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6570阅读:2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栽培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果栽培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草莓栽培架。



背景技术:

与地面栽培相比,高架栽培具有节约土地、较少农药、肥料等的施用量,节约成本且方便采摘的优点。

目前,公告号为CN2038601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它包括支架、栽培槽和给排水装置。这种草莓高架栽培装置的灌溉排水管不容易堵塞,从而减少草莓病害的发生。

但是相邻两个栽培槽之间覆盖有一层黑色地膜,草莓结果后,由于果实比较重,会沿栽培槽架两侧挂下并与黑色地膜接触,黑色地膜一般由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不透气,草莓果实与黑色地膜接触的部分容易缺氧腐烂,影响草莓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草莓栽培架,达到草莓果实不容易因接触地膜而腐烂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莓栽培架,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栽培槽架,所述栽培槽架上设置有用于种植草莓的栽培槽,相邻两个所述栽培槽之间的所述栽培槽架上架设有多根位于地膜上方的支撑杆,相邻两个所述栽培槽之间的所述栽培槽架上还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栽培槽架的长度方向且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自转,所述支撑杆上铺设有一端卷绕在所述转轴上的透气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栽培槽之间的栽培槽架上架设支撑杆和转轴,转轴垂直栽培槽架的长度方向且绕轴线自转,一端卷绕在在转轴上的透气布铺设在支撑杆上后,使透气布和地膜之间通过支撑杆架空,透气布不容易因为没有支撑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贴合在地膜上,空气在地膜和透气布之间的空间流通,果实可以正常呼吸,不容易因缺氧导致腐烂,且转轴的设置方便了透气布的收纳,当不使用时将透气布卷绕在转轴上,减少了透气布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栽培槽架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的轴孔,所述支撑座上还设置有贯穿至所述轴孔内的螺纹孔和穿过所述螺纹孔后与所述转轴抵触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和螺纹孔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紧固螺栓抵触转轴,使转轴不容易发生转动,透气布不容易因操作不当忽然移动,减少因透气布忽然移动损伤与透气布接触的草莓,草莓品质不容易受影响,同时透气布不容易因自身重力作用向下移动与地膜贴合影响透气布与地膜之间的空气流通,草莓不容易因缺氧而腐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两端连接有与所述栽培槽架卡接配合的管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管套卡接在栽培槽架上将支撑杆固定在栽培槽架上,支撑杆不容易在栽培槽架上滑动,使支撑杆对透气布的支撑作用更稳定,减少因支撑杆滑落而导致透气布与地膜贴合的情况发生,使草莓不容易因缺氧而腐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透气布底面的槽体,所述槽体中放置有干燥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湿度较大时草莓容易腐烂,干燥剂通过朝向透气布底面的槽体开口能吸收透气布周围的水份,减小草莓果实周围的湿度,使草莓不容易腐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两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转轴自转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手轮来转动转轴或者停止转轴转动,相对于不设置手轮的情况,手轮的设置使转动转轴的操作更方便且更容易操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栽培槽之间的所述栽培槽架上架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透气布的布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布夹将透气布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杆上,操作更快捷,透气布不容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布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透气布勾在所述固定杆上的固定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钩将透气布的一端勾在固定杆上,操作更快捷,且固定钩与固定杆的配合较牢固,透气布不容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布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透气布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增加了透气布上下两侧的空气流动,进一步减少了草莓缺氧的可能性,减少因缺氧而腐烂的草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布包括自下而上叠加的吸水棉布和无纺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棉布有较好的吸水性能,无纺布则不容易吸水,通过在无纺布下方设置吸水棉布,减少果实附近的积水,草莓不容易因缺氧腐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透气布和支撑杆的设置使草莓果实不容易与地膜直接接触,果实不容易缺氧腐烂,转轴方便了透气布的展开与收纳,固定杆、支撑座和紧固螺栓的设置对透气布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透气布更稳定的固定在栽培槽架上,槽体、干燥剂、吸水棉布和无纺布的设置有助于降低草莓果实周围的湿度,进一步保护草莓果实,使果实不容易腐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栽培槽架、地膜、防水膜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竖直架杆;12、第一水平架杆;13、支撑架;14、第二水平架杆;2、栽培槽架;3、栽培槽;31、第一灌溉管;32、第二灌溉管;4、管套;41、支撑座;42、轴孔;43、螺纹孔;44、紧固螺栓;45、套筒;5、转轴;51、手轮;6、支撑杆;61、槽体;7、固定杆;71、布夹;72、固定钩;8、透气布;81、吸水棉布;82、无纺布;83、透气孔;91、地膜;92、防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草莓栽培架,包括多个支架1和固定在支架1上的栽培槽架2。每个支架1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竖直方向的竖直架杆11和两根水平方向的第一水平架杆12。第一水平架杆12一根位于靠近地面的一侧,另一根位于靠近上端处。多个支架1依次平行排列,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长方形的栽培槽架2。

