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黑水虻和绿源菌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7699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禽畜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黑水虻和绿源菌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农村普遍施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使用抗生素饲料或针药,致使禽畜体内、农作物、土壤、农业产品和土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危害人类健康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塑料残留和抗生素残留,特别是这些残留污染物已经形成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恶性循环污染。许多试图改变上述污染的技术和产品虽然或在养殖环节、或在种植环节、或在某一领域实施了“有机化”的技术和方案,但由于无法改变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恶性循环污染,最终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互相有关联的养殖、种植,以及土地污染消除等整体向农业有机化转化的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申请人提出了“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实现方案,即通过吃掉禽畜粪便使自身转化为高效有机饲料、有机肥料的黑水虻和通过吃掉生物体内以及土壤中农药化肥残留、重金属残留、塑料残留、抗生素残留等污染物从而使生物体内与土壤中的各类残留污染得到消除的同时,自身成为有机物的绿源菌混合使用而形成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实现方案。方案中提及“闭合式”也称“闭合模式”,是指通过多方面、多过程使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有机环节,以及环节中的有机状态能够从发端到结束,再使结束成为新的发端而形成首尾相连,无玦成环的循环往复地发展下去的产业发展模式。生物化是指通过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黑水虻和绿源菌混合使用为主要手段形成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全新模式,从而使表示“有机”、“循环”等的社会性名词成为具有新陈代谢属性的“有机”、“循环”等的生物性名词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这种过程和结果所显示的“以黑水虻和绿源菌为载体的生物化”的显著技术特征;形成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建设的“闭合模式”方式特征。其次,方案中的绿源菌是指根据某种需要突出某种菌(真菌)类并围绕这一菌类组合200余种以上相辅相成的乳酸菌按比例配置在一起,使其成为一种或数种(根据每种主题需要可组合产生相应种类)超高复合性乳酸菌的产品而加以培育繁殖的全新超复合类型乳酸菌(200种乳酸菌以上)的总称。基于此,具体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和绿源菌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目前未见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和绿源菌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使人们达到易操作、易实现、高效率、高收益的目的,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废物利用转化率高、环保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利用黑水虻和绿源菌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包括专吃鸡粪的黑水虻的养殖,绿源菌的培育,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的加工,饲喂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的有机鸡的养殖。

上述专吃鸡粪的黑水虻的养殖是将有机鸡的鸡粪经过烘干、破碎处理成鸡粪渣,其破碎粒度为3~6mm,然后添加辅料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以上,制成培养料,在培养料表面接种黑水虻卵,于25~30℃条件下培养4~10天后,黑水虻卵从孵化成幼虫变成老熟幼虫,此时,在培养料的周围撒干燥的米糠粉,黑水虻老熟幼虫爬出培养料进入干燥的米糠粉中,培养料最终变为黑褐色,同时收集黑水虻老熟幼虫和培养料,备用。

由于鸡的肠道较短,食物在肠道中逗留时间短吸收少,大多数食物还未经过消化就排出了体外,因此鸡粪中有丰富的含氮非蛋白化合物,以尿酸和氨化物形态存在。辅料的来源广泛,利于有机废弃物的再次利用,以一定量添加到鸡粪渣,既可以改变鸡粪渣的性质,使其更适合黑水虻的生长,又可以提高产虫量,提高产出的有机肥和有机饲料的品质。所述辅料为鸡毛、农作物秸秆、麸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粉末状物料。因此,所述鸡粪渣与辅料(鸡毛、农作物秸秆、麸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粉末状物料)的质量比为7-9:1-3。

上述收集的黑水虻老熟幼虫可以直接作为有机饲料用于畜禽的养殖。同时,上述收集的培养料干燥后可以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作物、蔬菜等的种植。

上述绿源菌的培育是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片球菌、植物胚芽乳杆菌、酪蛋白乳杆菌、粪链球菌、戊糖片球菌、发酵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种组合,进行混合培养,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用于发酵饲料的添加剂,备用。

本发明中绿源菌是按比例将乳酸菌类和这一菌类相辅相成的乳酸菌组合成超高复合性乳酸菌的产品,加以培育繁殖,其中:与乳酸菌相组合的相辅相成的乳酸菌中,枯草芽孢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胚芽乳杆菌、酪蛋白乳杆菌、粪链球菌、戊糖片球菌可降低发酵饲料的ph值,增加乳酸含量,降低丁酸含量;酵母菌、布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可提高发酵饲料的ph值,增加乙酸的生成。因此,本发明中的绿源菌能显著提高发酵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有机雏鸡的成活率和日增重,可使有机鸡的体重显著增加。

