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744阅读:1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大花三色堇杂种优势育种过程中,无论是自交系的培育还是杂交f1代制种,通常采用人工套袋隔离和人工授粉的方法。人工套袋隔离,需提前制做或购买大小合适的杂交隔离袋,并在大花三色堇花蕾期进行套袋隔离,然后每天打开杂交隔离袋查看花朵是否开放,再封好授粉隔离袋,直到花朵开放进行授粉,授粉完成后再及时套上隔离袋,等子房膨大坐住果后,再去掉杂交隔离袋。人工授粉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对需要采集花粉的花朵,先套袋隔离,等花朵开放散粉时及时用镊子等采集花粉,再打开需要授粉的母本花朵隔离袋,用毛笔等工具将花粉轻轻涂抹到雌蕊的柱头上,套上授粉隔离袋。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人工套袋隔离技术,需要多次套袋和打开授粉隔离袋,而大花三色堇花柄较幼嫩、脆弱,在多次套袋隔离操作中容易造成花柄折断,导致授粉失败;套袋后受风面积大,刮风也易导致花柄折断,从而导致座果率降低,产种量下降;此外,多次套袋和解袋,授粉效率低,用工量大,从而增加了制种的人工成本;现有技术人工授粉时,不能保证授粉时所用花粉最新鲜,是在柱头可授性最佳时间进行的,导致成功率不高;而且在人工将花粉抹到柱头上时,不小心还会导致柱头损伤,导致座果率下降;

现有大花三色堇杂交优势育种工作中,无论自交系制种还是f1代杂交种制种,其制种效率较低,成本高;种子质量不佳;导致当前大花三色堇种子市场价格昂贵,每克售价高达200-1000元人民币不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所述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包括:首先搭建钢管棚,将7叶~9叶期的大花三色堇苗栽培于棚中;

待开花前,在钢管棚上覆盖防虫网;大花三色堇始花期,网棚内放入熊蜂,让熊蜂传粉;

进入盛花期以前或阴雨天,给熊蜂喂食糖水;授粉开始28-30天后陆续采收成熟果实,脱粒、种子阴干,装入密封袋,低温保存。

进一步,所述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包括大花三色堇自交系选育制种方法;所述大花三色堇自交系选育制种方法包括:首先搭建宽度为3.0m,高度1.7m的钢管棚,棚长度依据拟栽苗的数量确定,但不能小于3m;

将7叶~9叶期的大花三色堇苗按株行距均为25cm距离栽培于棚中;待开花前,在钢管棚上覆盖40目的防虫网;

大花三色堇始花期,网棚内放入熊蜂,每亩放置1箱熊峰(100只),让熊蜂传粉;进入盛花期以前或阴雨天,给熊蜂喂食糖水补给所需营养,糖水浓度25%~30%,200ml~300ml糖水/箱蜂/天;授粉开始28天~30天后,陆续采收成熟果实,脱粒、种子阴干、装入密封袋,低温保存。

进一步,所述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还包括大花三色堇f1代制种方法;所述大花三色堇f1代制种方法包括:搭建宽度为3.0m,高度1.7m的钢管棚,棚长度依据拟栽苗的数量确定;将7叶~9叶期的大花三色堇苗按:母本2行、父本1行的方式分行栽培,株、行距分别为20cm、30cm,栽培于棚中;

开花前在钢管棚上覆盖40目的防虫网;大花三色堇始花期,先对母本开放花朵和铃铛期花蕾进行人工去雄,具体做法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花托部分,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内部三瓣,左右摆动拉向正下方,保留外部2瓣。然后网棚内放置熊蜂,每亩1箱(100只),让熊蜂传粉;每天及时对铃铛期花蕾进行人工去雄;进入盛花期以前或阴雨天,给熊蜂喂食糖水补给所需营养,糖水浓度25%~30%,200ml~300ml糖水/箱蜂/天;授粉开始28天~30天后,从母本上陆续采收成熟果实,脱粒、晾干种子,即为杂交f1代种子,从父本上采收的果实收脱粒得到的种子为父本自交种,可供下次f1代制种做父本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配制的大花三色堇。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节约人工,降低成本。经观察与验证,大花三色堇为典型的虫媒花,采用防虫网隔离替代了人工套袋隔离的工作量,熊蜂授粉替代人工授粉,制种成本大大下降。1箱熊蜂(100只)380元,加上防虫网和钢管折旧420元左右,每亩投入仅800-1000元;而人工授粉1亩地需要至少100个工,每个工80-100元,即8000-10000元。本发明授粉座果率高,种子产量高。与人工授粉相比,座果率提高了50%-70%,产量提高了60%-80%。防虫网隔离免去了套袋隔离,防止了套袋、解袋过程中导致的花柄折断问题,以及人工授粉过程中易导致柱头损伤的问题;且熊蜂会在柱头最佳授粉期及时访花,并多次传粉,提高了授粉成功率和每株座果率,平均每株坐果率提高了50%-70%。且果实饱满,产种量大。本发明种子质量好。经对比发现,熊蜂授粉的种子发育好,饱满,光泽度好,发芽率提高20-30%,出苗更整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花三色堇高效制种方法,包括:

