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山楂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316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栽山楂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山楂属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灰色,有浅黄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宽卵形,伞房花序,花白色,后期变粉红色,果实球形,熟后深红色,表面具淡色小斑点,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骼和血液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目前山楂盆栽种植较为广泛,但种植技术不规范,普遍存在着成活率低、病发高、寿命短、难结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山楂盆栽种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盆栽山楂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盆栽山楂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砧木培育:每年3月份,挖取山楂树上一年生根蘖,将浓度为0.05-0.08%的异噻唑啉酮溶液与异亮氨酸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山楂根蘖浸于其中处理30-32分钟,在流水下冲洗干净后,移栽至壮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壮根培养基由营养土+火山岩石按1:0.2-0.3的重量比混合得到,壮根培养期间,每隔5天浇灌一次聚天冬氨酸3000倍液,砧木培育期为30-40天;

(2)嫁接培育:将根蘖从壮根培养基中移出,对根蘖进行截短处理,在截口处切嫁接口,移栽至嫁接培养基中,所述嫁接培养基由营养土+活化蛋壳粉按1:0.05-0.06的重量比混合得到,从山楂树上剪取健壮新生枝作为接穗,将浓度为0.05-0.08%的异噻唑啉酮溶液与异亮氨酸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山楂接穗浸于其中处理30-32分钟,在流水下冲洗干净后,插接于接口处,插接完成后,将硅酸钠、寡肽、水按1:0.1:100-12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每隔6小时,在接口处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天,嫁接培育期为32-35天;

所述活化蛋壳粉制作时,将蛋壳粉粉碎至80-90目,浸渍于丙烯酸2500倍液中搅拌处理8-10分钟,滤过后再置于200-220℃水蒸汽中,处理28-30分钟;

(3)壮苗培育:将嫁接苗从嫁接培养基中移出,移栽至壮苗培养基中,所述壮苗培养基由营养土+氮肥+磷肥+钾肥+锌肥按按1000:3:1:1:0.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壮苗培育期为65-70天;

(4)缓苗培育:将嫁接苗从壮苗培养基中移出,移栽至缓苗培养基中,所述缓苗培养基由营养土+精制决明子按100:1-1.2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缓苗培养期间进行全遮光通风培养,缓苗培养期每隔10天浇一次水,缓苗培养期为20-25天;

所述精制决明子制作时,将决明子加热至92-95℃,在10-12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60-65分钟,得到精制决明子;

(5)盆栽培育:将嫁接苗移栽至花盆内,并在花盆内分层间隔摊铺粗砂与盆栽土,盆栽土由营养土+腐殖质按1:0.3-0.3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

所述腐殖质制作时,将干落叶、掩埋于黑土中,掩埋厚度为30-40cm,掩埋期间保持黑土湿度在80-83%,50-60天后,回收干落叶层,粉碎至30-35目,得到腐殖质。

优选的,截短后的根蘖长度为26-30cm。

优选的,在根蘖截口处按60°的倾斜角切嫁接口。

优选的,壮苗培育期,及时将新生花骨朵摘除。

优选的,花盆内最底层摊铺粗砂,每层粗砂厚度为0.6-0.8cm,每层盆栽土厚度为2.8-3cm。

本发明在培育盆栽山楂时,以山楂一年生根蘖作为砧木,此生长阶段的根蘖营养供输性最好,能够提高嫁接成活率;

异噻唑啉酮灭杀病毒作用较好,但需要高浓度长时间处理才能保证较高的灭杀率,而异噻唑啉酮具有一定腐蚀作用,高浓度长时间处理势必会对根蘖造成一定损伤,本申请通过在异噻唑啉酮溶液中添加适量异亮氨酸,提高细胞渗透性,使异噻唑啉酮快速渗入根蘖细胞中灭杀病毒,即降低了异噻唑啉酮的使用浓度,又有效缩短了灭杀时间,能将根蘖携带的病毒充分灭杀,降低嫁接山楂病毒性病害发生率,将根蘖浸入浓度为0.05-0.08%的异噻唑啉酮溶液与异亮氨酸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的溶液中,病毒灭杀率可达到97.5%,与浓度为0.3%异噻唑啉酮溶液病毒灭杀率相近,但却极大的提高了处理安全率;

