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07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培育壮秧:

以秧田沟泥作育秧基质,并在秧田第二次翻耕平田后,按22~28Kg/亩的施肥量,施入浓度为36~45%的N、P2O5、KO2比为20:7:13的复混肥,根据机插面积、机插进度和气候相关条件,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以118~142g/盘的播种量,于3月下旬完成早稻播种,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以75~88g/盘的播种量,于6月下旬完成晚稻播种;

S2、适龄机插:

水稻田按22~28Kg/亩的施肥量,施入浓度为36~45%的N、P2O5、KO2比为20:10:10的复合肥,并于4月18~25日进行早稻机插,于7月17~25日进行晚稻机插,机插时保证水稻田面水深1~2cm,株行距为10×25cm,每蔸插2~4苗,空蔸、漂秧率不超过5%;

S3、施肥管理:

机插4~8d后,早稻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4~6kg、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7~8kg作分蘖肥,晒田复水后,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4~6kg、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2~3kg作穗粒肥,并于齐穗后喷施叶面肥;晚稻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7~9kg、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7~8kg作分蘖肥,晒田复水后,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2~4kg、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2~3kg作穗粒肥,并于齐穗后喷施叶面肥;

S4、灌溉管理:

机插4~5d后,保持水稻田面水深1~2cm,机插5~10d内进行脱水促根,插秧10d后灌1~2cm深的浅水促蘖,并于收获前5~8d断水;

S5、除草管理:机插5~7d后,亩配施浓度为8.5~11%的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3~18g或浓度为28~32%的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0~105g;机插15~20d后或当田间稗草、千金子长到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时,亩叶面喷施浓度为2.2~2.8%的五氟磺草胺乳油58~62ml或浓度为8.5~11%的氰氟草酯乳油47~54ml,并于每次施药后保持3~5cm水层5~7d;

S6、病虫害管理:

按照传统推广的种子包衣控病、健苗控药、性诱剂控蛾和天敌控虱相关绿色增效栽培技术,开展以性诱剂、赤眼蜂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机插秧水稻的病虫害管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