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59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和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灯盏花又名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属菊科飞蓬属野生宿根草本植物,其药性味甘温,主要功能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积止痛,对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瘫痪及脑后遗症等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因其花似灯盏、根似细辛又名灯盏细辛。

由于人们对该类药物需求的不断增长,野生资源在不断减少,通过采挖野生资源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为满足社会生产对灯盏花类药物的需求,已有大量人工种植的灯盏花出现,但其种植模式较为传统,大多数种植模式为一年一次采收,或一年2~3次采收,栽培成本较高,且种植利润较低,浪费人力物力,使得市场需求问题逐渐变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中,以水源方便及交通便利的高海拔地区为种植地,使用一定量的农家肥作为基肥,种植期间不采收种子,采用覆膜栽培,采收时间定为开花前,通过对环境和相关技术的改进,使以上提到的灯盏花宿根栽培死苗严重、现蕾多,化杆多,叶片少,品质低下、杂草多、病害严重等问题得以解决,并且能够进行高效的实际生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地疏松、透气性好、水源方便,且利于灌溉和排水的高海拔地区为种植地;(2)第一年整地作墒:清除种植地杂草,深耕后开厢;(3)第一年施基肥:开厢后施肥,并施用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4)第一年密植:选择苗龄90~120天,苗高10cm左右,具有8~10片真叶,并且开始出现腋芽的灯盏花苗进行移栽,并在种植地密植;优选的,密植的密度和规格为:株行距为20x20cm或20x25cm,每亩移栽1.2~1.5万株灯盏花苗;(5)第一年覆盖地膜:在移栽后,以地膜覆盖种植地;(6)第一年补苗:移栽后发现若有死苗或缺苗,进行及时补苗;(7)第一年田间管理:a.水分:移栽后的灯盏花苗在成活前保持水分充足,成活后适当控制水分,不能积水;b.追肥:灯盏花苗移栽后追施化肥;和/或,每次收割后追施复合肥,优选的,第一年最后一次收割后不追肥;c.虫害:使用农药进行病虫防治;d.病害:及时排水,和/或施用农药防治病害;e:除草:及时除去田间杂草;(8)第一年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收割期,第一年收割3~4次;(9)第二年田间管理:a.水分:第一年采收后的灯盏花在第二年出芽前保持水分充足,出芽后,适当控制水分,不能积水;b.追肥:第二年,在每次收割后追施复合肥;优选的,第二年最后一次收割后不追肥;c.虫害:使用农药进行病虫防治;d.病害:及时排水,和/或施用农药防治病害;e:除草:及时除去田间杂草;(10)第二年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收割期,第二年收割5~6次;(11)第三年田间管理:a.水分:第二年采收后的灯盏花在第三年出芽前保持水分充足,出芽后,适当控制水分,不能积水;b.追肥:第三年,在每次收割后追施复合肥;优选的,第三年最后一次收割后不追肥;c.虫害:使用农药进行病虫防治;d.病害:及时排水,和/或施用农药防治病害;e:除草:及时除去田间杂草;(12)第三年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收割期,第三年收割5~6次。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高海拔地区的海拔为2200~2500m。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开厢的规格为150cm,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并使得厢平整,沟直。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3)中,基肥的用量为1500~2000kg/亩。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4)中,密植的密度和规格为:株行距为20x20cm或20x25cm,每亩移栽1.2~1.5万株灯盏花苗;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5)中,所述地膜为黑色地膜或白色地膜。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7)中,灯盏花苗移栽后10~12天追施化肥,和/或,每次收割后3~5天追施复合肥,优选的,复合肥的用量为每亩7~10kg;和/或,步骤(9)中,每次收割后3~5天追施复合肥,优选的,复合肥的用量为每亩7~10kg;和/或,步骤(11)中,每次收割后3~5天追施复合肥,优选的,复合肥的用量为每亩7~10kg。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8)中,收割的高度为距地面2~3cm;和/或,步骤(10)中,收割的高度为距地面2~3cm;和/或,步骤(12)中,收割的高度为距地面2~3cm。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步骤(8)中,收割前1~2天以及收割后2~3天不浇水,同时,收割前10~15天,收割后5~7天内不施用农药;和/或,步骤(10)中,收割前1~2天以及收割后2~3天不浇水,同时,收割前10~15天,收割后5~7天内不施用农药;和/或,步骤(12)中,收割前1~2天以及收割后2~3天不浇水,同时,收割前10~15天,收割后5~7天内不施用农药。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中,采收的年限为3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采用灯盏花宿根栽培,减少了灯盏花后两年育苗、种植、覆地膜成本;同时,利用灯盏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的特性,采用灯盏花宿根栽培三年,大大的减少了第二年、第三年的育苗、种植、覆膜的相关成本;

