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虾捕捉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462阅读:16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龙虾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龙虾捕捉网。



背景技术:

小龙虾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将其作为牛蛙饵料由美国移植到日本的本州,30年代末又由日本引入到中国,在南京和滁县附近地区生长繁殖,后沿长江流域自然扩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人们将其作为养殖对象引至异地,现已分布于我国十几个省市,在有些地方已成为一些湖泊和沟渠的优势种群。小龙虾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高,虾黄具有蟹黄味,尤其钙、磷、铁质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食品。欧美一些国家早已把小龙虾作为美味佳肴加以利用。小龙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食疗价值;虾壳的提取物——甲克素与壳聚糖,在农业、造纸业、医疗、日用化工、膜材料、吸附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小龙虾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消费与贸易呈增长趋势。

然而,目前使用的龙虾捕捉网的捕捉口少,捕捉效率低,给实际使用中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龙虾捕捉网,捕捉口多,捕捉效率高,给实际使用中带来了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龙虾捕捉网,包括:网箱本体、收缩支架、第一捕捉口、第二捕捉口、第三捕捉口、第四捕捉口和收缩拉口,所述的网箱本体上设置有所述的收缩支架,所述的网箱本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捕捉口、第二捕捉口、第三捕捉口和第四捕捉口,所述的收缩支架上设置有所述的收缩拉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捕捉口、第二捕捉口、第三捕捉口和第四捕捉口内均设置有装饵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倒龙虾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捕捉口、第二捕捉口、第三捕捉口和第四捕捉口均设置为外宽内窄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收缩支架为不锈钢支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箱本体的网为尼龙6纤维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捕捉口多,捕捉效率高,给实际使用中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龙虾捕捉网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网箱本体,2、收缩支架,3、第一捕捉口,4、第二捕捉口,5、第三捕捉口,6、第四捕捉口,7、收缩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龙虾捕捉网,包括:网箱本体1、收缩支架2、第一捕捉口3、第二捕捉口4、第三捕捉口5、第四捕捉口6和收缩拉口7,所述的网箱本体1上设置有所述的收缩支架2,所述的网箱本体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捕捉口3、第二捕捉口4、第三捕捉口5和第四捕捉口6,所述的收缩支架2上设置有所述的收缩拉口。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捕捉口3、第二捕捉口4、第三捕捉口5和第四捕捉口6内均设置有装饵袋。

本发明中,所述的网箱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倒龙虾口。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捕捉口3、第二捕捉口4、第三捕捉口5和第四捕捉6口均设置为外宽内窄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的收缩支架2为不锈钢支架。

本发明中,所述的网箱本体1的网为尼龙6纤维网。

本发明龙虾捕捉网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捕捉口多,捕捉效率高,给实际使用中带来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虾捕捉网,包括:网箱本体、收缩支架、第一捕捉口、第二捕捉口、第三捕捉口、第四捕捉口和收缩拉口,所述的网箱本体上设置有所述的收缩支架,所述的网箱本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捕捉口、第二捕捉口、第三捕捉口和第四捕捉口,所述的收缩支架上设置有所述的收缩拉口。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捕捉口多,捕捉效率高,给实际使用中带来了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阳山镇三和源农业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4.06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