相邻两个支架1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平架杆14,第二水平架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竖直架杆11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栽培槽架2上卡接有管套4,管套4由塑料制成,管套4上固定连接有套筒45,套筒45沿栽培槽架2宽度方向的两端敞开。

栽培槽架2上还设有长方体的支撑座41,支撑座41中间开设有沿栽培槽架2的宽度方向贯穿支撑座41的轴孔42,支撑座41上方开设有向下贯穿支撑座41侧壁且与轴孔42连通的螺纹孔43,螺纹孔43中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44,紧固螺栓44拧紧时下端与转轴5抵触。

转轴5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在左右两个栽培槽架2上的支撑座41的轴孔42中,转轴5的侧壁和轴孔42内壁转动配合,当紧固螺栓44与转轴5不抵触时,转轴5可以在轴孔42内自转,当紧固螺栓44与转轴5抵触时,转轴5不能转动。转轴5两端各连接有一个手轮51,手轮51转动带动转轴5自转。

转轴5上卷绕有透气布8,透气布8上开设有多个贯穿透气布8的透气孔83,透气布8包括自下而上叠加的吸水棉布81和无纺布82,透气布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5上,通过转动转轴5将透气布8卷绕在转轴5上。

栽培槽架2远离转轴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两端放置在套筒45中,通过卡接在栽培槽架2上的管套4固定在栽培槽架2上,固定杆7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透气布8的布夹71。

固定杆7和转轴5之间的栽培槽架2上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两端放置在套筒45中,通过卡接在栽培槽架2上的管套4固定在栽培槽架2上,支撑杆6上固定有开口朝向透气布8底面的槽体61,槽体61中放置有干燥剂,干燥器通过槽体61的开口吸收透气布8周围的水分。

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支架1上铺设有覆盖栽培槽架2的防水膜92,防水膜92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栽培槽架2内向下延伸,与栽培槽架2共同围成栽培槽3,防水膜92的四周固定在地面上,将两个支架1完全包裹起来,起到了保暖保湿的作用。栽培槽架2内的防水膜92上铺设有一层地膜91,地膜91上铺上泥土并种有草莓,泥土上还铺设有一层覆盖相邻两个栽培槽架2的地膜91,栽培槽3内的地膜91上开有供草莓植株伸出的开口(图中未标出)。下侧的地膜91和防水膜92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口(图中未标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灌溉装置,灌溉装置包括沿栽培槽3的长度方向穿过栽培槽3内的第一灌溉管31和第二灌溉管32,第一灌溉管31位于第二灌溉管32的上方,第一灌溉管31和第二灌溉管32分别灌溉营养液和水。多余的营养液和水沿着栽培槽3下侧的排水口流出。

使用时通过手轮51转动转轴5,将透气布8展开铺设在支撑杆6和槽体61上,通过固定杆7上的布夹71夹持固定透气布8,草莓果实与透气布8时接触时不容易因缺氧腐烂。

实施例2:一种草莓栽培架,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气布8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钩72,通过将固定钩72勾在固定杆7上实现透气布8与固定杆7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