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蜗牛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17943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蜗牛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蜗牛肉产品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所以很多人已开始食用蜗牛,蜗牛必将成为我国城乡人民上等佳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蜗牛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国内庞大的市场将促进蜗牛产业的大发展。如以全国每人年均消费蜗牛肉2千克计算,年总消费量即为260万吨,折鲜蜗牛1300万吨,而目前我国年总产蜗牛约几十万吨,与市场的需求相差甚远。如果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和综合加工利用事业,蜗牛年总产还需增加。由此看来,依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与畜禽及鱼类水产品产量及消费量相比,蜗牛产业还正处在商品化大生产的发展初期阶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温度、湿度的控制,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蜗牛生长速度以及抗病毒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有效增加蜗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蜗牛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饲养土壤的选择与土壤温度、湿度的控制;产卵以及幼牛日常养殖中环境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防止天敌侵害;后续排泄物的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饲养土壤的选择与土壤温度、湿度的控制的技术要点如下:

饲养土必须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过农药、化学物质的污染砂土;

饲养土的土表湿度要保持到25~35%,空气相对湿度85~90%,能湿不干,控湿、保湿采取塑料布盖顶。

进一步,所述产卵以及幼牛日常养殖中环境的控制的技术要点如下:

养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防止干风、冷气直吹,进风口应采用双门、挂布、挡风板,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饲养场地;

养殖温度保持16~40℃,加温必须采取地龙火道,且常年备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温,有条件暖气最好,注意不要采用火炉加温;

不工作时不要强光照射,阴暗最好,夜间采用15w红色灯泡照明;

幼牛的养殖温度控制在250~300℃,饲养土含水量以30~3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为宜,应多喂鲜嫩多汁的饲料,辅以钙质食物;

1~3月龄蜗牛饲养池内加湿,采用喷雾器喷温水的方法,发现病、死蜗牛及时清除;

幼牛饲料配方:米糠50%,贝壳40%,酵母粉8%,其他2%。

进一步,所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防止天敌侵害的技术要点如下:

定时用1/1000的敌百虫溶液喷洒,杀灭蜗牛的最大天敌螨,定期用过氧乙酸稀释液对蜗牛的养殖场所进行消毒,杀灭病源微生物。

进一步,所述后续排泄物的处理的技术要点如下:

采取蚯蚓与蜗牛混养,降解养殖土壤中排泄的有机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温度、湿度的控制,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蜗牛生长速度以及抗病毒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有效增加蜗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食用蜗牛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饲养土壤的选择与土壤温度、湿度的控制;产卵以及幼牛日常养殖中环境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防止天敌侵害;后续排泄物的处理。

实施例:

饲养土必须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过农药、化学物质的污染砂土;饲养土的土表湿度要保持到25~35%,空气相对湿度85~90%,能湿不干,控湿、保湿采取塑料布盖顶。

养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防止干风、冷气直吹,进风口应采用双门、挂布、挡风板,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饲养场地;养殖温度保持16~40℃,加温必须采取地龙火道,且常年备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温,有条件暖气最好,注意不要采用火炉加温;不工作时不要强光照射,阴暗最好,夜间采用15w红色灯泡照明;幼牛的养殖温度控制在250~300℃,饲养土含水量以30~3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为宜,应多喂鲜嫩多汁的饲料,辅以钙质食物;1~3月龄蜗牛饲养池内加湿,采用喷雾器喷温水的方法,发现病、死蜗牛及时清除;幼牛饲料配方:米糠50%,贝壳40%,酵母粉8%,其他2%。

定时用1/1000的敌百虫溶液喷洒,杀灭蜗牛的最大天敌螨,定期用过氧乙酸稀释液对蜗牛的养殖场所进行消毒,杀灭病源微生物。采取蚯蚓与蜗牛混养,降解养殖土壤中排泄的有机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蜗牛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饲养土壤的选择与管理;日常养殖管理;防止天敌侵害;后续排泄物的处理。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温度、湿度的控制,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蜗牛生长速度以及抗病毒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有效增加蜗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夏福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8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