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942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育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育苗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根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极为重要,因植物的地上部生长有赖于根部供应矿物元素与水分,根部除了支持固定功能之外,亦具有合成、转移和积贮等重要功能,因此藉由人工复育的草花、蔬菜、树木等植物在育苗阶段,多先利用连结的育苗盘作植栽,待草花、蔬菜、树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再将草花、蔬菜、树苗连同育苗盘运送至预定地作移植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育苗盘,能够智能的控制培养液浸泡种苗的时间,增大育种苗存活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育苗盘,包括支撑架、育苗盘本体和种苗盘,育苗盘本体设置在支撑架顶部,育苗盘本体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

育苗盘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种苗盘放置在育苗盘本体内的支撑台上,种苗盘底面开设有滤水孔,

育苗盘本体下部开设有进液口,

进液管一端连接在进液口上,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电磁阀,育苗盘本体外壁设置有控制器,育苗盘本体内壁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水泵、液位感应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水泵、液位感应器、电磁阀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

进一步,种苗盘包括种苗盘本体,种苗盘本体正面活动连接有苗穴,苗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苗穴的底部且对应第一凸起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苗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凸起,苗穴的右侧且对应第三凸起得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凸起,种苗盘本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透水孔,种苗盘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苗穴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透水孔,种苗盘本体的正面且对应苗穴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

进一步,种苗盘本体左右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进一步,育苗盘本体前侧壁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口。

进一步,支撑架为伸缩支撑架,伸缩支撑架包括上管和下管,上管套设在下管内,下管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上管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上管和下管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进一步,支撑架底部设置有可移动支撑座,可移动支撑座包括座体、支撑轮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轮和支撑脚均安装在该座体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设置有储水箱和进液管,在使用时,设定控制器抽水时间,当到达时间时,使得水泵和电磁阀打开,抽水进入到育苗盘本体内,当达到液位感应器位置时,液位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促使水泵和电磁阀关闭;当浸泡时间到达时,控制器促使水泵和电磁阀打开,使得液体流入储水箱,以此循环,能够智能的控制培养液浸泡种苗的时间,增大育苗存活率。

2.种苗盘本体正面活动连接有苗穴,并且对苗穴结构进行设定,能够方便移栽。

3.将支撑架设置为伸缩支撑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使得适用范围更广。

4.设置有可移动支撑座,能够达到移动方便的同时,保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种苗盘俯视图。

图中,1-支撑架、2-育苗盘本体、3-种苗盘、4-支撑台、5-进液口、6-进液管、7-储水箱、8-水泵、9-电磁阀、10-控制器、11-液位感应器、12-种苗盘本体、13-苗穴、14-第一凸起、15-第二凸起、16-第三凸起、17-第四凸起、18-座体、19-支撑轮、20-支撑脚、21-第一把手、22-第二把手、23-显示窗口、24-上管、25-下管、26-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可移动育苗盘,包括支撑架1、育苗盘本体2和种苗盘3,育苗盘本体2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育苗盘本体2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

育苗盘本体2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种苗盘3放置在育苗盘本体1内的支撑台4上,种苗盘3底面开设有滤水孔,

育苗盘本体2下部开设有进液口5,

进液管6一端连接在进液口5上,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7,进液管6上设置有水泵8和电磁阀9,育苗盘本体2外壁设置有控制器10,育苗盘本体2内壁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1,水泵8、液位感应器11和电磁阀9均与控制器10连接,水泵8、液位感应器11、电磁阀9和控制器10均由外部电源供电。

在使用时,设定控制器10抽水时间,当到达时间时,使得水泵8和电磁阀9打开,抽水进入到育苗盘本体2内,当达到液位感应器11位置时,液位感应器11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促使水泵8和电磁阀9关闭;当浸泡时间到达时,控制器10促使水泵8和电磁阀9打开,使得液体流入储水箱7,以此循环,能够智能的控制培养液浸泡种苗的时间,增大育苗存活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种苗盘3包括种苗盘本体12,种苗盘本体12正面活动连接有苗穴13,苗穴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14,苗穴13的底部且对应第一凸起1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15,苗穴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凸起16,右侧且对应第三凸起1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凸起17,能够方便移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种苗盘本体12左右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21和第二把手22,方便拿取。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育苗盘本体2前侧壁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口23,能够方便读取液体的量。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支撑架1为伸缩支撑架,伸缩支撑架包括上管24和下管25,上管24套设在下管25内,下管25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上管2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上管24和下管25通过锁紧螺栓26固定,能够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使得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可移动支撑座,可移动支撑座包括座体18、支撑轮19和支撑脚20,所述支撑轮19和支撑脚20均安装在该座体18底部,能够达到移动方便的同时,保证稳定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

本技术:
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育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育苗盘;包括支撑架、育苗盘本体和种苗盘,育苗盘本体设置在支撑架顶部,育苗盘本体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育苗盘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种苗盘放置在育苗盘本体内的支撑台上,种苗盘底面开设有滤水孔,育苗盘本体下部开设有进液口,进液管一端连接在进液口上,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电磁阀,育苗盘本体外壁设置有控制器,育苗盘本体内壁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水泵、液位感应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水泵、液位感应器、电磁阀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能够智能的控制培养液浸泡种苗的时间,增大育苗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隆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龙根现代农业温室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