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振式摘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6212发布日期:2018-08-31 19:20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水果采摘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枣类水果采摘的一种共振式摘枣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枣类产品的种植大国,然而枣类产品的采摘较为困难。目前国内枣类产品采摘的人工劳动量投入量大,成本高,效率低,采摘方式主要以手动采摘为主,少数地区采用手动采摘和机械采摘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国内的机械采摘方式主要是简单的抖动采摘,采摘过程中对枣树损伤极大,而且过高的抖动频率会使得操作者身体不适。基于当下枣类产品采摘自动化水平低的现状,本设计采用前后左右的往复共振方式,能够提高采摘效率,同时减小对枣树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枣类产品的采摘效率,降低采摘成本,同时减少对枣树的损害,因此提出一种共振式摘枣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振动壳体、左从动齿轮、左摆杆、固定杆a、固定杆b、固定杆c、右摆杆、齿轮支撑架、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偏心块、电动机固定板a、电动机固定板b、电动机a、直杆、轴组成从动机构;伸缩弹簧、伸缩杆、固定支撑板、连杆、曲柄、电动机b、套环组成主动机构;左支撑杆、支撑底板、右支撑杆、壳体、座耳、滑动连接件、组成支撑控制机构的支撑部分,操纵杆、滑槽组成支撑控制机构的控制部分;从动机构通过振动壳体右表面几何中心与主动机构的伸缩弹簧左端焊接,伸缩弹簧右端与主动机构的伸缩杆左端焊接,伸缩杆右端与连杆左端铰接,连杆右端与曲柄铰接,主动机构的固定支撑板右端与支撑控制机构的壳体焊接,支撑控制机构的支撑部分通过滑动连接件与壳体的孔槽间隙配合,支撑控制机构的控制部分的滑槽连接端与壳体的孔槽过盈配合,操纵杆与滑槽的滑动导槽间隙配合。

如上所述的共振式摘枣机,其中从动机构的振动壳体内部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齿轮支撑架,左从动齿轮、右从动齿轮分别与左右齿轮支撑架支撑部分过盈配合,左从动齿轮、右从动齿轮5/6倍半径处分别焊接有直杆,直杆分别与左摆杆、右摆杆的孔槽间隙配合,左从动齿轮、右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外啮合,主动齿轮与轴过盈配合,轴与偏心块过盈配合,轴与电动机a同轴心连接,电动机a前后两端分别镶嵌于电动机固定板a和电动机固定板b的圆形孔中。

如上所述的共振式摘枣机,其中主动机构的伸缩弹簧右端与伸缩杆左端焊接,所述固定支撑板右端和壳体焊接,固定支撑板上边缘线性阵列三个套环,套环与伸缩杆间隙配合,伸缩杆右端与连杆左端铰接,所述连杆右端与曲柄铰接,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与电动机b同轴心连接。

如上所述的共振式摘枣机,其中支撑控制机构的滑动连接件滑动部分与壳体的孔槽间隙配合,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上端分别焊接在滑动连接件的左右两面,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端分别与焊接在支撑底板左右两端的座耳铰接,滑槽连接端与壳体的孔槽过盈配合,操纵杆与滑槽的滑动导槽间隙配合。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1)摆杆和固定杆结合使用,固定杆可以将从动机构固定于枣树上,同时发动机a最终带动摆杆左右往复运动,提高采摘效率,降低对枣树的损害。

(2)偏心块与弹簧、软管配合使用,利用偏心块在转动的过程中的惯性使从动机构实现多方位的抖动,增加从动机构灵活度;同时伸缩弹簧的使用,减少从动机构的惯性作用对伸缩杆的冲击损伤,提高设备的寿命。

(3)双电动机驱动、曲柄滑块机构传动、齿轮传动,实现摆杆前后左右往复运动。

(4)支撑控制机构的支撑部分以及控制部分结合使用,运用杠杆原理,减少人力承重和操纵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共振式摘枣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去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共振式摘枣机从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专利支撑控制机构的支撑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专利支撑控制机构的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壳体、2.伸缩弹簧、3.伸缩杆、4.固定支撑板、5.左支撑杆、6.支撑底板、7.右支撑杆、8.壳体、9.操纵杆、10.座耳11.滑动连接件12.左从动轮、13左摆杆、14.固定杆a、15.固定杆b、16.固定杆c、17.右摆杆、18.齿轮支撑架、19.右从动齿轮、20.主动齿轮、21.偏心块、22.电动机固定板a、23.电动机固定板b、24.电动机a、25.连杆、26.曲柄、27.电动机b、28.套环、29.滑槽、30.直杆、31.轴。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共振式摘枣机,包括:振动壳体1、伸缩弹簧2、伸缩杆3、固定支撑板4、左支撑杆5、支撑底板6、右支撑杆7、壳体8、操纵杆9、座耳10、滑动连接件11、左从动齿轮12、左摆杆13、固定杆a14、固定杆b15、固定杆c16、右摆杆17、齿轮支撑架18、右从动齿轮19、主动齿轮20、偏心块21、电动机固定板a22、电动机固定板b23、电动机a24、连杆25、曲柄26、电动机b27、套环28、滑槽29、直杆30、轴31。

依照图1、图4所示,将共振式摘枣机的支撑控制机构的支撑部分放置于距枣树合适的位置,以此支撑摘枣机。

依照图5所示,推动操纵杆9,使操纵杆9在滑槽29的滑动导槽中滑动,同时以支撑控制机构的支撑部分为支点,上下调整从动机构的位置,最终将从动机构置于枣树上,并将固定杆a14、固定杆b15、固定杆c16分别置于在枣树上的任意三个点上。

依照图1、图2所示,开启电动机b27,电动机b27旋转运动带动曲柄26旋转运动,从而使得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即伸缩杆3前后往复直线运动,由于伸缩杆3与伸缩弹簧2焊接,伸缩弹簧2与从动机构的壳体焊接,最终使得从动机构前后往复运动。

依照图1、图3所示,开启电动机a24,电动机a24的旋转运动带动主动齿轮20旋转运动,主动齿轮20旋转运动,带动与其外啮合的左从动齿轮12、右从动齿轮19圆周运动,最终带动左摆杆13、右摆杆17左右摆动。从动机构的前后往复运动,以及左摆杆13、右摆杆17的左右往复运动,实现左摆杆13、右摆杆17的前后左右往复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振式摘枣机,它能降低采摘成本,提高采摘效率,减小对枣树的损伤。其技术方案是:该采摘机包括主动机构、从动机构以及支撑控制机构;从动机构的电动机A的旋转运动最终带动左摆杆、右摆杆往复运动;从动机构的振动壳体与伸缩弹簧左端焊接,伸缩弹簧右端与主动机构的曲柄滑块机构相连,曲柄与电动机B同轴心连接,电动机B的旋转运动最终带动主动机构前后往复运动;主动机构的固定支撑板右端与壳体焊接,支撑控制机构的支撑部分通过滑动连接件与壳体的孔槽间隙配合,支撑控制机构的控制部分的滑槽连接端与壳体的孔槽过盈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宇;贾豪杰;褚勇;耿超;谭川东;安家伟;尹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3.14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