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创木酚在防治水稻病害的应用和施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2615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尤其涉及愈创木酚单剂在防治水稻病害领域的应用和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愈创木酚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特殊芳香气味,学名邻羟基茴香醚、甘油醚、愈创木酚甘油醚、邻羟基甘油醚等,自然界中存在于愈创木树脂、松油和硬木干馏油中,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及染料的合成,现有生产生活中鲜有将其用于其他领域的文献和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开发了愈创木酚在农业领域,尤其是在防治水稻病害方面的应用,并且提供了其施用方法,填补了愈创木酚在该领域用途的空白,本发明将愈创木酚用于防治水稻病害,所述愈创木酚的施药浓度为0.0005%-1%。

较佳的,所述愈创木酚的施药浓度为0.005%-1%。

较佳的,所述愈创木酚制成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

较佳的,所述的愈创木酚在防治水稻病害的应用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愈创木酚药液,其包括乙酸1%、壳聚糖0.5%-1%、愈创木酚0.001%-1%,溶剂为水。

s2.施药,取步骤s1所配置的愈创木酚药液对水稻茎、叶进行喷雾施药,喷药量为100~500l/hm2,喷雾压力为0.3~0.8kpa,施药次数为1~2次。

较佳的,所述的愈创木酚在防治水稻病害的应用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愈创木酚制成可湿性粉剂,其助剂包括分散剂、渗透剂、湿润剂、粘附剂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湿性粉剂的愈创木酚含量为10%-50%。

s12.采用毒土法施药,取步骤s1所配置愈创木酚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0%-50%愈创木酚可湿性粉剂40—80克,掺湿润细土15-40千克,充分拌匀,将药土撒施于稻株下部的稻叶和叶鞘上,施药田间应有3~5厘米的水层,并保水3~5天。

较佳的,所述的愈创木酚在防治水稻病害的应用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添加有助剂;所述助剂包括海藻酸钠0.1%-25%、阴离子乳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较佳的,所述的愈创木酚在防治水稻病害的应用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乳化剂包括木质素磺酸盐0.1%-25%。

较佳的,所述的愈创木酚在防治水稻病害的应用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添加有分散剂、粘着剂、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愈创木酚药液作用机理:

(1)抑制rna反转录酶rtase的活性,阻止病毒粒子合成;

(2)阻止病毒粒子在细胞上的吸附,减少病毒浸染几率;

(3)增强植物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病毒浸染对植物的伤害;

(4)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本发明开发了愈创木酚在农业领域尤其是对水稻病害的防治作用,可制成粉剂或悬浮剂等常用农药剂型对水稻进行喷洒,也可采用毒土法对水稻进行施用,添加壳聚糖和其他助剂使愈创木酚药液粘度增加,能更好的附着于作物茎、叶,减缓蒸发逸散,利于药物吸收,同时,壳聚糖也有一定的辅助抑菌,杀虫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愈创木酚0.0005%-1%可用于防治水稻病害。

将愈创木酚应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其田间施用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愈创木酚药液,其包括乙酸1%、壳聚糖0.5%-1%、愈创木酚0.001%-1%、木质素磺酸盐0.1%-25%溶剂为水。

s2.施药,取步骤s1所配置的愈创木酚药液对水稻茎、叶进行喷雾施药,喷药量为200~1000l/hm2,喷雾压力为0.3~0.8kpa,施药次数为2~3次。

实施例二

将愈创木酚应用于防治水稻病害,使用毒土法施用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愈创木酚制成可湿性粉剂,其助剂包括分散剂、渗透剂、湿润剂、粘附剂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湿性粉剂的愈创木酚含量为30%。

s12.采用毒土法施药,取步骤s1所配置愈创木酚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0%-50%愈创木酚可湿性粉剂50克,掺湿润细土20千克,充分拌匀,将药土撒施于稻株下部的稻叶和叶鞘上,施药田间应有5厘米的水层,并保水5天。

实施例三

采用平皿法测定愈创木酚单剂对水稻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活力,药剂浓度抑制水稻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率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仅使用愈创木酚单剂的条件下,在50ug/ml-500ug/ml浓度区间内,纹枯病菌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证明了愈创木酚单剂适用于防治水稻病害。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发明覆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愈创木酚在防治水稻病害的应用和施用方法,将愈创木酚应用于农业领域,防治水稻病害,开发了愈创木酚新用途,在施用时配合壳聚糖和其他助剂喷洒,或采用毒土法施用,均能有效防治水稻病害,并且其与现有其他防病抗病农药比较,生产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2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