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3157发布日期:2019-06-05 21:1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一次性完成对马铃薯的播种作业的一种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水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截止2016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577万hm2,总产量达8999万t,单产15.4t/hm2,但单产能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5%。而且随着市场对马铃薯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外一些大公司纷纷在中国从事马铃薯生产与加工业务,国内一些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领域,使得马铃薯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年降水量只有150mm,年蒸发量1500~3000mm,干旱指数达到10-15,是我国典型的灌溉农业区。目前,我国对马铃薯的种植还主要依赖于人工和畜力。

但是这种依赖于人工和畜力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存在农民劳动强度大、粒距及播种精度无法保证造成幼苗成活率低、新疆等干旱地区无法及时灌溉,当种植面积很大时,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完成种植操作,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人畜力播种效率很低,不适宜大范围种植,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畜力种植马铃薯时存在的劳动强度大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包括张紧装置,主动驱动总成,柔性排种带,取种凹勺,防架空充种箱体,马铃薯种薯,从动带轮,防夹带分流顶杆,主动带轮,振动清种装置,护种罩壳,其特征在于:作业时,马铃薯种薯填充至种箱,通过物料防架空限位结构避免种薯结拱现象,通过充种箱体顶部橡胶翻盖保证充种区内种薯动态平衡;动力由机具行走轮通过链传动传至主动带轮,驱动柔性排种带与取种凹勺整体自下而上平稳运移;马铃薯种薯在取种凹勺旋转搅动作用下进行分种,完成充种环节;当种薯运移至清种区时,直流电动机驱动振动凸轮旋转间歇振动,清除勺内及勺间夹带种薯,完成清种环节;当种薯越过主动轮最高点时,落入前一取种凹勺背部,且相邻种勺与导种护罩间形成封闭空间,进行平稳导种环节;种薯被运移至投种点抛送瞬间由于离心力突变进行零速投种,完成投种环节。

主动驱动总成包括主动轮轴,球面轴承,轴套,开口销,止动键,主动带轮,机架,柔性排种带,驱动张紧装置,调控手柄,顶杆,调整螺杆,张紧弹簧,吊挂上座,调整滑块,其特征在于:主动带轮采用钢板冲压焊接成型,带轮凹槽与排种带紧固螺栓定位匹配,张紧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其控制手柄改变张紧弹簧压缩程度,选取弹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

可调式振动清种装置包括微调螺杆,连接杆,调节手轮,调节架,调节滚轮,振动凸轮,柔性排种带,其特征在于:清种振源由行走机具配套直流电动机驱动凸轮系统提供,振动凸轮与排种带内侧增添的断续梯形凸台相配合,调节滚轮与排种带内侧平面部分相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一次性完成对马铃薯的播种作业过程,具有生产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设备寿命长、结构紧凑、制造容易、工作稳定可靠、降低生产成本、移动方便以及易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主动驱动总成总体装配示意图。

图4是主张紧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可调式振动清种装置结构轴侧图。

图6是可调式振动清种装置结构左视图。

图1和图2中1.张紧装置,2.主动驱动总成,3.柔性排种带,4.取种凹勺,5.防架空充种箱体,6.马铃薯种薯,7.从动带轮,8.防夹带分流顶杆,9.主动带轮,10.振动清种装置,11.护种罩壳。

图3和图4中12.主动轮轴,13.球面轴承,14.轴套,15.开口销,16.止动键,17.主动带轮,18.机架,19.柔性排种带,20.驱动张紧装置,21.调控手柄,22.顶杆,23.调整螺杆,24.张紧弹簧,25.吊挂上座,26.调整滑块。

图5和图6中27.微调螺杆,28.连接杆,29.调节手轮,30.调节架,31.调节滚轮,32.振动凸轮,33.柔性排种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包括张紧装置,主动驱动总成,柔性排种带,取种凹勺,防架空充种箱体,马铃薯种薯,从动带轮,防夹带分流顶杆,主动带轮,振动清种装置,护种罩壳,其中排种器工作过程主要分为充种、运移、清种、导种和投种5个串联阶段;正常作业时,马铃薯种薯在重力作用下填充至种箱充种区内,通过充种箱体自身物料防架空限位结构控制种薯流动状态,避免种薯结拱现象,通过充种箱体(5)顶部橡胶翻盖控制种薯数量,保证充种区内种薯动态平衡;动力由机具行走轮通过链传动传至主动带轮(9),驱动柔性排种带(3)与取种凹勺整体自下而上平稳运移;马铃薯种薯在取种凹勺(4)旋转搅动作用下进行分种,形成速度不等的种薯层,在种薯自身重力、种薯间碰撞摩擦作用力及种勺作用力共同作用下进行取种作业,完成充种环节;当取种凹勺携带种薯运移至清种区时,通过行走机具配套的直流电动机驱动可调式振动凸轮系统进行规则旋转间歇振动,配合防夹带分流顶杆(8)清除勺内及勺间夹带种薯,保证单粒取种,完成清种环节;当取种凹勺舀取单粒种薯越过主动轮最高点时,在种勺作用力及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前一取种凹勺背部,且相邻种勺与导种护罩间形成封闭空间,进行平稳导种环节;种薯被运移至投种点抛送瞬间由于离心力突变进行零速投种,完成投种环节,通过柔性双列交错排种带提高种勺舀取充种时间,充分利用排种带空间结构;通过主动驱动总成(2)平稳驱动排种作业,避免种薯抛甩现象,同时减少机具不规则振动;通过可调式振动清种装置(10)和防夹带分流顶杆提高清种作业性能,防止勺带打滑现象;各部件共同作用提高播种质量与效率,实现精密播种作业。

在图3和图4中,包括主动轮轴,球面轴承,轴套,开口销,止动键,主动带轮,机架,柔性排种带,驱动张紧装置,调控手柄,顶杆,调整螺杆,张紧弹簧,吊挂上座,调整滑块,其中外动力驱动主动轮轴旋转,球面轴承支撑主动轮轴,开口销将轴套固定在主动轮轴上防止其轴向攒动,轴套上固接有主动带轮,因此主动带轮随主动轮轴同步转动,主动带轮通过柔性排种带完成排种工作;通过调节控制手柄来改变弹簧的张紧程度,进而改变柔性排种带的松紧,防止其发生打滑。

在图5和图6中,包括微调螺杆,连接杆,调节手轮,调节架,调节滚轮,振动凸轮,柔性排种带,其中其中清种振源由行走机具配套直流电动机驱动凸轮系统提供,振动凸轮(32)与排种带(33)内侧增添的断续梯形凸台相配合,调节滚轮与排种带内侧平面部分相接触,在清种过程中,通过调节手轮(29)及微调螺杆(27)调整滚轮与排种带顶起接合程度,改变清种振动振幅,排种带内侧梯形凸台与2个振动凸轮产生均匀振动,将多余种薯清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能完成对马铃薯播种作业的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该装置包括张紧装置,主动驱动总成,柔性排种带,取种凹勺,防架空充种箱体,马铃薯种薯,从动带轮,防夹带分流顶杆,主动带轮,振动清种装置,护种罩壳,其中作业时,种薯填充至种箱;机具行走轮通过链传动驱动柔性排种带与取种凹勺整体平稳运移;种薯在取种凹勺旋转搅动下分种,完成充种环节;当种薯运移至清种区时,直流电动机驱动振动凸轮旋转间歇振动,清除勺内及勺间夹带种薯,完成清种环节;当种薯越过主动轮最高点时,落入前一取种凹勺背部,被运移至投种点时零速投种,完成投种;该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具有播种精确、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岳笑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华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8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