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454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具体为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池塘养鱼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我国池塘养鱼现无论在总产量、养殖面积或集中连片鱼池平均单产方面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池塘养鱼普遍存在场地小,密度大,水质差,进而影响养殖品质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循环水处理,改善鱼池水质,提供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按水流方向依次包含粗过滤处理、净化养殖处理、生物膜过滤处理和扬程增氧处理,每个处理步骤采用单独处理池处理,处理池之间通过沟渠或管道连接;所述粗过滤处理为1-1.5毫米过滤网处理,过滤剩余饵料和杂物;所述净化养殖处理是利用净水植物和净水鱼类净化水质;所述生物膜过滤处理为多层砾石微生物滤膜处理;所述扬程增氧处理包含水泵扬程和喷洒增氧处理。

进一步,所述粗过滤处理的过滤网与入水方向呈45度夹角,利用入水冲洗过滤网。所述净化养殖处理包括滤食性鱼类和净水植物。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养鱼水处理方法可改善传统池塘养鱼的水质问题,在池塘出水口新建水处理池,循环封闭养殖,养殖成本低,易于操作,效果好,产量高,可提高鱼肉品质和养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可以预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种种变化。

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按水流方向依次包含粗过滤处理、净化养殖处理、生物膜过滤处理和扬程增氧处理,每个处理步骤采用单独处理池处理,处理池之间通过沟渠或管道连接。

所述粗过滤处理池容量8-20立方,过滤网为1-1.5毫米,过滤网与入水方向呈45度夹角,利用入水冲洗过滤网,过滤鱼池中剩余饵料、泥和杂物,杂物被冲到过滤网的一侧堆积,定期清理,筛选出杂物后视饵料含量经过暴晒可再次投放或者加工成有机肥。主鱼池的出水口通过溢出和底部排水进入粗过滤处理池。

所述净化养殖处理是利用包括滤食性鱼类和净水植物净化水质,包括鲢鱼和鳙鱼,香蒲、美人蕉等养殖物。净化养殖处理池容量10-50立方,呈细长形状,如1*1*10米,增加水流时间和后段远离主鱼池。

所述生物膜过滤处理为多层塔式砾石微生物滤膜处理,容量10-20立方,也呈细长形状,如1*1*10米,在池中用砾石堆成多个截断水流的埂形,再在砾石上接种和培养表面微生物对水质进行过滤净化。

所述扬程增氧处理包含水泵扬程和喷洒增氧处理,通过净化养殖处理池和生物膜过滤处理池使水泵远离主鱼池,再通过管道将净化后水的谁喷洒到主鱼池,达到循环用水,增氧的作用。在水泵出水口安装分散气泡器增加水的含氧量。

通过上述方法改善传统池塘养鱼的水质问题,在池塘出水口新建水处理池,循环封闭养殖,养殖成本低,易于操作,效果好,产量高,可提高鱼肉品质和养殖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按水流方向依次包含粗过滤处理、净化养殖处理、生物膜过滤处理和扬程增氧处理,每个处理步骤采用单独处理池处理,处理池之间通过沟渠或管道连接;所述粗过滤处理为1‑1.5毫米过滤网处理,过滤剩余饵料和杂物;所述净化养殖处理是利用净水植物和净水鱼类净化水质;所述生物膜过滤处理为多层砾石微生物滤膜处理;所述扬程增氧处理包含水泵扬程和喷洒增氧处理。这种养鱼水处理方法可改善传统池塘养鱼的水质问题,在池塘出水口新建水处理池,循环封闭养殖,养殖成本低,易于操作,效果好,产量高,可提高鱼肉品质和养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真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黔聚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4
技术公布日:2017.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