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温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7671发布日期:2018-08-24 19:2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温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温室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量最大,分布普遍,随着上述技术的日渐成熟,生态温室应运而生。现有生态温室功能单一,仅通过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并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态温室功能单一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态温室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生态温室系统,包括附属房、日光温室、沼气池、集雨水池和地面加温系统,所述附属房的顶部设有太阳能集热器,附属房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屋面集雨槽,附属房和日光温室连通,日光温室内一侧设有控制系统、生活用水管、厕所和猪圈,沼气池位于厕所正下方,沼气池的顶部设有沼气池进料口,厕所和猪圈均与沼气池进料口连通,日光温室内一侧设有灌溉水箱,灌溉水箱的下方设有种植田,种植田的正下方设有沉淀池,集雨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所述附属房、日光温室和沼气池均位于地面加温系统上方,地面加温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以及均与蓄热水箱连通的第一加热管、沼气池加温管道和种植田加热管,沉淀池与蓄热水箱连通,第一加热管位于附属房下方,沼气池加温管道位于沼气池的下方,种植田加热管位于种植田下方。

优选的,所述附属房内设有沼气灯、户用沼气燃具和沼气热水器,沼气灯、户用沼气燃具和沼气热水器均与沼气池连通,生活用水管与沼气热水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三至六个水温传感器,多个水温传感器分别位于蓄热水箱内、沼气池内、第一加热管内、沼气池加温管道内和种植田加热管内。

优选的,所述蓄热水箱的出液端口处和沼气热水器的出液端口处均连接有分水器,两个分水器上均安装有液体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蓄热水箱和第一加热管之间、蓄热水箱和沼气池加温管道之间以及蓄热水箱和第二加热管之间均连接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蓄热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补水电磁阀,进水管和蓄热水箱之间设有水位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沼气的利用,节约常规能源燃煤、石油、电能的使用,节约能源,减少c02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生态温室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与运行,解放劳动力,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3、在合理的主体建筑结构上辅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形成完整独立的生态温室。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可以满足农户生活用能、生活用热水、冬季提高室内温度;同时为温室生产提供生物肥、灌溉水、适宜环境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生态温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生态温室系统中地面加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生态温室系统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生态温室系统中的原理框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2蓄热水箱、3沼气池、4地面加温系统、5沼气热水器、6控制系统、7户用沼气燃具、8生活用水管、9沼气灯、10猪圈、11厕所、12沼气池加温管道、13沼气池进料口、14附属房、15日光温室、16屋面集雨槽、17集雨水池、18沉淀池、19灌溉水箱、20分水器、21液体流量计、22水泵、23补水电磁阀、24水位传感器、25水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生态温室系统,包括附属房14、日光温室15、沼气池3、集雨水池17和地面加温系统4,附属房14的顶部设有太阳能集热器1,附属房14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屋面集雨槽16,附属房14和日光温室15连通,日光温室15内一侧设有控制系统6、生活用水管8、厕所11和猪圈10,沼气池3位于厕所11正下方,沼气池3的顶部设有沼气池进料口13,厕所11和猪圈10均与沼气池进料口13连通,日光温室15内一侧设有灌溉水箱19,灌溉水箱19的下方设有种植田,种植田的正下方设有沉淀池18,集雨水池17与沉淀池18连通,附属房14、日光温室15和沼气池3均位于地面加温系统4上方,地面加温系统4包括蓄热水箱2以及均与蓄热水箱2连通的第一加热管、沼气池加温管道12和种植田加热管,沉淀池18与蓄热水箱2连通,第一加热管位于附属房14下方,沼气池加温管道12位于沼气池3的下方,种植田加热管位于种植田下方,附属房14内设有沼气灯9、户用沼气燃具7和沼气热水器5,沼气灯9、户用沼气燃具7和沼气热水器5均与沼气池3连通,生活用水管8与沼气热水器5连通,控制系统6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三至六个水温传感器25,多个水温传感器25分别位于蓄热水箱2内、沼气池3内、第一加热管内、沼气池加温管道12内和种植田加热管内,蓄热水箱2的出液端口处和沼气热水器5的出液端口处均连接有分水器20,两个分水器20上均安装有液体流量计21,蓄热水箱2和第一加热管之间、蓄热水箱2和沼气池加温管道12之间以及蓄热水箱2和第二加热管之间均连接有水泵22,蓄热水箱2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补水电磁阀23,进水管和蓄热水箱2之间设有水位传感器24,集雨水池17与灌溉水箱19连通。

工作原理:利用太阳能集热器1给水质加热,夏季可直接供农户洗澡等生活需求。冬季流入蓄热水箱2,由水泵将蓄热水箱2内热水循环流入第一加热管、沼气池加温管道12和种植田加热管内,用于改善农户生活环境温度、沼气池3发酵温度和冬季温室地温。在太阳能利用系统、加温系统的辅助下,保持沼气池3全年中温发酵30℃~38℃。夏季,农户通过沼气灯9、沼气燃具7和沼气热水器5等器具利用沼气满足生活各方面用能需求。冬季,沼气能除满足上述农户需求外,当太阳辐射不足时,用沼气作为辅助能源,开启沼气热水器5给蓄热水箱2补充热水。集雨利用系统利用日光温室15前屋面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用来灌溉和补充蓄热水箱2的循环损失。控制系统6根据太阳能集热器1的不同需要从太阳能厂家定制。根据水温控制太阳能补水和循环的开启,沼气热水器5辅助加温系统的启动;根据水位传感器24控制进行补水;根据水箱水温和室内空气温度或沼气池内温度,开启温室辅助加温系统和沼气池加温系统。在传统日光温室合理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使日光温室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节能效果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温室系统,包括附属房、日光温室、沼气池、集雨水池和地面加温系统,所述附属房的顶部设有太阳能集热器,附属房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屋面集雨槽,附属房和日光温室连通,日光温室内一侧设有控制系统、生活用水管、厕所和猪圈,沼气池位于厕所正下方,沼气池的顶部设有沼气池进料口,厕所和猪圈均与沼气池进料口连通,日光温室内一侧设有灌溉水箱,灌溉水箱的下方设有种植田,种植田的正下方设有沉淀池,集雨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所述附属房、日光温室和沼气池均位于地面加温系统上方。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可以满足农户生活用能、生活用热水、冬季提高室内温度;同时为温室生产提供生物肥、灌溉水、适宜环境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合;于威;刘艳华;李玉清;张艺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5.03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