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33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浇水花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浇水花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等绿色植物的喜爱和种植越来越多,不仅可以美化居室、调节室内空气,而且对放松人们的心情也很有帮助,然而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忘记定期为花卉和植物补给水分,或是由于放假或出差,长时间没人照看花卉和植物,导致花卉和植物的干枯。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浇水花盆,通过设置自动浇水装置,防止土壤湿度太低导致花卉枯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包括盛水的外盆以及设置在外盆内用于盛放土壤的内盆,所述外盆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一端连接于水泵另一端穿过内盆底部用于为花卉浇水,所述水泵连接有自动浇水装置,所述自动浇水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设置于内盆的土壤中,用于检测土壤的湿度,并输出湿度检测信号;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湿度检测信号,以控制水泵的启闭;以及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自动浇水装置提供工作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自动浇水装置,通过检测单元对内盆中土壤进行检测,并输出湿度检测信号,当土壤的湿度低于花卉生长所需的湿度时,控制单元接收并响应于湿度检测信号控制水泵开启,通过注水管给花卉进行浇水,防止土壤湿度太低导致花卉枯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盆侧壁设置有注水口,所述外盆侧壁设置有液位可视窗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盆侧壁设置液位可视窗口,并设置注水口,当观察到外盆内储存的水量不够时,可及时通过注水口向外盆内加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盆上边缘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形槽,所述U形槽扣合在外盆上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盆上边缘设置开口朝下的U形槽,当内盆放入外盆后U形槽扣合在外盆的上边缘,使得内盆与外盆可拆卸,方便分别对内盆与外盆进行清理,以及方便对水泵等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盆外壁设置有太阳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盆的外壁设置太阳能板,从而通过太阳能板进行供电,减去了外接电源的麻烦,且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内盆的土壤中,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耦接,并输出湿度检测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湿度检测信号控制水泵的启闭,当检测单元输出的湿度检测信号低于预定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启动水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比较电路,耦接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湿度检测信号与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比较信号;防干扰电路,耦接于所述比较电路,用于根据预定时间内比较信号的变化情况输出一控关信号;开关电路,耦接于所述防干扰电路,用于根据控关信号控制水泵与电源单元之间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比较电路包括,参考电压生成电路,具有一第一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另一端与一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其中,自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产生所述参考电压;比较器,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所述同相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参考电压,反相输入端耦接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端输出一比较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干扰电路包括,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于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并输出一延时比较信号;与门,具有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输出控关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耦接于所述控关信号并通过一第四电阻与发射极共地;继电器,其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另一端耦接于该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开关串接于电源单元与水泵之间;二极管,其阴极耦接于该第一直流电,阳极耦接于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该继电器的线圈的连接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固定在内盆的土壤中的湿度传感器会实时对土壤湿度进行检测,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此时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检测信号小于参考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输入到延时电路,延时一段时间后输出,若当下比较器输出仍为高电平,则与门输出的控关信号为高电平,导通NPN三极管,继电器得电,内部铁芯吸合衔铁,导通交流电源与水泵,水泵启动,开始对种植在土壤中的花卉进行浇水,防止花卉因土壤缺水而枯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3为电源单元的电路图。

图中:1、盆体;2、内盆;3、外盆;4、水泵;5、注水管;6、控制单元;7、注水口;8、U形槽;9、太阳能板;10、湿度传感器;11、比较电路;12、防干扰电路;13、开关电路;14、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5、液位可视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盆体1,盆体1包括了用来盛放水的外盆3和设置在外盆3内用来盛放土壤的内盆2,在内盆2的上边缘一体成型了开口朝下的U形槽8,当内盆2放置到外盆3内时,U形槽8正好扣合在外盆3的上边缘,使得内盆2与外盆3可拆卸,且能更好的契合;在外盆3的侧壁上一体成型设置了一个注水口7,并在外盆3的侧壁上固定了一个液位可视窗口15,当查看到外盆3内水量不多时,可及时通过注水口7向外盆3中加水;在外盆3内的底部放置了一水泵4,注水管5一端连接在水泵4上,另一端穿过内盆2的底部通至土壤上表面,用来为花卉浇水,并且水泵4连接了自动浇水装置;在外盆3的外壁上均匀安装了四块太阳能板9,用来为自动浇水装置供电,省去了外接电源的麻烦。

自动浇水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设置于内盆2的土壤中,用于检测土壤的湿度,并输出湿度检测信号;控制单元6,耦接于检测单元,用于接收并响应于湿度检测信号,以控制水泵4的启闭;以及电源单元,用于为自动浇水装置提供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单元电路图如图3所示,其输入端耦接于220V交流电源,经过整流降压滤波后输出第一直流电Vout_1,该第一直流电Vout_1为12V;第二直流电Vout_2,该第二直流电Vout_2为5V,以供控制单元6使用,此外,由电源单元的输入端直接向水泵4供电,即水泵4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

检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0固定在内盆2的土壤中,湿度传感器10与控制单元耦接,并输出湿度检测信号。

耦接于检测单元的控制单元6根据湿度检测信号控制水泵4的启闭,当检测单元输出的湿度检测信号低于预定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6启动水泵4。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6包括,比较电路11,耦接于检测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湿度检测信号与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比较信号;防干扰电路12,耦接于比较电路11,用于根据预定时间内比较信号的变化情况输出一控关信号;开关电路13,耦接于防干扰电路12,用于根据控关信号控制水泵4与电源单元之间的通断。

其中,比较电路11包括,一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4,具有一第一电阻R1,其一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Vout_2,另一端与一第二电阻R2串联后接地;其中,自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产生参考电压;第一电阻R1为可变电阻器,通过改变第一电阻R1的阻值,即可改变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4输出的参考电压,即可根据不通花卉的生长适宜土壤湿度,改变设定值;一比较器A,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同相输入端耦接于参考电压,反相输入端耦接于湿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输出端输出一比较信号。比较器A为有源电压比较器,其电源接入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Vout_2,接地端接地。

防干扰电路12包括,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于比较电路11的输出端并输出一延时比较信号;以及与门AND_1,具有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输出控关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延时电路可以选择由555芯片为核心组成的延时电路,由于延时电路已被公开,为现有技术,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诉。

另外,开关电路13包括,一NPN三极管Q1,其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第三电阻R3耦接于控关信号并通过一第四电阻R4与发射极共地;一继电器KM,其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耦接于该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开关S串接于电源单元与水泵4之间;一二极管D1,其阴极耦接于该第一直流电Vout_1,阳极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该继电器KM的线圈的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固定在内盆2的土壤中的湿度传感器10会实时对土壤湿度进行检测,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此时湿度传感器10输出的湿度检测信号小于参考电压,比较器A输出高电平,输入到延时电路,延时一段时间后输出,若当下比较器A输出仍为高电平,则与门AND_1输出的控关信号为高电平,导通NPN三极管Q1,继电器KM得电,内部铁芯吸合衔铁S,导通交流电源与水泵4,水泵4启动,开始对种植在土壤中的花卉进行浇水,防止花卉因土壤缺水而枯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