本发明中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是以收集的黑水虻老熟幼虫为主要原料,配以培育的绿源菌经发酵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黑水虻老熟幼虫85~100份,绿源菌5~15份,麸皮25~30份,玉米秸秆25~30份。

上述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比称取黑水虻老熟幼虫、麸皮、玉米秸秆进行粉碎至粉末状,混合后,接种一定量的绿源菌于混合料中,进行厌氧发酵10~15天,即发酵温度为25~35℃,水分保持在60~70%,ph值4.0~6.0;待发酵结束后,进行干燥,制粒,冷却,即得成品。

进一步地,上述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中还添加一定量的天然砂砾进行混合,接种绿源菌后进行发酵。

将上述制备的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用于饲喂有机鸡进行有机养殖。有机鸡的养殖过程中,鸡排出的鸡粪可以进行收集,用于专吃鸡粪的黑水虻的养殖中,即构成一个闭合式的有机化循环。

本发明利用黑水虻和绿源菌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达到了“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实现,即是由禽畜养殖,专吃禽畜粪便的黑水虻养殖,绿源菌的培育,黑水虻和绿源菌混合使用的有机饲料加工以及黑水虻和绿源菌混合使用的有机肥料加工等等构成的闭合模式,通过有黑水虻与绿源菌混合使用的“生物化”模式和由生产→消费→变废为宝→资源→生产等使农业生产、生活、资源循环起来的“闭合模式”建设的基本形态等。因此,本发明以黑水虻和绿源菌同时养殖为出发点,配合使用从而使禽畜养殖、农作物种植不但实现有机化,而且使土地污染也得到消除,向有机化方向转化的过程中使农业生产和土地使用的全过程形成“闭合式”有机循环的“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闭合式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易操作、易实现、高效率、高收益,并且使黑水虻、鸡粪、农作物废弃物等等得到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废物利用转化率高、环保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作出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利用黑水虻和绿源菌循环养殖有机鸡的方法,构建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实现的闭合模式,其包括专吃鸡粪的黑水虻的养殖,绿源菌的培育,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的加工,饲喂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的有机鸡的养殖,具体内容如下:

1.专吃鸡粪的黑水虻的养殖

1)将收集到的饲喂有机鸡的鸡粪1000公斤经过烘干、破碎处理成鸡粪渣,其破碎粒度为3~6mm,然后添加150公斤鸡毛、农作物秸秆的混合粉末状物料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以上,制成培养料;

2)在培养料表面接种1公斤左右0.1cm大小的黑水虻幼虫(黑水虻卵),于25~30℃条件下培养4天后,黑水虻卵从孵化成幼虫变成老熟幼虫,即鸡粪被黑水虻幼虫食尽的同时长大成为尽2cm长的老熟幼虫;

3)在培养料的周围撒干燥的米糠粉,黑水虻老熟幼虫爬出培养料进入干燥的米糠粉中,培养料最终变为黑褐色,同时收集黑水虻老熟幼虫和培养料,即收集的黑水虻老熟幼虫直接作为有机饲料用于畜禽的养殖;收集的培养料干燥后可以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作物、蔬菜等的种植。

2.绿源菌的培育

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片球菌、植物胚芽乳杆菌、酪蛋白乳杆菌、粪链球菌、戊糖片球菌、发酵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种组合,进行混合培养,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用于发酵饲料的添加剂,备用。

3.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的加工

1)先将收集的黑水虻老熟幼虫粉碎制成粉末状黑水虻老熟幼虫粉;

2)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黑水虻老熟幼虫粉100份,麸皮25份,玉米秸秆25份,天然砂砾30份,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

3)于混合物料中接种绿源菌15份,进行厌氧发酵10~15天,即发酵温度为25~35℃,水分保持在60~70%,ph值4.0~6.0;

4)待发酵结束后,进行干燥,制粒,冷却,即得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成品。

4.有机鸡的养殖

将制备的黑水虻绿源菌有机发酵饲料成品用于饲喂有机鸡进行有机养殖。有机鸡的养殖过程中,收集鸡排出的鸡粪用于专吃鸡粪的黑水虻的养殖中,即构成一个闭合式的有机化循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