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74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耕过程中,需要疏松土壤以便增加水分的渗透率,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疏松土壤通常使用松土装置,然而现有的松土装置的轮齿是焊接在松土装置的转轴上,不可更换,但是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石头等异物使得某个轮齿发生弯曲或折断,弯曲或折断的轮齿无法继续使用,更换时需要将整个轮齿全部更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包括:转轴,套接在转轴上,且与转轴键连接的多个轮齿,所述轮齿包括中间设有通孔的轮盘、多个牛角齿、至少一个键槽和多个柱体,键槽设置在通孔的内壁上,与设置在转轴上的键相匹配,多个柱体均匀设置在轮盘的周向侧面,多个柱体上均设有外螺纹,多个柱体的周向侧面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槽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多个牛角齿与多个柱体一一对应,多个牛角齿的下端面均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深度与柱体的高度相匹配,圆形凹槽的内表面设有与柱体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牛角齿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六角凹槽,内六角凹槽7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圆形凹槽相连通,螺栓孔与槽孔一一对应,螺栓孔与槽孔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转轴上每个轮齿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套接有第一锥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夹角为直角,转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多个牛角齿和多个柱体均为铬镍不锈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键和键槽实现轮齿与转轴固定连接,通过柱体与牛角齿螺纹连接与螺栓连接,实现牛角齿可从轮盘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使得牛角齿在损坏后不需要更换整个轮齿,节省成本,同时牛角齿不容易损坏,提升了松土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的转轴与轮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轮盘,2-牛角齿,3-键槽,4-柱体,5-槽孔,6-圆形凹槽,7-内六角凹槽,8-转轴,9-限位块,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业用可更换轮齿的松土装置,包括转轴8,套接在转轴8上,且与转轴8键连接的多个轮齿,所述轮齿包括中间设有通孔的轮盘1、多个牛角齿2、至少一个键槽3和多个柱体4,键槽3设置在通孔的内壁上,与设置在转轴上的键相匹配,多个柱体4均匀设置在轮盘1的周向侧面,多个柱体4上均设有外螺纹,多个柱体4的周向侧面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5,槽孔5内设有第一内螺纹,多个牛角齿2与多个柱体4一一对应,多个牛角齿2的下端面均设有圆形凹槽6,圆形凹槽6的深度与柱体4的高度相匹配,圆形凹槽6的内表面设有与柱体4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牛角齿2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六角凹槽7,内六角凹槽7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圆形凹槽6相连通,螺栓孔与槽孔5一一对应,螺栓孔与槽孔5的大小相匹配。

轮盘1通过键槽3与转轴8上的键连接,使得轮盘1与转轴8一体转动,两者之间不产生相对移动,固定效果好,柱体4与轮盘1一体成型或者柱体4焊接在轮盘1的周向侧面上,柱体4通过螺纹与牛角齿2螺纹连接,牛角齿2通过螺栓与柱体4上的槽孔5螺纹连接,纵向和横向双重固定,使得牛角齿2连接牢靠并可拆卸进行更换,螺栓的一端穿过牛角齿2与柱体4螺纹连接,另一端隐藏在内六角凹槽7内,使得牛角齿2表面平整,有利于松土,通过柱体4,使得牛角齿2可拆卸连接,同时,连接处不容易损坏,另外,牛角齿2由外端到内端逐渐增大,使得轮齿能承受较大的阻力,较条形轮齿或扁形轮齿,不容易损坏。

所述转轴8上每个轮齿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9。

限位槽与限位块9避免轮齿在使用过程中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8上套接有第一锥齿轮,电机10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夹角为直角,转轴8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与电机10连接。

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将电机10的转动转化为转轴的转动,使用电机10给转轴8提供动力,转轴8带动轮齿转动,提高松土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1、多个牛角齿2和多个柱体4均为铬镍不锈钢制成。

铬镍不锈钢材质不会因为土壤湿度导致生锈,同时提高了轮齿的使用寿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