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内壳前甲研究鱿鱼类个体生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911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内壳前甲研究鱿鱼类个体生长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学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利用内壳前甲研究鱿鱼类个体生长的方法,涉及鱿鱼类内壳前甲生长纹的观察与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鱿鱼类为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枪型目种类的总称,它们是重要的海洋经济种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南极等海域。生长作为鱿鱼类渔业生物学和生态学的重点内容,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耳石被认为是用来研究鱿鱼类群体生长的可靠材料,然而并不适合用来研究鱿鱼类个体的生长。

鱿鱼类内壳长度基本等于其胴体的长度,内壳表面有较为明显的生长纹,因此内壳表面生长纹纹的宽度有潜力直接用来表示鱿鱼个体胴长每天的绝对生长速度。然而,本领域迄今未见利用内壳前甲生长纹研究鱿鱼类个体生长的报道。

本方法首次通过读取内壳横表面的生长纹数目,并通过测定每条生长纹的宽度计算鱿鱼类个体的生长速率,为直接估算鱿鱼鱼类个体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测量鱿鱼类个体生长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及测量鱿鱼类个体生长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内壳前甲生长纹研究鱿鱼类个体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蒸馏水浸泡,使鱿鱼类内壳恢复自然状态;

(2)染色:将所述鱿鱼类内壳置于茜素红染色夜中浸泡;

(3)漂洗:用流水冲洗染色后的鱿鱼类内壳,直到所述内壳没有红色液体流出;

(4)去除表面水分:吸干所述内壳表面的水分;

(5)标记:沿所述内壳前端至末端在其表面标记;

(6)生长纹计数:由所述内壳前端向末端对内壳前甲生长纹进行计数,直至生长纹不清楚为止。

(7)个体生长的计算:每条所述生长纹的宽度即每天胴长的绝对生长率。

进一步地,在步骤(1)的浸泡之前,对内壳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用解剖刀或剪刀提取鱿鱼类内壳,防止内壳断裂、破碎;

(2)清洗:用清水将所述内壳表面清洗干净;

(3)保存:清洗后的所述内壳放入-20℃的冰箱中保存。

进一步地,在步骤(6)的生长纹计数中,包括如下步骤:

(1)拍照:在解剖镜1倍物镜下用ccd对生长纹进行拍照,拍照时将内壳上每1cm的前后标志拍入视野中;

(2)拼图: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所拍的每个内壳图片进行拼接,拼接时根据前后相邻两张图片重复的标记进行拼接,以保证拼接的准确性;

(3)计数:在电脑上用图像处理软件打开拼接好的图片并进行计数。

进一步地,在步骤(7)中个体生长的计算步骤包括:

(1)生长纹宽度的测量:在电脑上用图像测量软件打开拼接好的图片,测量每10条生长纹的宽度;

(2)生长率的计算:生长纹宽度除以10,即表示每10天鱿鱼类个体的生长率。

(3)生长曲线的制作:以天数为x轴,生长率为y轴,制作生长曲线。

优选地,在所述浸泡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

优选地,在所述染色步骤(2)中,所述茜素红溶液是0.1%茜素红溶液。

优选地,在所述染色步骤(2)中,染色时间为约24小时。

优选地,在所述漂洗步骤(3)中,漂洗时间为约12小时。

优选地,在所述标记步骤(5)中,每1cm做上一个标记。

优选地,所述鱿鱼类为鸢乌贼。

定义:

“鱿鱼类”,是指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枪型目种类的总称,它们是重要的海洋经济种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南极等海域。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具体的鱿鱼种类,例如,鸢乌贼。

“生长纹”,指细密波状的横层纹,能随生长长大而增多。

“茜素红”,是众多染料中的一种,属于蒽醌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于染料、酸碱指示剂,具有较高毒性、复杂结构以及化学需氧量(cod)值大等特点,是有代表性的染料之一。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能够选用合适的染料,这些合适的染料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染料不限于茜素红。

“胴长”,是指胴部背面前端至胴部最后端的中线水平长度。

“图像处理软件”,是指用于处理图像信息的各种应用软件的总称,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有adobe的photoshop。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能够选用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这些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图像处理软件不限于photoshop。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有效研究鱿鱼类个体生长的缺陷。

2.本发明解决了直接估算鱿鱼鱼类个体的技术问题,创造性地通过读取内壳横表面的生长纹数目,并通过测定每条生长纹的宽度计算鱿鱼类个体的生长速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以及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图1鸢乌贼内壳前甲生长纹拼接示意图。

图2鸢乌贼个体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和设备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且均为市场上能够购买到或容易获得或制得。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内壳前甲生长纹研究鸢乌贼个体生长的方法,包括操作步骤如下:

(1)提取:用解剖刀、剪刀等类似工具小心提取柔鱼内壳,防止内壳断裂、破碎;

(2)清洗:用清水将内壳表面清洗干净;

(3)保存:将清洗后的内壳放入-20℃的冰箱中保存;

(4)浸泡:蒸馏水浸泡5分钟,使内壳恢复自然状态;

(5)染色液配置:将0.1g茜素红粉末加入到100ml蒸馏水中,配成0.1%茜素红染色夜;

(6)染色:将内壳置于0.1%茜素溶液中,浸泡24小时左右;

(7)漂洗:用流水冲洗染色后的内壳样本12小时左右,直到内壳没有红色液体流出;

(8)去除表面水分:用纸巾吸干内壳表面的水分;

(9)标记:沿内壳前端至末端,在其表面用记号笔每1cm做上一个标记;

(10)拍照:在解剖镜1倍物镜下,用ccd对生长纹进行拍照,得到图片,拍照时保证内壳上每1cm的前后标志(事先用记号笔做的标记)拍入视野中(参见图1);

(11)拼图:用photoshop将步骤(10)所拍的每个内壳图片进行拼接,拼接时要根据前后相邻两张图片重复的标记进行拼接,以保证拼接的准确性(参见图1);

(12)计数:在电脑上用图像处理软件打开拼接好的图片并进行计数;

(13)生长纹宽度的测量:在电脑上用图像测量软件打开拼接好的图片,测量每10条生长纹的宽度;

(14)生长率的计算:生长纹宽度除以10,即表示每10天鱿鱼个体的的生长率;

(15)生长曲线的制作:以天数为x轴,生长率为y轴制作生长曲线(参见图2)。

通过上述步骤,能有效地研究及测量或估算鱿鱼鱼类个体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