(2)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相比灯盏花栽培一年而言,采用灯盏花宿根栽培三年,能够使土地中间时段没有闲置的时间,且保证有灯盏花药材持续产出;

(3)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灯盏花的种植收入,采用灯盏花宿根栽培三年和不用宿根栽培、采用幼苗栽培三年相比,大大的增加了灯盏花的收割次数,提高灯盏花的亩产量,进而提高灯盏花的种植收入;

(4)本发明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地膜的利用率,并减少了环境污染;地膜分解的速度极为缓慢,传统的栽培方法中,地膜的使用率仅为8~10个月,使用后回收有地膜残余在田地中;而在本发明中,地膜的利用率高达25~30个月,极大的提高了地膜的利用率,使用后同样进行回收,减少了两年在回收中的地膜残余,减少了地膜在使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5)本发明方法采用覆盖地膜种植,增加保水作用,减少除草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有鉴于目前市场上灯盏花在供给上的不足,且出现越来约为严重的供求关系矛盾,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采用灯盏花宿根栽培的种植方法,以解决这一矛盾,本发明方法主要步骤可概括如下:(1)第一年种植地选择、(2)第一年整地做墒、(3)第一年施基肥、(4)第一年移栽密植、(5)第一年覆盖地膜、(6)第一年查苗补缺、(7)第一年田间管理、(8)第一年适时收割、(9)第二年田间管理、(10)第二年适时收割、(11)第三年田间管理、(12)第三年适时收割。

实际上,对于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已经有所尝试,但现有技术中,认为灯盏花宿根栽培并不可行,其理由如下:1.剑川冬春干旱严重,加上霜期长,宿根栽培田块如果开春后浇灌条件差,死苗现象很严重;2.宿根田块一般开春以后就不断地现蕾开花,化杆很多,导致叶片少,叶片薄,品质降低;3.宿根田块土壤板结,杂草较多,施肥困难,补苗也费工,管理不方便,生长不整齐;4.宿根田块病害较严重,第一茬收获后死苗较多,产量低。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上述的负面结论,申请人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于相关栽培模式和相关技术的反复试验,证明了这种以宿根的方法进行灯盏花栽培的技术,实际上是可以实现的,而且通过适当的人工种植技术,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灯盏花宿根栽培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增加采收次数,提高单位产量;2、减小育苗移栽成本,减少投入,增加收益;3、覆膜种植,减少除草次数和工作量。

具体的,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植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地疏松、透气性好、水源方便,且利于灌溉和排水的高海拔地区为种植地;优选的,种植地的海拔为2200~2500m;

(2)第一年整地作墒:清除种植地杂草,优选的深耕25~30cm,然后开厢,优选的,开厢的规格为150cm,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并使得厢平整,沟直,而这也有利于灯盏花的生长、栽培以及管理;

(3)第一年施基肥:开厢后施肥,并施用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基肥的用量优选的为1500~2000kg/亩;

(4)第一年密植:选择苗龄90~120天,苗高10cm左右,具有8~10片真叶,并且开始出现腋芽的灯盏花苗进行移栽,并在种植地密植;优选的,密植的密度和规格为:株行距为20x20cm或20x25cm,每亩移栽1.2~1.5万株灯盏花苗;

(5)第一年覆盖地膜:在移栽后,以地膜覆盖种植地;优选的,可以用白色或灰色的地膜进行覆盖,其中,黑色地膜可以起到除草的作用,而白色地膜可以起到保水的功效;

(6)第一年补苗:移栽后发现若有死苗或缺苗,进行及时补苗,而这也能够避免减产所造成的损失;

(7)第一年田间管理:

a.水分:移栽后的灯盏花苗在成活前保持水分充足,成活后适当控制水分,尤其是在雨季,要保持种植地不能积水;

b.追肥:灯盏花苗移栽后追施化肥,优选的在移栽后10~12天施用,所用化肥优选的为尿素,用量为10~12kg/亩;可以在下雨后施用,或者兑水浇施;

同时,在第一年的收割期,在每次收割后也要追施复合肥,优选的,在每次收割后的3~5天,即伤口愈合后进行追肥;根据收割情况,第一年需要追肥3~4次;

