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鲈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2279发布日期:2018-10-16 19:33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鲈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鲈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鱼,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是一般的鲈鱼有这样的缺点,就是一般的鲈鱼生长时间较长,而且幼鱼的成活率较低。

另外,现有鲈鱼养殖方法比较复杂,特别是饵料投喂不方便,投料时饵料的分散性较差,鲈鱼需要集中到某一个狭小的区域才能进食,这对喂养不利。故此,现有的鲈鱼养殖方法有待遇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养殖方便,鲈鱼成活率高,产量高,饵料投放分散性好、便于鲈鱼进食的鲈鱼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8-2.0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50~75千克/亩进行消毒,5-7天后注水至池深2-2.5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4~6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2500~35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7-9%;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0-38重量份、虾壳粉25-32重量份、鱼卵15-18重量份、马齿苋粉0.6-0.8重量份、车前草粉2-4重量份、苹果粉8-11重量份、南瓜粉18-22重量份、豆粕20-25重量份,花生粕18-24重量份、河蚌肉40-50重量份、水虫35-40重量份、水藻28-33重量份、鸡血藤14-18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8:00、中午12:00~1:00和傍晚5:00~6: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5-7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40-60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鲈鱼养殖方法养殖方便,鲈鱼成活率高,产量高,饵料投放分散性好、便于鲈鱼进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8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50千克/亩进行消毒,5天后注水至池深2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4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25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7%;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0重量份、虾壳粉25重量份、鱼卵15重量份、马齿苋粉0.6重量份、车前草粉2重量份、苹果粉8重量份、南瓜粉18重量份、豆粕20重量份,花生粕18重量份、河蚌肉40重量份、水虫35重量份、水藻28重量份、鸡血藤14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中午12:00和傍晚5: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5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40厘米。

实施例2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2.0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75千克/亩进行消毒,7天后注水至池深2.5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6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35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9%;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8重量份、虾壳粉32重量份、鱼卵18重量份、马齿苋粉0.8重量份、车前草粉4重量份、苹果粉11重量份、南瓜粉22重量份、豆粕25重量份,花生粕24重量份、河蚌肉50重量份、水虫40重量份、水藻33重量份、鸡血藤18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8:00、中午1:00和傍晚6: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7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60厘米。

实施例3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9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67千克/亩进行消毒,6天后注水至池深2.3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5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30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8%;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4重量份、虾壳粉28重量份、鱼卵17重量份、马齿苋粉0.7重量份、车前草粉3重量份、苹果粉9重量份、南瓜粉20重量份、豆粕23重量份,花生粕21重量份、河蚌肉45重量份、水虫38重量份、水藻30重量份、鸡血藤16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中午1:00和傍晚5: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6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50厘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8‑2.0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50~75千克/亩进行消毒,5‑7天后注水至池深2‑2.5米;(2)苗种放养:选择长4~6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2500~3500尾;(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7‑9%;(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本发明的鲈鱼养殖方法养殖方便,鲈鱼成活率高,产量高,饵料投放分散性好、便于鲈鱼进食。

技术研发人员:刘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卓东
技术研发日:2017.03.27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