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其营养丰富,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玉米产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产量的玉米的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备种、播种、追肥、田间管理和采收。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土壤翻耕后,按照行距为30-40厘米的距离做畦,然后在畦内施入一层2-3厘米的基肥,所述基肥由黄豆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灰、甘蔗叶、酒糟以及鹅卵石为原料,经发酵后加入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制得。
2)备种: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阳光下晒2-3天,将晒好的种子放在30-35℃的温水中浸泡9-10小时,然后放到20-25℃室温下浸润催芽。
3)播种:在步骤1)做好的畦内播种,播种时深度为12-15厘米,株距20-30厘米。
4)追肥:当玉米植株生长至25-55厘米时,在距离玉米植株根部3-5厘米处施入肥料,每亩需施肥55-65kg,所述肥料由黄豆秸秆、黄豆根瘤、玉米秸秆、稻草灰、甘蔗叶、酒糟以及鹅卵石经发酵后加入尿素、硫酸钾混合制得;追肥后,要进行中耕松土,培土肥盖。
5)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松土,做好预防和治理病虫害工作,根据当年雨水情部合理浇水。
6)采收: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
本发明针对玉米的生长规律和营养成分的需求,在玉米不同的种植阶段施入不同特定的肥料,对玉米的播种方法、追肥方法和田间管理方法等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备种、播种、追肥、田间管理和采收。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土壤翻耕后,按照行距为30厘米的距离做畦,然后在畦内施入一层2厘米的基肥,所述基肥由黄豆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灰、甘蔗叶、酒糟以及鹅卵石为原料,经发酵后加入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制得。
2)备种: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阳光下晒2天,将晒好的种子放在35℃的温水中浸泡9小时,然后放到20℃室温下浸润催芽。
3)播种:在步骤1)做好的畦内播种,播种时深度为12厘米,株距20厘米。
4)追肥:当玉米植株生长至25厘米时,在距离玉米植株根部3厘米处施入肥料,每亩需施肥65kg,所述肥料由黄豆秸秆、黄豆根瘤、玉米秸秆、稻草灰、甘蔗叶、酒糟以及鹅卵石经发酵后加入尿素、硫酸钾混合制得;追肥后,要进行中耕松土,培土肥盖。
5)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松土,做好预防和治理病虫害工作,根据当年雨水情部合理浇水。
6)采收: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
实施例2: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备种、播种、追肥、田间管理和采收。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土壤翻耕后,按照行距为40厘米的距离做畦,然后在畦内施入一层3厘米的基肥,所述基肥由黄豆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灰、甘蔗叶、酒糟以及鹅卵石为原料,经发酵后加入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制得。
2)备种: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阳光下晒3天,将晒好的种子放在30℃的温水中浸泡10小时,然后放到25℃室温下浸润催芽。
3)播种:在步骤1)做好的畦内播种,播种时深度为15厘米,株距30厘米。
4)追肥:当玉米植株生长至55厘米时,在距离玉米植株根部5厘米处施入肥料,每亩需施肥55kg,所述肥料由黄豆秸秆、黄豆根瘤、玉米秸秆、稻草灰、甘蔗叶、酒糟以及鹅卵石经发酵后加入尿素、硫酸钾混合制得;追肥后,要进行中耕松土,培土肥盖。
5)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松土,做好预防和治理病虫害工作,根据当年雨水情部合理浇水。
6)采收: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