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0212发布日期:2019-05-03 20:5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上用的缓释颗粒剂,特别是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种植业占80%以上,作物生长期间经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由于农民缺乏植保知识,往往病虫同时发生,错过预防的时期,防不胜防,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传统的叶面喷洒农药防虫、防病,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不仅费时、费工、费药、劳动强度大、防效还不理想,而且农产品农药残留大、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该缓释颗粒剂集作物防虫、防病、刺激生长、养分增效、缓释、调理土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其各种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苦参碱1-10份,杀虫单0.5-8份,噻虫啉0.5-8份,噻虫胺0.5-5份,嘧菌酯0.5-5份,丙烷脒0.5-5份,聚谷氨酸1-3份,氨基寡糖素0.5-2份,四甲基戊二酸0.5-2份,魔芋胶3-5份,聚乙二醇5-15份,凹凸棒土80-90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其各种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苦参碱5份,杀虫单4份,噻虫啉4份,噻虫胺3份,嘧菌酯3份,丙烷脒3份,聚谷氨酸2份,氨基寡糖素1份,四甲基戊二酸1份,魔芋胶4份,聚乙二醇10份,凹凸棒土86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全部原料混合均匀,采用无水份造粒即可,粒径为2-4mm。

本发明单用或与肥料混合使用可以基本取代或减少叶面喷洒农药次数,对于鳞翅目害虫幼虫、鞘翅目双翅目、特别是对瓜果蔬菜粮食经常发生的刺吸式害虫蚜虫、飞虱、木虱、蓟马、叶蝉等能传播病毒、病菌的害虫防效很好,对于预防瓜菜普遍发生的病毒病、柑桔的黄龙病效果显著。

本发明使用方便,隐蔽用药对土壤、环境无污染,可减少喷药次数,在某些作物上甚至取代叶面喷药,减轻劳动强度省时、省力、省钱,前景很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其各种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苦参碱5份,杀虫单4份,噻虫啉4份,噻虫胺3份,嘧菌酯3份,丙烷脒3份,聚谷氨酸2份,氨基寡糖素1份,四甲基戊二酸1份,魔芋胶4份,聚乙二醇10份,凹凸棒土86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全部原料混合均匀,采用无水份造粒即可,粒径为2-4mm。

实施例二~实施例六:

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该组合物的原料及重量份数请参见附表一,该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附表一

效果试验

2016年在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将台村选取小麦种植地作为实验田,对照组每亩施用普通的复合肥50kg,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组是将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所得的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混合到普通复合肥中再一起施肥,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组每亩施用普通的复合肥50kg,结果如附表二所示。

附表二本发明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防治指标规定:100颗麦穗中蚜虫数量要低于500头,每平方米一代棉铃虫二龄幼虫数量要低于8头。从附表二可知,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组蚜虫数量和一代棉铃虫二龄幼虫数量均符合防治指标,白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杀虫剂和杀菌剂缓释颗粒剂,其各种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苦参碱1‑10份,杀虫单0.5‑8份,噻虫啉0.5‑8份,噻虫胺0.5‑5份,嘧菌酯0.5‑5份,丙烷脒0.5‑5份,聚谷氨酸1‑3份,氨基寡糖素0.5‑2份,四甲基戊二酸0.5‑2份,魔芋胶3‑5份,聚乙二醇5‑15份,凹凸棒土80‑90份。本发明单用或与肥料混合使用可以基本取代或减少叶面喷洒农药次数,对于鳞翅目害虫幼虫、鞘翅目双翅目、特别是对瓜果蔬菜粮食经常发生的刺吸式害虫蚜虫、飞虱、木虱、蓟马、叶蝉等能传播病毒、病菌的害虫防效很好,对于预防瓜菜普遍发生的病毒病、柑桔的黄龙病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顺;王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吉牛势测土配肥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7.10.26
技术公布日:2019.05.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