同时,优选的,在第一年最后一次收割后,由于当年无需再次收割,因而可以不用再进行追肥;

c.虫害:使用农药进行病虫防治;移栽至种植地大田中的灯盏花主要面对的害虫有:蜗牛、尺蠖、菜青虫、蚜虫、种蝇等,为了避免药物残留对灯盏花实际药用的潜在危害,本发明方法中采用高效、低毒农药,优选的以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以预防为主;

进一步的,可用蜗克星除去蜗牛,用农药敌百虫除去菜青虫,蚜虫;

d.病害:灯盏花移栽后,主要的病害是根腐病,该病主要与积水有关,应及时排水。若有其他病害,可用百菌清,敌克松等农药进行防治;

e: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的情况,及时进行除草,以利于灯盏花的生长;

(8)第一年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收割期,第一年收割3~4次;由于灯盏花药用部分主要为植株的地上部分,因而,收割的高度优选的为灯盏花植株距离地面2~3cm的部位,采收后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同时,在收割的过程中,优选的还可以出去杂草和腐叶,并避免将种植地的土壤带走;

(9)第二年田间管理:

a.水分:第一年采收后的灯盏花在第二年出芽前保持水分充足,出芽后适当控制水分,在雨季应注意排水,不能积水。

b.追肥:在第二年的收割期,在每次收割后同样也要追施复合肥,优选的,在每次收割后的3~5天,即伤口愈合后进行追肥;根据收割情况,第二年需要追肥5~6次;

同时,优选的,在第二年最后一次收割后,由于当年无需再次收割,因而可以不用再进行追肥;

c.虫害:灯盏花移栽后第二年所面对的虫害与第一年基本相同,因而可以参照第一年的方法进行虫害防治;

d.病害:灯盏花移栽后第二年所面对的病害与第一年基本相同,因而可以参照第一年的方法进行虫害防治;

e: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的情况,及时进行除草,以利于灯盏花的生长

(10)第二年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收割期,第二年收割5~6次;收割的高度优选的为灯盏花植株距离地面2~3cm的部位,采收后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同样的,在收割的过程中,优选的还可以出去杂草和腐叶,并避免将种植地的土壤带走;

(11)第三年田间管理:

a.水分:第二年采收后的灯盏花在第三年出芽前保持水分充足,出芽后适当控制水分,在雨季应注意排水,不能积水。

b.追肥:在第三年的收割期,在每次收割后也要追施复合肥,优选的,在每次收割后的3~5天,即伤口愈合后进行追肥;根据收割情况,第三年需要追肥5~6次;

同时,优选的,在第一年最后一次收割后,由于当年无需再次收割,因而可以不用再进行追肥;

c.虫害:灯盏花移栽后第三年所面对的虫害与第一年基本相同,因而可以参照第一年的方法进行虫害防治;

d.病害:灯盏花移栽后第三年所面对的病害与第一年基本相同,因而可以参照第一年的方法进行虫害防治;

e: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的情况,及时进行除草,以利于灯盏花的生长;

(12)第三年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收割期,第三年收割5~6次;收割的高度优选的为灯盏花植株距离地面2~3cm的部位,采收后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同样的,在收割的过程中,优选的还可以出去杂草和腐叶,并避免将种植地的土壤带走。

同时,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在一次移栽后,可以持续采收三年,不仅能够使得栽培期间土地的不闲置,同时,也能够实现持续、高产的灯盏花收获,这对于提高种植区农民的收入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实施例1

(1)第一年种植地选择:选择海拔为2350m、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水源方便、坡度5~10°、方便灌溉、排水的红土地为种植地。

(2)第一年整地作墒:前作收后清除杂草,深耕25~30cm,暴晒2~3天;按150cm规格开厢,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厢面平整,沟直。

(3)第一年施基肥:基肥主要使用的是腐熟的农家肥,每亩用量为1500~2000kg。

(4)第一年移栽密植:6月中旬进行移苗移栽,移栽选择苗龄90~120天的灯盏花苗,且为苗高7~10cm左右,具有8~10片真叶,可见腋芽的苗;移栽密度和规格:株行距为20x20cm,每亩移栽1.4~1.5万株苗。

