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野猪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8762发布日期:2018-09-14 21:2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野猪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野猪又称山猪,猪属动物,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可以生育后代,它们广为分布在世界上,不过由于人类猎杀与生存环境空间急剧减缩等因素,数量已急剧减少,并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濒危物种。现今人类肉品食物主要来源之一的家猪,也是于8000年前由野猪所驯化而成。野猪不仅与家猪外貌极为不同,成长速度也远比家猪慢得多,体重亦较重。将家猪和野猪的杂交不仅可以克服野猪繁殖能力低以及生长缓慢的缺点,还可以克服现代家猪肉质差、抗病力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野猪的饲养方法,以纯野猪和湖南黑猪进行杂交选育得到黑色特种野猪,采用圈养+放养的高效养殖模式,科学管理、饲喂,黑野猪生长速度快,肉质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黑野猪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种:以纯种野猪为父本,以瘦肉型湖南黑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多次选育驯化,得到黑色特种野猪;

(2)放养场地的选择:放养场土地能自然生长植被,有适量利于猪群放牧避暑的乔木或灌木的山地或林地,包括有独立的饮水源或方便引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可适量种植菊苣、苦麻菜、黑麦草、玉米牧草、皇竹草等牧草,并在放养地搭建铁丝网;

(3)猪圈的处理:猪圈设在放养场地内,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地面要防滑并有一定坡度;猪圈内配备足够的自动饮水器,以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供给;在猪圈内设有漏粪板,漏粪板底部设发有发酵床,发酵床内铺设稻草、麦秆、木屑与多种发酵菌混和而成的填料;

(4)饲养管理:饲养采用放养+圈养的模式;猪圈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55-60%,并保持猪圈通风;于每日早上8:00-11:00、下午14:30-17:00将野猪进行放养,其他时间赶回猪圈,每日放养归圈后饲喂日料,日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玉米50%、豆粕10%、米糠10%、红薯叶5%、野草5%、蛋白桑20%;夏季蚊虫多时,每日夜间焚烧艾叶进行驱蚊消毒,其他时候每周焚烧艾叶1-2次;

(5)疾病的预防:饲养过程中,每隔15-20天投喂一次中药添加剂。

优选地,步骤(5)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腥草8-10份、陈皮3-5份、大青叶5-8份、柴胡5-12份、葛根6-10份、野菊花5-8份、夏枯草3-5份、金银花5-10份、甘草3-6份、板蓝根5-8份、山豆根1-3份、大蒜6-1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从配种、放养场地的选择、猪圈的处理、饲养管理、疾病的预防进行了限定,配种选用湖南黑猪和纯野猪进行杂交,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肉质鲜嫩、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光的优质,又保持了湖南黑猪瘦肉率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放养场土地能自然生长植被,有适量利于猪群放牧避暑的乔木或灌木的山地或林地,包括有独立的饮水源或方便引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保证了黑野猪的生长环境良好,饲养成本更低,本发明的饲养方法科学合理,所饲养出的黑野猪健康,存活率高,生病率低,肉质良好、口感好,且无毒副物质残留,安全健康,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1)配种:以纯种野猪为父本,以瘦肉型湖南黑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多次选育驯化,得到黑色特种野猪;

(2)放养场地的选择:放养场土地能自然生长植被,有适量利于猪群放牧避暑的乔木或灌木的山地或林地,包括有独立的饮水源或方便引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可适量种植菊苣、苦麻菜、黑麦草、玉米牧草、皇竹草等牧草,并在放养地搭建铁丝网;

(3)猪圈的处理:猪圈设在放养场地内,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地面要防滑并有一定坡度;猪圈内配备足够的自动饮水器,以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供给;在猪圈内设有漏粪板,漏粪板底部设发有发酵床,发酵床内铺设稻草、麦秆、木屑与多种发酵菌混和而成的填料;

(4)饲养管理:饲养采用放养+圈养的模式;猪圈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55-60%,并保持猪圈通风;于每日早上8:00-11:00、下午14:30-17:00将野猪进行放养,其他时间赶回猪圈,每日放养归圈后饲喂日料,日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玉米50%、豆粕10%、米糠10%、红薯叶5%、野草5%、蛋白桑20%;夏季蚊虫多时,每日夜间焚烧艾叶进行驱蚊消毒,其他时候每周焚烧艾叶1-2次;

(5)疾病的预防:饲养过程中,每隔15-20天投喂一次中药添加剂;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腥草8份、陈皮4份、大青叶6份、柴胡8份、葛根8份、野菊花6份、夏枯草3份、金银花6份、甘草4份、板蓝根6份、山豆根2份、大蒜8份。

实施例2

(1)配种:以纯种野猪为父本,以瘦肉型湖南黑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多次选育驯化,得到黑色特种野猪;

(2)放养场地的选择:放养场土地能自然生长植被,有适量利于猪群放牧避暑的乔木或灌木的山地或林地,包括有独立的饮水源或方便引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可适量种植菊苣、苦麻菜、黑麦草、玉米牧草、皇竹草等牧草,并在放养地搭建铁丝网;

(3)猪圈的处理:猪圈设在放养场地内,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地面要防滑并有一定坡度;猪圈内配备足够的自动饮水器,以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供给;在猪圈内设有漏粪板,漏粪板底部设发有发酵床,发酵床内铺设稻草、麦秆、木屑与多种发酵菌混和而成的填料;

(4)饲养管理:饲养采用放养+圈养的模式;猪圈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55-60%,并保持猪圈通风;于每日早上8:00-11:00、下午14:30-17:00将野猪进行放养,其他时间赶回猪圈,每日放养归圈后饲喂日料,日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玉米50%、豆粕10%、米糠10%、红薯叶5%、野草5%、蛋白桑20%;夏季蚊虫多时,每日夜间焚烧艾叶进行驱蚊消毒,其他时候每周焚烧艾叶1-2次;

(5)疾病的预防:饲养过程中,每隔15-20天投喂一次中药添加剂;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腥草10份、陈皮5份、大青叶8份、柴胡12份、葛根10份、野菊花8份、夏枯草5份、金银花10份、甘草6份、板蓝根8份、山豆根3份、大蒜10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野猪的饲养方法,本发明从配种、放养场地的选择、猪圈的处理、饲养管理、疾病的预防进行了限定,配种选用湖南黑猪和纯野猪进行杂交,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肉质鲜嫩、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光的优质,又保持了湖南黑猪瘦肉率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放养场土地能自然生长植被,有适量利于猪群放牧避暑的乔木或灌木的山地或林地,包括有独立的饮水源或方便引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保证了黑野猪的生长环境良好,饲养成本更低,本发明的饲养方法科学合理,所饲养出的黑野猪健康,存活率高,生病率低,肉质良好、口感好,且无毒副物质残留,安全健康,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佘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佘定文
技术研发日:2018.05.11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