火山岩中富含的大量矿物质元素能够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而增强根蘖代谢作用,由营养土+火山岩石按1:0.2-0.3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壮根培养基,能够显著促进根蘖茎粗及根系发育,经30-40天的砧木培育期培养,根蘖茎粗加粗了0.3cm以上,根蘖根系长度平均增加了1.62cm,生成强壮砧木;

将根蘖截短至26-30cm,有助于矮化山楂植株,并有效提高营养传输效率,嫁接后将硅酸钠、寡肽、水按1:0.1:100-12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每隔6小时,在接口处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天,起到灭菌,刺激细胞分化作用,有助于嫁接处快速形成愈伤组织,提高嫁接成活率,同样嫁接方法喷涂由硅酸钠、寡肽、水按1:0.1:100-12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液体相较于非喷涂组,嫁接成活率提高了1.607,蛋壳粉经活化处理后,其中的钙转化为易于吸收的活性钙,转化率达到了82%以上,对提高嫁接株的健壮性有积极的意义;

壮苗培育期将氮、磷、钾、锌肥按3:1:1:0.05的比例混合添加于营养土中,除满足嫁接株正常发育外,添加适量的锌还能刺激枝条新生,经对比试验验证,相同条件下将嫁接苗移栽至由营养土+氮肥+磷肥+钾肥+锌肥按1000:3:1:1:0.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壮苗培养基相较于移栽至由营养土+氮肥+磷肥+钾肥按1000:3:1: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培养基中培养65-70天,由营养土+氮肥+磷肥+钾肥+锌肥按1000:3:1:1:0.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壮苗培养基中嫁接株新生枝条数为由营养土+氮肥+磷肥+钾肥按1000:3:1: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培养基中嫁接株新生枝条数的3.6倍;

壮苗培育结束,将嫁接苗移栽至缓苗培养基中进行缓苗培育,缓苗培育期能够刺激嫁接苗多生新叶,提高嫁接苗的茂密性,精制处理得到的决明子具有较好的保水透气抑菌性,保证嫁接苗在缓苗培育期维持适宜湿度,且根系不会腐烂;

经缓苗培育得到的嫁接株枝条数在3-5条,叶片茂密,移栽至花盆内,并在花盆内分层间隔摊铺粗砂和腐殖质,除保证疏水透气性外,还能保证根系疏松伸展,落叶掩埋于黑土中腐熟,能保证落叶充分降解,降解得到的腐殖质中脲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极高。

本发明盆栽山楂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山楂嫁接株成活率高,可达86,2%以上,嫁接一年后即可实现开花结果,病害发生率极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盆栽山楂的培育方法,步骤如下:

(1)砧木培育:每年3月份,挖取山楂树上一年生根蘖,将浓度为0.05%的异噻唑啉酮溶液与异亮氨酸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山楂根蘖浸于其中处理30分钟,在流水下冲洗干净后,移栽至壮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壮根培养基由营养土+火山岩石按1:0.2的重量比混合得到,壮根培养期间,每隔5天浇灌一次聚天冬氨酸3000倍液,砧木培育期为30-40天;

(2)嫁接培育:将根蘖从壮根培养基中移出,截短至26-30cm,在截口处按60°的倾斜角切嫁接口,移栽至嫁接培养基中,所述嫁接培养基由营养土+活化蛋壳粉按1:0.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从山楂树上剪取健壮新生枝作为接穗,将浓度为0.05%的异噻唑啉酮溶液与异亮氨酸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山楂接穗浸于其中处理30分钟,在流水下冲洗干净后,插接于接口处,插接完成后,将硅酸钠、寡肽、水按1:0.1:1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每隔6小时,在接口处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天,嫁接培育期为32-35天;

