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斑蛙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67247发布日期:2019-04-20 05:3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中的一种蛙类的养殖,具体涉及一种黑斑蛙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黑斑蛙属于蛙科中的一种,目前很多地区开始养殖黑斑蛙,但还比较缺少一种系统的培育黑斑蛙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斑蛙的培育方法,通过该方法养殖的黑斑蛙生长率高,产卵率高,成活率高,且生命力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黑斑蛙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黑斑蛙繁殖:成年黑斑娃在繁殖池内进行繁殖蝌蚪,并给蝌蚪喂食麦粉,喂食时将麦粉用水打湿再进行喂食蝌蚪,日喂食的量为蝌蚪重量的10%;

②黑斑蛙:小蝌蚪长成黑斑蛙后,将其转移至培育池进行养殖,开始喂食蛙类配合饲料,喂食前,将蛙类配合饲料用水打湿,放置10~15分钟再进行投喂,每日投喂2~3次,所述蛙类配合饲料包括麦粉、贝壳、飞蛾、螺蛳、食盐、蔬菜、菜虫以及家禽内脏;

③黑斑蛙冬眠:冬眠时,将黑斑蛙转移至冬眠池内,转移前,在冬眠池底面铺上稻草,稻草层的厚度为15厘米,再在稻草上进行覆土,土层厚度为20厘米,然后黑斑蛙在在覆土后的稻草里进行冬眠;

④日常管理:1~2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培育池内总水量的1/4~1/3,水的温度保持在10~35℃。

进一步地,步骤②中所述的蛙类配合饲料的每日投喂量为黑斑蛙重量的13~18%。

进一步地,步骤②中所述的蛙类配合饲料中各种成份的重量份数为麦粉28~33份、贝壳10~15份、飞蛾7~20份、螺蛳10~15份、食盐0.05~0.15份、蔬菜2~5份、菜虫10~15份以及家禽内脏10~15份。

进一步地,所述繁殖池内蝌蚪的养殖密度为:100~200只/平米。

进一步地,所述培育池内黑斑蛙的养殖密度为:10~20只/平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斑蛙的培育方法,其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方法养殖的黑斑蛙生长率高,娃产卵率高,成活率高,且生命力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黑斑蛙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黑斑蛙繁殖:成年黑斑娃在繁殖池内进行繁殖蝌蚪,并给蝌蚪喂食麦粉,喂食时将麦粉用水打湿再进行喂食蝌蚪,日喂食的量为蝌蚪重量的10%;

②黑斑蛙:小蝌蚪长成黑斑蛙后,将其转移至培育池进行养殖,开始喂食蛙类配合饲料,喂食前,将蛙类配合饲料用水打湿,放置10~15分钟再进行投喂,每日投喂2~3次,所述蛙类配合饲料包括麦粉、贝壳、飞蛾、螺蛳、食盐、蔬菜、菜虫以及家禽内脏;

③黑斑蛙冬眠:冬眠时,将黑斑蛙转移至冬眠池内,转移前,在冬眠池底面铺上稻草,稻草层的厚度为15厘米,再在稻草上进行覆土,土层厚度为20厘米,然后黑斑蛙在在覆土后的稻草里进行冬眠;

④日常管理:1~2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培育池内总水量的1/4~1/3,水的温度保持在10~35℃。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②中所述的蛙类配合饲料的每日投喂量为黑斑蛙重量的13~18%。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②中所述的蛙类配合饲料中各种成份的重量份数为麦粉28~33份、贝壳10~15份、飞蛾7~20份、螺蛳10~15份、食盐0.05~0.15份、蔬菜2~5份、菜虫10~15份以及家禽内脏10~15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繁殖池内蝌蚪的养殖密度为:100~200只/平米。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培育池内黑斑蛙的养殖密度为:10~20只/平米。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所作的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斑蛙的培育方法,包括:①黑斑蛙繁殖:成年黑斑娃在繁殖池内进行繁殖蝌蚪,并给蝌蚪喂食麦粉;②黑斑蛙:小蝌蚪长成黑斑蛙后,将其转移至培育池进行养殖,开始喂食蛙类配合饲料;③黑斑蛙冬眠:冬眠时,将黑斑蛙转移至冬眠池内,转移前,在冬眠池底面铺上稻草,再在稻草上进行覆土;④日常管理:1~2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培育池内总水量的1/4~1/3。通过该方法养殖的黑斑蛙生长率高,产卵率高,成活率高,且生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郝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麻城市龙腾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1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