s101:首先搭建钢管棚,将7-9叶期的大花三色堇苗栽培于棚中;

s102:待开花前,在钢管棚上覆盖防虫网;大花三色堇始花期,放入熊蜂,让熊蜂传粉;

s103:进入盛花期以前或阴雨天,给熊蜂喂食糖水;授粉开始28-30天后陆续采收成熟果实,脱粒、种子阴干,装入密封袋,低温保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1、大花三色堇自交系选育过程中的授粉方法,包括:

首先搭建宽度为3.0m,高度1.7m的钢管棚,棚长度可依据拟栽苗的数量确定,但不能小于3m。接下来,将7-9叶期的大花三色堇苗按株行距均为25cm距离栽培于棚中。待开花前,在钢管棚上覆盖40目的防虫网。大花三色堇始花期,网棚内放入熊峰,每亩放置1箱熊蜂(100只),让其传粉。进入盛花期以前或阴雨天,给熊蜂喂食糖水补给所需营养,糖水浓度25-30%,200-300ml糖水/箱蜂/天;授粉开始28-30天1个月后,陆续采收成熟果实,脱粒、种子阴干、装入密封袋,低温保存。

2、大花三色堇f1代制种过程中的授粉方法,包括:所述大花三色堇f1代制种方法包括:搭建宽度为3.0m,高度1.7m的钢管棚,棚长度依据拟栽苗的数量确定;将7-9叶期的大花三色堇苗按:母本2行、父本1行的方式分行栽培,株、行距分别为20cm、30cm,栽培于棚中;开花前在钢管棚上覆盖40目的防虫网;大花三色堇始花期,先对母本开放花朵和铃铛期花蕾进行人工去雄,具体做法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花托部分,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内部三瓣,左右摆动拉向正下方,保留外部2瓣。然后网棚内放置熊蜂,每亩1箱(100只),让熊蜂传粉;每天及时对铃铛期花蕾进行人工去雄;进入盛花期以前或阴雨天,给熊蜂喂食糖水补给所需营养,糖水浓度25-30%,200-300ml糖水/箱蜂/天;授粉开始28-30天后,从母本上陆续采收成熟果实,脱粒、晾干种子,即为杂交f1代种子,从父本上采收的果实收脱粒得到的种子为父本自交种,可供下次f1代制种做父本用。

本发明节约人工,降低成本。经观察与验证,大花三色堇为典型的虫媒花,采用防虫网隔离替代了人工套袋隔离的工作量,熊蜂授粉替代人工授粉,制种成本大大下降。1箱熊蜂(100只)380元,加上防虫纱网和钢管折旧420元左右,每亩投入800-1000元;而人工授粉1亩地需要至少100个工,每个工80-100元,即8000-10000元。本发明授粉座果率高,种子产量高。与人工授粉相比,座果率提高了50%-70%,产量提高了60%-80%。防虫网隔离免去了套袋隔离,防止了套袋、解袋过程中导致的花柄折断问题,以及人工授粉过程中易导致柱头损伤的问题;且熊蜂会在柱头最佳授粉期及时访花,并多次传粉,提高了授粉成功率和每株座果率,平均每株坐果率提高了50%-70%。且果实饱满,产种量大。本发明种子质量好。经对比发现,熊蜂授粉的种子发育好,饱满,光泽度好,发芽率提高20-30%,出苗更整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