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规模养殖场的竹鼠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7696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野生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鼠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竹鼠(学名:rhizomyidae),是属竹鼠科、竹鼠属的一种动物。野生竹鼠栖息于非洲东部和亚洲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灌丛和竹林中。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但现在的竹鼠人工养殖技术,无论养殖场规模的大小如何,基本上都一样,缺少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规模养殖场的竹鼠养殖方法,其对养殖规模的针对性强,能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公1母或是1公2母交配,交配时养殖场的温度为5℃~32℃,交配前3~5天养殖场的温度最好为20℃~26℃;

交配种鼠所喂精饲料为:

按重量比取玉米沙64~65%,麦麸24~25%,豆粨3.4~3.5%,米饭0.4~0.6%,米糠为余量,再加入占上述成分总重量5~6%的em菌和20~40%的水混均,自然发酵70~100小时,然后加入占以上步骤所得物重量100~300%的水。所述的水最好为井水,若用自来水,需先放置24小时以上才能使用。

交配种鼠每天早1餐上述精饲料,晚1餐由竹子150~250份重量,黄竹草100份重量组成的青饲料。不能让竹鼠长胖,长胖不但成本高,而且种鼠的受孕率低,甚至不会怀孕。

在开始喂精饲料的3~5天内,每只交配种鼠每天加喂50~100毫克天然维生素e,之后改为连续3~5天每只交配种鼠每天加喂钙100~200毫克,磷50~80毫克,锌20~40毫克,停2~3天后,改为每只交配种鼠每天加喂复合维生素b和21金维他各0.5克~1克;

交配完成后的15~25天内,把公鼠放入其他池子休息保养,8~10天消毒一次,消毒剂采用聚维酮碘和派斯德。这样的精料饲喂法培种率可达到98%。

母鼠交配成功后42天~47天即产前到产仔期间,除了继续喂上述精饲料外,还加喂抗病毒中药,每只每天总量为0.5~1克。所述抗病毒中药可以为蒲公英,金银花,板蓝根,金黄莲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母鼠产后1~6天,每只每天喂葡萄糖6~10克,喂蒲公英、王不留行,鱼腥草各0.8~1.2克,共喂3~5天。

幼鼠3~7天由红色变成灰黑色,20天后幼鼠慢慢睁开眼会吃一些竹粉了和黄竹草的叶子,到35~40天断奶。

本发明的优点:小规模养殖场采用本发明方法,产仔率不低于98%,幼鼠成活率高,生长好,显著提高了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养殖1000只竹鼠的小规模养殖场。采用1公2母交配,交配时养殖场的温度为25℃,交配前3天控制养殖场的温度为25℃。

制备交配种鼠的精饲料:按重量比取玉米沙64%,麦麸25%,豆粨3.5%,米饭0.4%,米糠7.1%,再加入占上述成分总重量6%的em菌和30%的水混均,自然发酵72小时,然后加入占以上步骤所得物重量200%的井水。

交配种鼠每天早1餐上述精饲料,晚1餐由竹子200份重量,黄竹草100份重量组成的青饲料。在开始喂精饲料的5天内,每只交配种鼠每天加喂80毫克天然维生素e,之后改为连续3天每只交配种鼠每天加喂钙150毫克,磷50毫克,锌30毫克,停3天后,改为每只交配种鼠每天加喂复合维生素b和21金维他各0.8克。

交配完成后的20天,把公鼠放入其他池子休息保养,每10天采用聚维酮碘和派斯德消毒一次。

母鼠交配成功后45天,除了继续喂上述精饲料外,还加喂板蓝根,每只每天0.8克。母鼠产后4天,每只每天喂葡萄糖8克,喂蒲公英、王不留行,鱼腥草各0.8~1.2克,共喂3天。

幼鼠3~7天由红色变成灰黑色,20天后幼鼠慢慢睁开眼会吃一些竹粉了和黄竹草的叶子,到40天断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小规模养殖场的竹鼠养殖方法,属野生动物养殖技术领域。1公1母或是1公2母交配,种鼠精饲料含玉米沙、麦麸、豆粨、米饭、米糠和em菌并经自然发酵。种鼠早1餐精饲料晚1餐由竹子和黄竹草组成的青饲料。在开始喂精饲料的3~5天内,每只交配种鼠每天加喂天然维生素E,之后改为连续3~5天每天加喂钙、磷、锌;停2~3天后,改为每天加喂复合维生素B和21金维他。母鼠交配成功后42天~47天即产前到产仔期间,除了继续喂上述精饲料外,还加喂抗病毒中药。母鼠产后1~6天,每只每天喂葡萄糖,蒲公英、王不留行,鱼腥草各,共喂3~5天。35~40天断奶。产仔率不低于98%,幼鼠成活率高,生长好,显著提高了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赵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群
技术研发日:2017.08.19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