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5134发布日期:2018-10-09 19:3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盐度是海岸带湿地最敏感的环境因子之一,海岸带湿地盐度的变化受控于淡水补给;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然而我国沿海滨海湿地近年由于人为活动原因和自然原因遭到严重破坏,湿地修复刻不容缓,对此问题目前尚无良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通过分别选取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山东沿海滨海湿地的含盐量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促进芦苇有效的繁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所述的方法中反应的芦苇种子均是在完全成熟的状态下收集的,收集到的种子保存于4℃冰箱中,保持黑暗且干燥,实验开始的时候将种子取出使用;首先选取粒度饱满且大小均匀的种子,其次将选好的种子用0.1%浓度的kmno4浸泡杀菌10分钟,以避免细菌感染,最后将浸泡过后的种子用常温蒸馏水漂洗多遍放入培养皿中备用,芦苇种子粒数为20至30粒;在一个更优选的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分别加入了10ml不同浓度nacl;在其中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方法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的:用0.1%浓度的kmno4浸泡的芦苇种子加入10ml浓度为5%的nacl,光照均采用12h,12h黑暗,发芽时间为20d。

通过分别选取0%、0.5%、1%、2%、2.5%、3%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山东沿海滨海湿地的含盐量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选取经过0.1%浓度的kmno4浸泡杀菌10分钟后同等质量的种子置于双层滤纸上放在90mm的培养皿中,注入10ml浓度分别为0%、0.5%、1%、2%、2.5%、3%的nacl溶液,每个重复处理4次,以种子胚根突破1mm视为发芽,每天同一时间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记录发芽数,实验在培养箱中进行,光照均采用12h光照(200μmol/㎡·s,400~700),12h黑暗,发芽时间为20d。

20天的萌发实验结束之后,将各个处理中尚未萌发的种子取出,用蒸馏水漂洗3遍后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进行复萌,培养皿的布设与前期相同,通过五天的复萌,记录其萌发数,在整个萌发期和复萌期,每两天向培养皿和烧杯中添加一次蒸馏水,保持盐浓度和水梯度持平。

通过研究盐度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出随着盐度的升高,芦苇种子的萌芽率逐渐降低,且芦苇种子在0.5%盐浓度处具有最高的萌发速度,这表明低盐可以提高芦苇种子的萌发率,加快萌发速度。

本发明的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其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种子的萌芽率,可以有效的改善湿地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盐度对芦苇种子萌芽率影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盐度对芦苇种子萌芽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的详细描述和具体实施例表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但它们仅是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给出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这些详细描述,在本发明方案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改动和改进是显而易见。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中反应的芦苇种子均是在完全成熟的状态下收集的,收集到的种子保存于4℃冰箱中,保持黑暗且干燥,实验开始的时候将种子取出使用;首先选取粒度饱满且大小均匀的种子,其次将选好的种子用0.1%浓度的kmno4浸泡杀菌10分钟,以避免细菌感染,最后将浸泡过后的种子用常温蒸馏水漂洗多遍放入培养皿中备用,芦苇种子粒数为20至30粒;在一个更优选的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分别加入了10ml不同浓度nacl;在其中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方法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的:用0.1%浓度的kmno4浸泡的芦苇种子加入10ml浓度为5%的nacl,光照均采用12h,12h黑暗,发芽时间为20d。

按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盐度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施例一:

通过分别选取0%、0.5%、1%、2%、2.5%、3%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山东沿海滨海湿地的含盐量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选取经过0.1%浓度的kmno4浸泡杀菌10分钟后同等质量的种子置于双层滤纸上放在90mm的培养皿中,注入10ml浓度分别为0%、0.5%、1%、2%、2.5%、3%的nacl溶液,每个重复处理4次,以种子胚根突破1mm视为发芽,每天同一时间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记录发芽数,实验在培养箱中进行,光照均采用12h光照(200μmol/㎡·s,400~700),12h黑暗,发芽时间为20d。

20天的萌发实验结束之后,将各个处理中尚未萌发的种子取出,用蒸馏水漂洗3遍后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进行复萌,培养皿的布设与前期相同,通过五天的复萌,记录其萌发数,在整个萌发期和复萌期,每两天向培养皿和烧杯中添加一次蒸馏水,保持盐浓度和水梯度持平。

通过研究盐度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出随着盐度的升高,芦苇种子的萌芽率逐渐降低,且芦苇种子在0.5%盐浓度处具有最高的萌发速度,这表明低盐可以提高芦苇种子的萌发率,加快萌发速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盐度促进芦苇有效繁殖的方法,通过分别选取0%、0.5%、1%、2%、2.5%、3%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山东沿海滨海湿地的含盐量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选取经过0.1%浓度的KMnO4浸泡杀菌10分钟后同等质量的种子置于双层滤纸上放在90mm的培养皿中,注入10ml浓度分别为0%、0.5%、1%、2%、2.5%、3%的NaCl溶液,每个重复处理4次,以种子胚根突破1mm视为发芽,每天同一时间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记录发芽数,实验在培养箱中进行,光照均采用12h光照(200μmol/㎡·s,400~700),12h黑暗,发芽时间为20d;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种子的萌芽率,可以有效的改善湿地生态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潜江市知识产权协会
技术研发日:2017.03.21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