(5)第一年覆盖地膜:在移栽后,选择黑色的地膜覆盖,以防止杂草的生长。

(6)第一年查苗补缺:移栽后发现有缺苗或死苗的现象,及时补苗,避免减产,造成损失。

(7)第一年田间管理:

a.水分:灯盏花移栽至成活一定要保持水分充足,成活后适当控制水分,在雨季应注意排水,不能积水。

b.追肥:视苗移栽后10~12天施用(6月下旬左右),每亩追施尿素10~12kg,在下雨后施用,或者兑水浇施。每一次收割后3~5天,即伤口愈合后,每亩追施复合肥7~10kg;第一年视收割情况追肥3~4次(即每收割一次施一次肥,最后一次可不施)。

c.虫害:灯盏花移栽于大田后,主要害虫有蜗牛、尺蠖、菜青虫、蚜虫、种蝇等,要求采用高效、低毒农药,最好是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主要的害虫是蜗牛,菜青虫,蚜虫等,以预防为主,若发现虫害,可用蜗克星除去蜗牛,用农药敌百虫除去菜青虫,蚜虫,农药敌百虫为800~1000倍水溶液。

d.病害:灯盏花移栽于大田后,主要的病害是根腐病,该病主要与积水有关,应及时排水。若有其他病害,可用百菌清,敌克松等农药进行防治(百菌清600~800倍水溶液,敌克松800倍水溶液)。

e.除草: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除去,主要用人工来除杂草以利于灯盏花的生长。

(8)第一年适时收割:7月中旬左右可进行第一次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最佳收割期,第一年根据长势可收获3~4次(30~35天左右为一个收割周期),收割高度为距离地面2~3cm;采收过程中除去杂草和腐烂的叶子,尽量不带土,采收后放在打扫干净的地面进行晾晒,直至完全干燥,干燥后收起储藏好。

(9)第二年田间管理:

a.水分:第一年采收后的灯盏花在第二年出芽前保持水分充足,出芽后适当控制水分,在雨季应注意排水,不能积水。

b.追肥:第二年4月中旬左右可进行第一次收割,每一次收割后3~5天,即伤口愈合后,每亩追施复合肥7~10kg,兑成水液进行浇施。第二年视收割情况追肥5~6次(即每收割一次施一次肥,最后一次可不施)。

c.虫害:以预防为主,若发现虫害,可用蜗克星除去蜗牛,用农药敌百虫除去菜青虫,蚜虫,农药敌百虫为800~1000倍水溶液。

d.病害:主要的病害是根腐病,该病主要与积水有关,应及时排水。若有其他病害,可用百菌清,敌克松等农药进行防治(百菌清600~800倍水溶液,敌克松800倍水溶液)。

e.除草: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除去,主要用人工来除杂草,以利于灯盏花的生长。

(10)第二年适时收割:4月中旬左右可进行第一次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最佳收割期,第二年根据长势可收获5~6次(30~35天左右为一个收割周期),收割高度为距离地面2~3cm;采收过程中除去杂草和腐烂的叶子,尽量不带土,采收后放在打扫干净的地面进行晾晒,直至完全干燥,干燥后收起储藏好。

(11)第三年田间管理:

a.水分:第二年采收后的灯盏花在第三年出芽前保持水分充足,出芽后适当控制水分,在雨季应注意排水,不能积水。

b.追肥:第三年4月中旬左右可进行第一次收割,每一次收割后3~5天,即伤口愈合后,每亩追施复合肥7~10kg,兑成水液进行浇施。第三年视收割情况追肥5~6次(即每收割一次施一次肥,最后一次可不施)。

c.虫害:以预防为主,若发现虫害,可用蜗克星除去蜗牛,用农药敌百虫除去菜青虫,蚜虫,农药敌百虫为800~1000倍水溶液。

d.病害:主要的病害是根腐病,该病主要与积水有关,应及时排水。若有其他病害,可用百菌清,敌克松等农药进行防治(百菌清600~800倍水溶液,敌克松800倍水溶液)。

e.除草: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除去,主要用人工来除杂草,以利于灯盏花的生长。

(12)第三年适时收割:4月中旬左右可进行第一次收割,现蕾期至盛花期为最佳收割期,第三年根据长势可收获5~6次(30~35天左右为一个收割周期),收割高度为距离地面2~3cm;采收过程中除去杂草和腐烂的叶子,尽量不带土,采收后放在打扫干净的地面进行晾晒,直至完全干燥,干燥后收起储藏好。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第一年每亩灯盏花可收干品为:平均每亩每次收干品50~60kg,第一年每亩3~4次,总干品重量最低为150kg;第二年,第三年每亩灯盏花可收干品为:平均每亩每次收干品100~120kg,第二年,第三年每亩可收5~6次,两年总干品每亩最低为1000kg,三年每亩总干品为1150kg;按市场价25元/kg,三年每亩总收入为28750元。

而采用常规种植方法,每年都进行栽培,进而收获,即宿根栽培方法的第一年重复三次,其每亩收入为150x25x3=11250元。

因而,相较于常规的种植方法而言,如果按照本发明方法栽培灯盏花,以三年为一期,每亩至少为种植户增收17500元。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