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池塘自动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现有的增氧机通常是将通气管插入水池中,然后在空气泵的作用下往池塘内部注入含氧空气,这样的结构局限性太大,往往不能在特定的区域给水内增氧,池塘的中间位置更是无法增氧,且通过人为操作,无法精确确定水内含氧量,容易导致过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池塘自动增氧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池塘自动增氧机,包括球形浮漂和增氧机本体,所述增氧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球形浮漂,且球形浮漂的一侧通过伸缩杆与套筒焊接,所述套筒与固定轴旋转套接,且固定轴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套筒固定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空气泵焊接,所述空气泵的顶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球形浮漂的底部竖直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通过第一气管与空气泵套接,且第二气管的底端设置有通气板,且通气板的底部焊接有金属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的直径与固定轴的内径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信号接受器通过导线与空气泵的内部电路元件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气板上开设有数个通气孔,便于使水底含氧均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气板的上方五厘米处,位于第二气管的外部设置有含氧测定仪,且含氧测定仪的顶部设置有信号发射器。
本发明中,首先,球形浮漂能够使第二气管浮在水面,通过伸缩杆和套筒可以自由控制球形浮漂在池塘中的位置,满足池塘内部不同水域的供氧,其次,第二气管的底部设置有通气板,通气板上开设有数个通气孔,空气泵抽进的含氧空气能够通过通气孔与水充分接触,从而均匀且高效的提高水内含氧量,提高了增氧机的增氧效率,最后,含氧测定仪能够精确测定相应水域的含氧量,再通过信号发射器将测定的数据传输到空气泵上的相应设备上,从而自动控制机器的运转,不需要人为控制增氧机的开合,给渔业养殖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池塘自动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池塘自动增氧机的固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例说明:
1-球形浮漂、2-伸缩杆、3-第一气管、4-固定螺栓、5-信号接收器、6-空气泵、7-套筒、8-固定轴、9-增氧机本体、10-第二气管、11-信号发射器、12-含氧测定仪、13-通气板、14-金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池塘自动增氧机,包括球形浮漂1和增氧机本体9,增氧机本体9的一侧设置有球形浮漂1,且球形浮漂1的一侧通过伸缩杆2与套筒7焊接,套筒7与固定轴8旋转套接,且固定轴8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套筒7固定的固定螺栓4,固定轴8的一端与空气泵6焊接,空气泵6的顶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5,球形浮漂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第二气管10,第二气管10通过第一气管3与空气泵6套接,且第二气管10的底端设置有通气板13,且通气板13的底部焊接有金属块14。
套筒7的直径与固定轴8的内径大小相等,信号接受器5通过导线与空气泵的内部电路元件电性连接,通气板13上开设有数个通气孔,便于使水底含氧均匀,通气板13的上方五厘米处,位于第二气管10的外部设置有含氧测定仪12,且含氧测定仪12的顶部设置有信号发射器11。
伸缩杆2能够伸缩控制球形浮漂1距离岸边的距离,且伸缩杆2上设置有固定装置,第二伸缩杆10的底部设置的金属块14,用于提供第二伸缩杆10竖直下沉的重力,使通气板13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球形浮漂1放入池塘中,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球形浮漂1能够漂浮在水面,根据供氧需要,通过调节伸缩杆2的长度和旋转套筒7的角度,从而将球形浮漂1移动到指定位置,再通过固定螺栓4将其固定,含氧测定仪12能够测定水内的含氧量,并将测定数据通过信号发射器11传输到空气泵6内部的相应设备上,从而自动控制增氧机的启动和关闭,通气板13可以将含氧空气大面积的注入水底,通过增大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供养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