(3)壮苗培育:将嫁接苗从嫁接培养基中移出,移栽至壮苗培养基中,所述壮苗培养基由营养土+氮肥+磷肥+钾肥+锌肥按按1000:3:1:1:0.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壮苗培育期,及时将新生花骨朵摘除,壮苗培育期为65-70天;

(4)缓苗培育:将嫁接苗从壮苗培养基中移出,移栽至缓苗培养基中,所述缓苗培养基由营养土+精制决明子按100: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缓苗培养期间进行全遮光通风培养,缓苗培养期每隔10天浇一次水,缓苗培养期为20-25天;

(5)盆栽培育:将嫁接苗移栽至花盆内,并在花盆内分层间隔摊铺粗砂与盆栽土,最底层摊铺粗砂,每层粗砂厚度为0.6-0.8cm,每层盆栽土厚度为2.8-3cm,盆栽土由营养土+腐殖质按1:0.3的重量比混合得到。

所述活化蛋壳粉制作时,将蛋壳粉粉碎至80目,浸渍于丙烯酸2500倍液中搅拌处理8分钟,滤过后再置于200℃水蒸汽中,处理28分钟;

所述精制决明子制作时,将决明子加热至92℃,在10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60分钟,得到精制决明子;

所述腐殖质制作时,将干落叶、掩埋于黑土中,掩埋厚度为30cm,掩埋期间保持黑土湿度在80%,50-60天后,回收干落叶层,粉碎至30目,得到腐殖质。

实施例2、一种盆栽山楂的培育方法,步骤如下:

(1)砧木培育:每年3月份,挖取山楂树上一年生根蘖,将浓度为0.08%的异噻唑啉酮溶液与异亮氨酸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山楂根蘖浸于其中处理32分钟,在流水下冲洗干净后,移栽至壮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壮根培养基由营养土+火山岩石按1:0.3的重量比混合得到,壮根培养期间,每隔5天浇灌一次聚天冬氨酸3000倍液,砧木培育期为30-40天;

(2)嫁接培育:将根蘖从壮根培养基中移出,截短至26-30cm,在截口处按60°的倾斜角切嫁接口,移栽至嫁接培养基中,所述嫁接培养基由营养土+活化蛋壳粉按1:0.06的重量比混合得到,从山楂树上剪取健壮新生枝作为接穗,将浓度为0.08%的异噻唑啉酮溶液与异亮氨酸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山楂接穗浸于其中处理32分钟,在流水下冲洗干净后,插接于接口处,插接完成后,将硅酸钠、寡肽、水按1:0.1:12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每隔6小时,在接口处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天,嫁接培育期为32-35天;

(3)壮苗培育:将嫁接苗从嫁接培养基中移出,移栽至壮苗培养基中,所述壮苗培养基由营养土+氮肥+磷肥+钾肥+锌肥按按1000:3:1:1:0.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壮苗培育期,及时将新生花骨朵摘除,壮苗培育期为65-70天;

(4)缓苗培育:将嫁接苗从壮苗培养基中移出,移栽至缓苗培养基中,所述缓苗培养基由营养土+精制决明子按100:1.2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缓苗培养期间进行全遮光通风培养,缓苗培养期每隔10天浇一次水,缓苗培养期为20-25天;

(5)盆栽培育:将嫁接苗移栽至花盆内,并在花盆内分层间隔摊铺粗砂与盆栽土,最底层摊铺粗砂,每层粗砂厚度为0.6-0.8cm,每层盆栽土厚度为2.8-3cm,盆栽土由营养土+腐殖质按1:0.3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

所述活化蛋壳粉制作时,将蛋壳粉粉碎至90目,浸渍于丙烯酸2500倍液中搅拌处理10分钟,滤过后再置于220℃水蒸汽中,处理30分钟;

所述精制决明子制作时,将决明子加热至95℃,在12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65分钟,得到精制决明子;

所述腐殖质制作时,将干落叶、掩埋于黑土中,掩埋厚度为30-40cm,掩埋期间保持黑土湿度在83%,50-60天后,回收干落叶层,粉碎至30-35目,得到腐殖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