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7456阅读:1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大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藤蔓植物,是指茎部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在其他物体(如树、墙等)或匍匐于地面上生长的一类植物,最典型的如葡萄;缠绕类藤蔓植物需要可供它们缠绕的物体,新生的枝条会在生长过程中缠住支撑物。所以在藤蔓植物的种植中一般需要坚固的柱子和藤架作为支撑物以便其整齐的生长。

目前的大棚灌溉系统中,通常是在畦床上挑水灌溉或漫灌,这样不仅管理麻烦,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在公开号为CN204466432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智能灌溉装置,它包括四个立柱和弧棚架,所述的弧棚架包括弧形圆管和水平圆管,所述的左侧的两个立柱和右侧的两个立柱间均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上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小车和电机,所述的行走装置间设置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空气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横梁下侧面设置有洒水管,所述的洒水管上均匀设置有数个旋转喷头,所述的立柱底部的土壤内均匀设置有数个滴灌管,所述的土壤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这样就很简便有效的对温室大棚进行灌溉,总之,该实用新型具有智能控制、工作高效、检测及时、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成本高,结构复杂,稳定性不足,不能有效地引导藤蔓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既能引导藤蔓植物的生长,使藤蔓植物生长更整齐,又能自动对藤蔓植物浇水,十分方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上设有多个横梁,任一横梁上均设有横管,所有的横管与位于大棚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竖管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个竖管均与一总管连接,总管中间与一水塔内的水泵连接;

任一横管下方均设有多个灌水管,任一灌水管底端设有喷头。

作为优选,任一横管均通过多个安装夹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任一竖管均通过另外的多个安装夹固定在大棚本体侧壁上。

作为优选,任一横管的一端均设有堵头。

作为优选,任一横管下方均设有多个接头,所述多个灌水管与所述多个接头一一对应且任一灌水管顶端均设有接孔,接孔与接头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水塔位于大棚本体外且设有集雨水装置。

作为优选,喷头的离地高度为30-50cm。

作为优选,总管水平设置且与横管垂直,横管与竖管之间通过90°弯头连接。

作为优选,横管、竖管和总管的均为聚乙烯塑料管,横管侧壁上设有多个凸点。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而稳定,成本低:横梁的设置能有效地加强大棚的稳定性,防止恶劣天气对大棚的影响;横管、竖管均通过安装夹固定、通过90°弯头连接,结构十分稳定;横管和灌水管之间通过接头和接头螺纹连接,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而稳定;

(2)、能有效地引导藤蔓植物生长:通过灌水管的竖直设置,灌水管上喷头离地30-50cm,能有效地引导藤蔓植物缠绕灌水管向上生产,十分整齐;凸点的设置又使得藤蔓植物在缠绕灌水管时不易脱落;

(3)、能自动对藤蔓植物浇水:灌水管通过横管、竖管和总管与水塔内的水泵连接,使得能通过水泵的开启和关闭自动对藤蔓植物进行浇水,而且浇水均匀,能节约水资源,省时省力,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2中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的竖管与总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2中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的横管和灌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使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大棚本体;2、横梁;3、横管;31、接头;4、竖管;5总管;6、水塔;61、集雨水装置;7、水泵;8、灌水管;81、接孔;9、喷头;10、安装夹;11、堵头;12、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大棚本体1上设有多个横梁2,任一横梁2上均设有横管3,所有的横管3与位于大棚本体1侧壁上的多个竖管4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个竖管4均与一总管5连接,总管5中间与一水塔6内的水泵7连接;

任一横管3下方均设有多个灌水管8,任一灌水管8底端设有喷头9。

灌水管8通过横管3、竖管4和总管5与水塔6连接,并通过水泵7抽水到灌水管8内,由喷头9对藤蔓植物进行灌溉,通过水泵7的开启和关闭自动对藤蔓植物进行浇水,灌水管8对应一株藤蔓植物,与传统的挑水灌溉或漫灌相比,浇灌均匀且效果好,既能节约用水,又能省时省力,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任一横管3均通过多个安装夹10固定在对应的横梁2上,任一竖管4均通过另外的多个安装夹10固定在大棚本体1侧壁上。

通过安装夹10分别将横管3和竖管4固定在对应的横梁2和大棚本体1侧壁上,使得横管3和竖管4的位置十分稳定。

本实施例中,任一横管3的一端均设有堵头11。

堵头11的设置能防止水在灌溉过程中从横管3一端流出,而将横管3拆卸下来清洗时又十分方便。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任一横管3下方均设有多个接头31,所述多个灌水管8与所述多个接头31一一对应且任一灌水管8顶端均设有接孔81,接孔81与接头31螺纹连接。

通过接头31和接孔81的螺纹连接,使得横管3和灌水管8之间的连接十分稳定,又使得灌水管的安装、更换和维修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水塔6位于大棚本体1外且设有集雨水装置61。

所述集雨水装置61的结构为:水塔6顶部设有开口向上集水腔,集水腔腔底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水塔6内储水腔连接,通孔上设有滤网;这有效地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藤蔓植物的灌溉,节约资源。

本实施例中,喷头9的离地高度为30-50cm。

喷头9的离地高度为30-50cm,这满足一般藤蔓植物生长时的缠绕需要,这也使得能较佳地对藤蔓植物进行灌溉。

本实施例中,总管5水平设置且与横管3垂直,横管3与竖管4之间通过90°弯头连接。

90°弯头能有效地将横管3和竖管4之间垂直连接。

本实施例中,横管3、竖管4和总管5的均为聚乙烯塑料管,横管3侧壁上设有多个凸点12。

聚乙烯塑料无毒环保,用在这里能使生长的藤蔓植物无毒健康的生长,而凸点12的设置使得藤蔓植物在缠绕灌水管的过程中不易脱落。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藤蔓植物专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大棚本体1上设有多个横梁2,任一横梁2上均设有横管3,所有的横管3与位于大棚本体1侧壁上的多个竖管4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个竖管4均与一总管5连接,总管5中间与一水塔6连接,水塔6高于横管3;

任一横管3下方均设有多个灌水管8,任一灌水管8底端设有喷头9。

本实施例中,任一横管3均通过多个安装夹10固定在对应的横梁2上,任一竖管4均通过另外的多个安装夹10固定在大棚本体1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任一横管3的一端均设有堵头1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任一横管3下方均设有多个接头31,所述多个灌水管8与所述多个接头31一一对应且任一灌水管8顶端均设有接孔81,接孔81与接头31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排水通道4穿过侧石本体1和凸块11且一端口与道路7路面平齐,另一端口位于所述端口在侧石本体1的相对面上。

本实施例中,喷头9的离地高度为30-50cm。

本实施例中,总管5水平设置且与横管3垂直,横管3与竖管4之间通过90°弯头连接。

本实施例中,横管3、竖管4和总管5的均为聚乙烯塑料管,横管3侧壁上设有多个凸点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总管5中间与一水塔6连接,水塔6高于横管3,取消了水泵,水能通过连通器原理进行灌溉,十份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