把“浙糯1a”的大粒特性转移到“浙粳4a”上,改良了“浙粳4a”的粒型。

(2)组合选配。利用籼粳特异性ssr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恢复系)进行分类,发现“浙粳恢6022”(保藏号cgmccno.12668,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年8月24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水稻oryzasativa)为“a群”,属“籼型”。与“浙粳7a”杂交配组,产生的杂交组合“浙粳7a×浙粳恢6022”,即籼粳杂交稻“浙粳优1578”,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的特点。

(3)抗性鉴定。上述(2)所配杂交组合,播种后接种稻瘟病菌种、白叶枯病菌种,并在稻瘟病常发重病区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抗病性强的组合进行产量鉴定。

(4)米质评价。上述(2)所配杂交组合,用日本产三洋牌(型号st-50)糙米机碾成糙米后,肉眼观察米粒的透明度、垩白大小等,选择外观米质好的组合。

(5)产量与适应性鉴定。经(3)和(4)抗病性鉴定、米质评价后表现优良的组合,大田进行产量鉴定,每小区13.5平方米,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10个试点,取平均数。

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浙粳优1578”,组合“浙粳7a×浙粳恢6022”,2015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77.8公斤,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的平均亩产597.5公斤,增产13.4%。籼粳杂交稻“浙粳优1578”的农艺经济性状、抗性鉴定结果和稻米品质鉴定结果,见表1、表2和表3。2016年在参加浙江省第2年区试的同时,同步参加浙江省单季籼粳杂交稻生产试验。

表1:浙粳优1578的农艺经济性状

表2:浙粳优1578的抗性鉴定结果

表3:浙粳优1578的稻米品质鉴定结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