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鱼类骨骼标本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3042阅读:30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骨鱼类骨骼标本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软骨鱼类骨骼染色塑封标本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骨骼标本是鱼类学教学的一部分,也是科普教育重要的组成,软骨鱼类是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鱼类的骨骼标本能够帮助学生和儿童形象的学习鱼类骨骼系统的知识。传统的鱼类骨骼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剔除鱼类全部的肌肉部分,将骨骼重新组装成原来的状态,制作过程繁琐,容易丢失部分细小的骨骼或者骨骼位置拼装错误,骨骼标本的制作效率较低,且软骨失水后会变形,这样的鱼类骨骼标本也降低了教育的意义。二是经过一系列的透明和染色过程后,将标本保存在甘油中,但是液体的甘油不易于保存和运输。目前软骨鱼类骨骼标本的制作技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软骨鱼类骨骼染色塑封标本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软骨鱼类骨骼染色塑封标本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本制作方法的条件和步骤为:

鱼体准备:选择新鲜完整的软骨鱼类的鱼体,去除内脏、鳞片和鱼皮后浸泡在10%的福尔马林固定液中,2-3天或者长期保存,如果标本已经在福尔马林或酒精中,可直接浸泡在蒸馏水里。鱼体浸泡在蒸馏水中1-2天,除去福尔马林。

软骨染色:将鱼体放入混合染液(0.1g阿尔新蓝,75-80ml95%乙醇和20-25ml冰醋酸,混合染液现用现配)染色2-3天。

渗透压调整:然后转移到95%的酒精中,1-2小时后换一次酒精。再转移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酒精,70%,40%,15%的酒精中,每个浓度2-3小时,直到鱼体下沉。放到蒸馏水中2-3小时,直到标本下沉。

胰蛋白酶透明:之后鱼体浸泡在酶溶液(1-2g的胰蛋白酶,30-35ml饱和的硼酸钠溶液和65-70ml蒸馏水)中,每2-3天更换一次酶溶液,或者溶液出现蓝色时更换酶溶液。直到软骨清晰可见,肌肉蓝色褪去可进行下一步。

再度透明:再先后浸泡在一系列的0.5%koh和甘油不同比例的溶液中,3:1,1:1,每次浸泡3-4天。

标本塑化:配制:以0.5%的氢氧化钾溶液做母液,分别配制浓度2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oh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5:100g/ml,和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oh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100g/ml,然后将标本置于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逐级进行浸泡,每级浸泡时间5-6天。浸泡结束后,自然风干9-11天,或者25℃恒温烘干30-40小时。

标本封装:将环氧树脂ab胶(体积比a胶:b胶=2.5:1)混合均匀,将风干后的鱼骨标本浸渍其中,常温下24-30小时后凝固。打磨修整标本外形后,制作完成。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种软骨鱼类骨骼染色塑封标本制作方法能够制作出完整的软骨染成蓝色的透明骨骼标本,并且酶解后的肌肉、鱼体内的甘油和环氧树脂折射率接近因此可以投过树脂和肌肉直接看到被染色的骨骼,最终的标本呈“琥珀”状态。该方法不拆解骨骼系统,能够保持骨骼系统的完整性,塑封材料环氧树脂是一种对人体无毒的材料,“琥珀”样的标本能增加学生和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是一种工艺品,方便运输的特性使该标本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这种方法可以在本领域中广泛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是一种新的软骨鱼类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软骨鱼类骨骼染色塑封标本制作方法,其条件和步骤为:

鱼体准备:选择新鲜完整的软骨鱼类的鱼体,去除内脏、鳞片和鱼皮后浸泡在10%的福尔马林固定液中,2-3天或者长期保存,如果标本已经在福尔马林中,可直接浸泡在蒸馏水里。鱼体浸泡在蒸馏水中1-2天,除去福尔马林。

软骨染色:将鱼体放入混合染液(0.1g阿尔新蓝,75-80ml95%乙醇和20-25ml冰醋酸,混合染液现用现配)染色2-3天。

渗透压调整:然后转移到95%的酒精中,1-2小时后换一次酒精。再转移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酒精,70%,40%,15%的酒精中,每个浓度2-3小时,直到鱼体下沉。放到蒸馏水中2-3小时,直到标本下沉。

胰蛋白酶透明:之后鱼体浸泡在酶溶液(1-2g的胰蛋白酶,30-35ml饱和的硼酸钠溶液和65-70ml蒸馏水)中,每2-3天更换一次酶溶液,或者溶液出现蓝色时更换酶溶液。直到软骨清晰可见,肌肉蓝色褪去可进行下一步。

再度透明:再先后浸泡在一系列的0.5%koh和甘油不同比例的溶液中,3:1,1:1,每次浸泡3-4天。

标本塑化:配制:以0.5%的氢氧化钾溶液做母液,分别配制浓度2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oh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5:100g/ml,和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oh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100g/ml,然后将标本置于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逐级进行浸泡,每级浸泡时间5-6天。浸泡结束后,自然风干9-11天,或者25℃恒温烘干30-40小时。

标本封装:将环氧树脂ab胶(体积比a胶:b胶=2.5:1)混合均匀,将风干后的鱼骨标本浸渍其中,常温下24-30小时后凝固。打磨修整标本外形后,制作完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软骨鱼类骨骼染色塑封标本制作方法,其条件和步骤为:将鱼体内脏、鳞片和皮肤清理干净,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再用蒸馏水浸泡1‑2天,确保福尔马林去除干净,再使用染料阿尔新蓝把骨骼和软骨染为蓝色,然后经过不同浓度的酒精处理后使用胰蛋白酶处理鱼体肌肉使呈现透明状态,同时保留软骨的蓝色,再用茜素红将硬骨染成红色,经不同比例的0.5%KOH和甘油混合溶液再度透明后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将鱼体塑化,塑化完成后将标本风干,最后用环氧树脂封存标本。完成后的标本可以直接投过树脂和塑化的肌肉看到硬骨染成红色软骨染成蓝色的骨骼标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赛赛;王伟;姜欣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