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147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



背景技术:

浙茭七号由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经2010~2012年二年多点试验,秋茭平均亩产1528公斤,比对照‘浙茭2号’增产10.2%;夏茭平均亩产2330公斤,比对照增产5.5%。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多种作物生长。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木发明提供一种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可以在种植过程中节省人工培土耗时、产品提前上市之优点,深水护种可以使茭白在过冬时苗种免遭低温冻死侵害,适应大面积推广种植。

本发明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采用上季余留苗种,其特征在于自上年度11月25日(冬至)前后,展开割除土上枯死苗梗,然后大棚覆盖;当茭白新苗长到15cm高时,田间灌水3-5cm,进行防治病虫害一次,然后展开选苗和施肥;待苗长到一米左右高度时或者进入茭白孕茭期或者在2月下旬,筑田耕高度大于35cm,灌水深30cm直至采收结束。

本发明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所述的防治病虫害本发明龙茭二号福建区域的秋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所述的防治病虫害方法是釆用公知技术的每公顷用50%杀螟松乳油3千克加水6~7.5万千克泼浇,或在蚁螟孵化高峰前2天用杀虫双或杀虫灵喷雾防治。

所述的施肥,每次的施肥比例为每亩使用复合肥20-25kg。

进一步,施肥根据苗种长势而定,每季的施肥次数为二至三次。

进一步,每批次施肥的时间间隔为七至十天。

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采用上季余留苗种,自上年度11月25日(冬至)前后,展开割除土上枯死苗梗,然后大棚覆盖;当茭白新苗长到15cm高时,田间灌水3-5cm,进行防治病虫害一次,然后展开选苗和施肥;待苗长到一米左右高度时即进入茭白孕茭期,约在次年2月下旬,筑田耕高度大于35cm,灌水深30cm。到达3月上旬,进入釆收期,采收的果品质感随釆收时间逐批次提升,具有质白、玉美,外观品相漂亮。

使用本发明技术方法种植,可解放人工劳动力,节省生产成本之优势,适应大面积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采用上季余留苗种,其特征在于自上年度11月25日(冬至)前后,展开割除土上枯死苗梗,然后大棚覆盖;当茭白新苗长到15cm高时,田间灌水3-5cm,进行防治病虫害一次,然后展开选苗和施肥;待苗长到一米左右高度时或者进入茭白孕茭期或者在2月下旬,筑田耕高度大于35cm,灌水深30cm直至采收结束。

本发明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所述的防治病虫害本发明龙茭二号福建区域的秋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所述的防治病虫害方法是釆用公知技术的每公顷用50%杀螟松乳油3千克加水6~7.5万千克泼浇,或在蚁螟孵化高峰前2天用杀虫双或杀虫灵喷雾防治。

所述的施肥,每次的施肥比例为每亩使用复合肥20-25kg。

进一步,施肥根据苗种长势而定,每季的施肥次数为二至三次。

进一步,每批次施肥的时间间隔为七至十天。

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采用上季余留苗种,自上年度11月25日(冬至)前后,展开割除土上枯死苗梗,然后大棚覆盖;当茭白新苗长到15cm高时,田间灌水3-5cm,进行防治病虫害一次,然后展开选苗和施肥;待苗长到一米左右高度时即进入茭白孕茭期,约在次年2月下旬,筑田耕高度大于35cm,灌水深30cm。到达3月上旬,进入釆收期,采收的果品质感随釆收时间逐批次提升,具有质白、玉美,外观品相漂亮。

使用本发明技术方法种植,可解放人工劳动力,节省生产成本之优势,适应大面积推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浙茭七号福建区域的春季棚室深水护种方法,采用上季余留苗种,其特征在于自上年度11月25日(冬至)前后,展开割除土上枯死苗梗,然后大棚覆盖;当茭白新苗长到15cm高时,田间灌水3‑5cm,进行防治病虫害一次,然后展开选苗和施肥;待苗长到一米左右高度时或者进入茭白孕茭期或者在2月下旬,筑田耕高度大于35cm,灌水深30cm直至采收结束。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丽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