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67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涉及农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面临着众多诸如病、虫、草等害物的威胁,其中病害,尤其是真菌性病害,因其种类繁多、症状复杂、传播迅速、危害严重以及复合性发生等特点使其防治难度加大,对作物产量以及品质构成巨大威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因真菌性病害造成的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较为显著的手段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单一性、连续性、反复性等不科学用药手段已造成许多病原菌对当前使用的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据报道,由于这种不科学的用药手段,各种药剂的抗性产生时间逐年缩短,造成防治成本、环境成本、药剂研发成本的大幅增加。基于此现状,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药物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较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春雷霉素(kasugamycin)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春日链霉菌和小金色链霉菌产生,由于其具有显著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故自创制成功便在农业上广泛使用。对水稻上的稻瘟病有优异防效和治疗作用。防治西瓜细菌性角斑病,桃树流胶病,疮痂病,穿孔病等病害有特效。春雷霉素为农用杀菌剂。对水稻上的稻瘟病有优异防效和治疗作用。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施药,对结实无影响。防治稻瘟病、栗瘟病时,使用浓度为40r,如用6000r/g可湿性粉剂,每50g药粉加水75kg,喷施1亩左右,叶瘟达2级时喷药,病情严重时应在第一次施药后7天左右再喷施一次,防治穗颈瘟在稻田出穗三分之一左右时喷施,穗颈瘟严重时,除在破口期施药外,齐穗期也要喷一次药。0.4%粉剂可直接喷粉施药,每亩用量1.5kg,最好在早晚有露水时施药,使药粉能沾在稻株上。小檗碱又称黄连素。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8no4,其结构如下:小檗碱存在于小檗科等四个科十个属的许多植物中。1826年m.-e.夏瓦利埃和g.佩尔坦从xanthoxylonclava树皮中首次获得。小檗碱为一种季铵生物碱。从乙醚中可析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45℃;溶于水,难溶于苯、乙醚和氯仿。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效。近来还发现本品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作用。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并有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对结核杆菌、鼠疫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的阿米巴菌也有抑制效用。小檗碱在动物身上有抗箭毒作用,并具有末梢性的降压及解热作用。小檗碱的盐酸盐(俗称盐酸黄连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对肺结核、猩红热、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疗效。中医常用黄连、黄柏、三颗针及十大功劳等作清热解毒药物,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即小檗碱。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病菌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增效杀菌组合物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和延缓抗性的产生速度,是解决当前农药单用时抗性和成本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开发对真菌病害有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公开于该
背景技术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单一杀菌剂存在的药剂用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病菌抗性产生速度快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含春雷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在最佳比例下,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在保证最优防效下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其由有效成分为春雷霉素和小檗碱复配而成。作为优选,所述的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重量比是1:60-60:1。作为优选,所述的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重量比是1:40-20: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的的杀菌组合物的农药制剂,所述的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重量占农药制剂总重量的1-90%,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助剂、溶剂或填料。作为优选,所述的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重量占农药制剂总重量的10-60%,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助剂、溶剂或填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或水乳剂。本发明的农药制剂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成膜剂、润湿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小麦、蔬菜、果树的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中应用,尤其适用于防治水稻病害。本发明的组合物亦可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雾、散布,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混配后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2.本发明组合物药剂混配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3.本发明的所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组合对抗性稻瘟病菌、纹枯病病菌、稻曲病病菌具有显著地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这从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可以清楚看出。生物测定实例1: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采自田间的水稻稻瘟病菌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盆栽法。选取生长势一致的三叶期水稻苗,每盆2株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稻苗。将稻瘟病菌在番茄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孢后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1×105个孢子/ml的悬浮液,均匀的喷雾接种于供试稻苗上,接种后套上黑色塑料袋保湿培养24h。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大约5ml。喷药后,将稻苗置于25℃左右、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7d后按照稻瘟病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整株叶片的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1。表1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春雷霉素与小檗碱的重量比在1:60-6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该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生物测定实例2: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采自田间的水稻纹枯病菌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蚕豆离体叶片法。将水稻纹枯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待菌落刚长满培养皿时,用内径为5mm的打孔器从边缘打孔,打成的菌丝块用作接种体。选取叶位一致的蚕豆叶片,每处理10片,浸在配制好的药液中10min,取出晾干,放入铺有保湿纸的培养皿中,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最后将菌丝块倒置于叶片中央,并于28℃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待对照充分发病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并计算防治效果。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2。表2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处理ec50(μg/ml)atittictc春雷霉素0.065100.00————小檗碱0.0521250————春雷霉素60:小檗碱10.45144.44118.85121.53春雷霉素40:小檗碱10.41158.54128.05123.81春雷霉素20:小檗碱10.33196.97154.76127.27春雷霉素10:小檗碱10.25260.00204.55127.11春雷霉素1:小檗碱10.068955.88675.00141.61春雷霉素1:小檗碱100.0451444.441145.45126.10春雷霉素1:小檗碱200.0381710.531195.24143.11春雷霉素1:小檗碱400.0421547.621221.95126.65春雷霉素1:小檗碱600.0391666.671231.15135.38如表2所示,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春雷霉素与小檗碱的重量比在1:60-6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该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生物测定实例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采自田间的水稻稻曲病菌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将水稻稻曲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待菌落刚刚长满培养皿时,用内径为7mm的打孔器从边缘打孔,打成的菌丝块用作接种体。分别取配好的药液5ml与75ml灭菌培养基混合均匀,制成4个含药液平板,以等量无菌水与培养基混合为对照。将菌丝块倒置接于平板中央,并于28℃培养箱内培养。7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丝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菌丝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7将菌丝生长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3。表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春雷霉素与小檗碱的重量比在1:60-6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该组合物对水稻稻曲病菌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或水乳剂。