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花盆。
背景技术:
原先的自动浇花系统只能实现简单的定时定点浇灌,不具备根据当前环境和特定的植物有针对性的浇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智能设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一种新型的智能浇花灌溉花盆因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全自动灌浇的智能花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花盆,包括一端敞开的外盆和位于敞口内的内盆,所述的外盆固定设置有能使所述内盆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器,所述的内盆盆壁设有通孔,所述的内盆中设置有单片机、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wifi模块。
在上述的智能花盆中,所述的外盆底部和内盆底部都为圆形,所述外盆底部直径大于所述内盆底部直径。
在上述的智能花盆中,所述的升降驱动器一端固定在外盆底部中心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内盆底部中心位置。
在上述的智能花盆中,所述的通孔为圆形且直径为3毫米。
在上述的智能花盆中,所述的内盆盆壁上每平方厘米均匀分布4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内盆升降模式,可以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温度,自动调节内盆的高低,控制盆内含水量,外盆可以储存内盆的渗水,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内盆高低或者客户端判断盆内植物缺水状况,还可以通过客户端主动调整水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内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中,外盆1、升降驱动器2、内盆3、通孔4、单片机5、土壤温度传感器6、土壤湿度传感器7、wifi模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智能花盆,包括一端敞开的外盆1和位于敞口内的内盆3,所述的外盆1固定设置有能使所述内盆3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器2,所述的内盆3盆壁设有通孔4,所述的内盆3中设置有单片机5、土壤温度传感器6、土壤湿度传感器7、wifi模块8。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盆1底部和内盆3底部都为圆形,所述外盆1底部直径大于所述内盆3底部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器2一端固定在外盆1底部中心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内盆3底部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4为圆形且直径为3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盆3盆壁上每平方厘米均匀分布4个通孔4。
使用步骤:当雨水较多时,土壤湿度传感器7将信息传达给单片机5,单片机5通过wifi模块8发送指令给升降驱动器2,升降驱动器2拉伸,顶起内盆3,内盆3中多余的水分就会通过通孔4流出,滴到外盆1里。
当土壤中水分含量过少时,升降驱动器2就会收缩,内盆3随之下降,外盆1中的水分通过通孔4进入内盆3中。
wifi模块8能够将单片机5的数据实时传递到客户端,客户端可以主动控制升降驱动器2收缩或者拉伸,相当于手动控制。
本智能花盆结合自动手动两种模式,还可以通过花盆高低直观判断植物缺水情况。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外盆1、升降驱动器2、内盆3、通孔4、单片机5、土壤温度传感器6、土壤湿度传感器7、wifi模块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