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斑蛙种蛙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3950发布日期:2018-11-14 00:56阅读:1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斑蛙种蛙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黑斑蛙是野生青蛙的繁殖出来的娃,背部呈黑斑,随着黑斑蛙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黑斑娃的种娃培育对气候、温度及其管理要求都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斑蛙种蛙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黑斑蛙种蛙的培育方法,它

由黑斑蛙种蛙采用种蛙挑选、种蛙饲养、冬眠管理三个步骤完成其培育方法;

种蛙挑选:每年八月中下旬,幼蛙长成中蛙时,选择品质较好的个体蛙集中饲养,作为

种蛙培养;

种蛙饲养:将选择的种蛙需固定在种蛙池中喂养,放养密度约5-6对/m2;

冬眠管理:按地域气候不同,将种蛙在立冬前后的4天,正常气温低于16。c开始冬眠,

气温低于10c全部冬眠;完成以上步骤即完成其黑斑蛙种蛙的培育方法。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采用本工艺方法培

育出来的种娃产卵率高,成活率高,生命力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发明内容可知,一种黑斑蛙种蛙的培育方法,它由黑斑蛙种蛙采用种蛙挑选、种蛙饲

养、冬眠管理三个步骤完成其培育方法;

实施例2

种蛙挑选:每年八月中下旬,幼蛙长成中蛙时,蛙的性别最易准确判断;选择品质较

好、外观无损伤、健康活拨、体型较大、皮肤有光泽的个体集中饲养,作为种蛙培养;

种蛙饲养:1、种蛙需固定在种蛙池中喂养,放养密度约5-6对/m2;雌种蛙一般在秋季

孕卵,两岁以上的成蛙才能作种蛙,平均产卵2000颗左右;2、黑斑蛙一般寿命为5-6年,种蛙一般只能使用三年;3、种蛙饲养需要喂饱、喂好,要适当投喂蚯蚓补充营养;种蛙留种数量根据各自养殖需求量(15-20对/亩)。4、加强对种蛙的体能训练,每年9月初开始,夜晚巡视时要人工赶蛙,让种蛙有合适的运动量,一直持续到冬眠前。

冬眠管理:1、按地域气候不同,黑斑蛙一般在立冬前后的4天,正常气温低于16c

开始冬眠,气温低于10c全部冬眠;2、立冬前半个月左右,在蛙池陆地中央每隔两米挖松

土壤,长度2米左右,深度10-12厘米,不宜挖太深,以便来年种蛙能同时出蛰,保持土壤的湿润,同时需防止积水;3、黑斑蛙冬眠前,要在冬眠处的土壤上横竖各放置一些带枝杈的小树枝,高寒天气上面再铺上一层约5-6厘米厚的稻草;4、冬眠前,黑斑蛙的食物要喂饱,冬眠时,黑斑蛙采用皮肤呼吸的方式,不是肺呼吸,能够保存能量;冬眠期间,有时由于气温突然升高,黑斑蛙会从土壤中钻出,待降温后,又会钻回土壤,不需干预;5、黑斑蛙冬眠期间,要做好防天敌的工作,黑斑蛙的天敌主要为老鼠、黄鼠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斑蛙种蛙的培育方法,它由黑斑蛙种蛙采用种蛙挑选、种蛙饲养、冬眠管理三个步骤完成其培育方法;采用本工艺方法培育出来的种娃产卵率高,成活率高,生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谭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谭磊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