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育苗床手动播种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204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土育苗栽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所使用的播种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无土育苗技术,即进行育苗时用泥炭、岩棉、砂砾、珍珠岩、蛭石以及其他基质或单纯采用营养液,而不用天然土壤。

无土育苗技术用于室内,室内环境条件可控制,不受天气影响,肥水充足、通气好,可提高培育植物的质量和产量。

此育苗方式可以进行技术规范化育苗,适于大规模、工厂化、立体化育苗。苗生长规范齐整,与床土育苗相比,其茎粗壮,叶面积大。

育苗是在方块形的板状的育苗棉上开设育苗孔,一般是十字型切口,然后将一粒种子放在一个育苗孔中,灌溉、光照,使种子生长成苗。

但是,植物种子往往颗粒很细小,且很轻,而育苗孔也即十字型切口由于育苗棉弹力一般是关闭的,种子无法自己克服十字型切口位置育苗棉的阻力进入育苗孔中,需要人工一个一个种子用镊子夹着塞进育苗孔中,人工成本非常高,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手动播种盘,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使提高无土栽培育苗床的播种效率,降低播种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手动播种盘,其特征在于:具有主盘,主盘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上层板开设有数个通孔,下层板开设有与上层板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下层板的通孔的下开口端向下延伸出具有通孔的锥体;一个插盘插入上述间隔空间,插盘也开设有与上层板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插盘在间隔空间内移动后,上层板的通孔、插盘的通孔、下层板的通孔可相互连通,插盘也可隔断上层板的通孔和下层板的通孔。

插盘的位于一排的通孔相互连接,而在插盘上形成数排通槽。

下层板的位于一排的通孔相互连接,而在下层板上形成数排通槽,通槽的下端开口向下延伸出具有开口的锥体。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可以在插盘隔断上层板的通孔和下层板的通孔的状态下,将种子抖入储存在上层板的通孔中,下层板的锥体对准育苗棉的育苗孔按下就可以打开育苗孔,再移动插板达到上层板的通孔、插盘的通孔、下层板的通孔相互连通的状态,种子由上层板的通孔、插盘的通孔、下层板的通孔、锥体的路径掉到育苗孔中,拔起主盘,十字型切口由于弹力关闭,种子被埋在一定可控深度的育苗孔中,从而可以一次性大量将种子埋在育苗孔中,播种效果好,效率提高,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板插入主盘的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插板移动后主盘的视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4是图3的隔断上层板的通孔和下层板的通孔的状态的a-a剖视放大图;

图5是图3的连通上层板的通孔和下层板的通孔的状态的a-a剖视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育苗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6所示,育苗棉1是方形的,其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点阵式排列的16列10行合计160个十字型切口形成的育苗孔11。

如图1、图2所示,具有主盘2,主盘2由平行的上层板3和下层板5组成,上层板3和下层板5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上层板3开设有16列10行合计160个通孔31,通孔31上半部分为圆锥形(便于种子下落进入通孔),下半部分为圆柱形,通孔31的的尺寸大小适合所需播种的种子数量和尺寸,上层板3还设有边框32。

下层板5开设有与上层板3的通孔31位置对应的16列10行合计160个通孔51,下层板5的通孔51的下开口端向下延伸出具有通孔的锥体52,也即其结构可以是,下层板5的通孔51是一个圆锥形,并且插着一个下半部分伸出通孔的下开口端的具有内通孔的空心圆锥体52,空心圆锥体52的内通孔的最小直径也大于所需播种的种子的尺寸,内通孔的长度决定了埋种子的深度。

上述上层板3的通孔31,下层板5的通孔51,位置均与育苗孔11一一对应。

一个插盘4设有16行通槽41,通槽41位置与上层板3的16行通孔31对应,通槽41宽度也大于所需播种的种子的尺寸。通槽41相当于将插盘4上对应于上层板3的通孔31所开设的16列10行合计160个通孔中的位于一行的10个通槽连起来,形成16行通槽41,这样加工比较方便,位置容错率高。

插盘4在间隔空间内移动后,上层板3的通孔31、插盘4的通槽41、下层板5的通孔51可相互连通,插盘4的通槽41与上层板3的通孔31和下层板5的通孔51错位后也可隔断上层板3的通孔31和下层板5的通孔51。

实际使用时:

先将插盘4插入上层板3和下层板5的间隔空间,隔断上层板3的通孔31和下层板5的通孔51,然后把种子撒到上层板3上,抖动上层板3,每个通孔31落入了种子。

再把整个播种盘对准育苗棉1对齐,压下去,由于下层板5的通孔51的位置与育苗孔11一一对应,所以,每个下层孔5下方的空心圆锥体52插入对应的十字型切口的育苗孔11并把育苗孔11打开,圆锥形设计便于插入并打开十字型切口也便于种子下落。

然后移动插盘4,上层板3的通孔31、插盘4的通槽41、下层板5的通孔51相互连通,原来上层板3的通孔31内的种子通过通槽41掉进下层板5的通孔51,再掉进被打开的育苗孔11。

然后拔起整个播种盘,空心圆锥体52离开育苗孔,十字型切口由于育苗棉的弹力而合起,将种子埋在育苗孔11里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参照插盘结构,将下层板的位于一排的通孔相互连接,而在下层板上形成数排通槽,通槽的下端开口向下延伸出具有开口的两块斜板构成的锥体。这样一次就可以打开一排育苗孔,与上述实施例效果相同,加工更简单。

本发明可以一次性大量将种子埋在育苗孔中,播种效果好,操作只需抖动播种盘,对齐播种盘和育苗棉,压下播种盘,抽动插盘,拔出播种盘,特别简单易操作,效率提高,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手动播种盘,其特征在于:具有主盘,主盘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上层板开设有数个通孔,下层板开设有与上层板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下层板的通孔的下开口端向下延伸出具有通孔的锥体;一个插盘插入上述间隔空间,插盘也开设有与上层板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插盘在间隔空间内移动后,上层板的通孔、插盘的通孔、下层板的通孔可相互连通,插盘也可隔断上层板的通孔和下层板的通孔。本发明提高无土栽培育苗床的播种效率,降低播种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荣;蔡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迈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