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实施例1:1%春雷霉素﹒小檗碱颗粒剂在春雷霉素和小檗碱中加入二甲苯,然后将它们充分搅拌,使它们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丙二醇,充分搅拌30分钟,使它们完全溶解,形成稳定的溶液。先将12-60目的沸石加入混合机内,再将上述稳定的溶液加入其中,混合30分钟,经筛选、检测合格后即可得到1%的春雷霉素﹒小檗碱颗粒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1%春雷霉素﹒小檗碱颗粒剂按照200ga.i./ha撒施,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2.5%。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拌土按照200ga.i./ha撒施,25%小檗碱乳油按照200ga.i./ha拌土撒施,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和72.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2:10%春雷霉素﹒小檗碱微囊悬浮剂将丙硫菌酯、小檗碱溶解于5%二甲苯中,再抽入磷酸三丁酯0.3%,羧甲基纤维素2.4%,海藻酸钠2.7%,在高剪切釜中高速剪切30分钟,加入20%脲醛树脂预聚体,2000转/分搅拌下升温固化60分钟,之后加入去离子水,4.5%二萘基甲烷二磺酸钠,1.8%膨润土,搅拌均匀即可得10%春雷霉素·小檗碱微囊悬浮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10%春雷霉素﹒小檗碱微囊悬浮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4.4%。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5%小檗碱悬浮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和71.1%。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3:16%春雷霉素﹒小檗碱水乳剂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等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水相,油相加入水相在剪切机中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30分钟,混合均匀。即制成16%春雷霉素﹒小檗碱水乳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16%春雷霉素﹒小檗碱水乳剂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3.7%。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3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和72.2%。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4:21%春雷霉素﹒小檗碱悬浮剂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抗冻剂和水等个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后得到21%春雷霉素﹒小檗碱悬浮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21%春雷霉素﹒小檗碱悬浮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5.4%。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5%小檗碱乳油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和73.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5:60%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得到60%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60%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5.1%。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和73.1%。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6:90%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90%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90%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3.3%。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4%和70.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7:55%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得到55%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55%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6.5%。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5%小檗碱乳油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4%和71.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8:21%春雷霉素﹒小檗碱微囊悬浮剂将丙硫菌酯20%,小檗碱1%,溶解于5%二甲苯中,再抽入磷酸三丁酯0.3%,羧甲基纤维素2.4%,海藻酸钠2.7%,在高剪切釜中高速剪切30分钟,加入20%脲醛树脂预聚体,2000转/分搅拌下升温固化60分钟,之后加入去离子水,4.5%二萘基甲烷二磺酸钠,1.8%膨润土,搅拌均匀即可得21%春雷霉素·小檗碱微囊悬浮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21%春雷霉素﹒小檗碱微囊悬浮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8.7%。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5%小檗碱悬浮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4%和70.7%。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9:41%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41%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41%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9.2%。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3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4%和74.1%。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10:61%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61%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61%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9.7%。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5%小檗碱乳油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和71.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11:81%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得到81%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81%春雷霉素﹒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8.7%。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2%和71.8%。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12:6%春雷霉素﹒小檗碱颗粒剂在春雷霉素和小檗碱中加入二甲苯,然后将它们充分搅拌,使它们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丙二醇,充分搅拌30分钟,使它们完全溶解,形成稳定的溶液。先将12-60目的沸石加入混合机内,再将上述稳定的溶液加入其中,混合30分钟,经筛选、检测合格后即可得到6%的春雷霉素﹒小檗碱颗粒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6%春雷霉素﹒小檗碱颗粒剂按照300ga.i./ha撒施,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90.8%。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拌土撒施,2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300ga.i./ha拌土撒施,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2%和73.8%。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13:70%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70%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70%春雷霉素﹒小檗碱水分散粒剂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9.4%。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5%小檗碱乳油剂按照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2%和74.3%。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14:30%春雷霉素﹒小檗碱悬浮剂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抗冻剂和水等个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后得到30%春雷霉素﹒小檗碱悬浮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30%春雷霉素﹒小檗碱悬浮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7.1%。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5%小檗碱悬浮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2%和70.5%。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15:25%春雷霉素﹒小檗碱水乳剂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等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水相,油相加入水相在剪切机中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30分钟,混合均匀。即制成25%春雷霉素﹒小檗碱水乳剂。将该实施例所制备的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25%春雷霉素﹒小檗碱水乳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为88.1%。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照200ga.i./ha,2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按照3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2%和70.8%。春雷霉素与小檗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