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2701发布日期:2018-11-30 23:23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应用于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市场上在养殖小龙虾时,主要饲养在池塘或稻田内,饲养模式比较单一,通过藕田套养小龙虾属于种植和养殖的互相利用,互相补充的创新模式,利用藕田中的水草、生物饵料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饲料,同时小龙虾可为藕田起到生态除草的作用,提高藕田利用率,实现良性循环,但市场上藕塘套养小龙虾的方法尚不完善,不能做到稳产高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土壤肥沃、淤泥层深厚、ph呈中性的藕塘,面积以5~10亩为佳;

二、沿藕塘四周开挖上口宽1.2米、下底宽0.9米、深0.8米的环形养虾沟,养虾沟的面积占藕塘面积的十分之一,并在藕塘的两角设置进、排水口,在塘埂四周通过硬质塑料板作为防逃设施;

三、栽植荷藕前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尿素10~20kg,在每年4~5月份种植,种植密度为每亩600~800株;

四、龙虾在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80~100kg每亩兑水后,对藕塘消毒,放养前1个星期,亩施复合肥40~60kg、碳铵40~60kg,复合肥与碳铵的比例为1:1;

五、每年2月底至3月,在养虾沟内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六、于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放养虾苗,虾苗规格为每千克200~250只,放养密度为每亩12~15千克,配合天然饵料,定时定量投放螺肉、玉米、小麦等人工饵料;

七、于每年3月份在养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面积为养虾沟的1/2;

八、控制水位,在龙虾放养之初,藕塘内水位控制在10~20cm,随气温上升逐步加深水层,但不得超过40cm;

九、及时换水,养虾沟内3~5天加注新水一次;

十、及时上市,龙虾在两个月精心饲养后,大部分龙虾符合上市规格,要及时捕捞,促进剩余龙虾快速生长。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藕塘与龙虾养殖有效的结合,促进藕塘与虾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小龙虾从藕塘内摄食浮游生物、各类昆虫等作为天然饵料,可大大提高小龙虾的产量,稳产高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土壤肥沃、淤泥层深厚、ph呈中性的藕塘,面积以5~10亩为佳;

二、沿藕塘四周开挖上口宽1.2米、下底宽0.9米、深0.8米的环形养虾沟,养虾沟的面积占藕塘面积的十分之一,并在藕塘的两角设置进、排水口,在塘埂四周通过硬质塑料板作为防逃设施;

三、栽植荷藕前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尿素10~20kg,在每年4~5月份种植,种植密度为每亩600~800株;

四、龙虾在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80~100kg每亩兑水后,对藕塘消毒,放养前1个星期,亩施复合肥40~60kg、碳铵40~60kg,复合肥与碳铵的比例为1:1;

五、每年2月底至3月,在养虾沟内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六、于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放养虾苗,虾苗规格为每千克200~250只,放养密度为每亩12~15千克,配合天然饵料,定时定量投放螺肉、玉米、小麦等人工饵料;

七、于每年3月份在养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面积为养虾沟的1/2;

八、控制水位,在龙虾放养之初,藕塘内水位控制在10~20cm,随气温上升逐步加深水层,但不得超过40cm;

九、及时换水,养虾沟内3~5天加注新水一次;

十、及时上市,龙虾在两个月精心饲养后,大部分龙虾符合上市规格,要及时捕捞,促进剩余龙虾快速生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一、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土壤肥沃、淤泥层深厚、PH呈中性的藕塘;二、沿藕塘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三、荷藕在每年4~5月份种植;四、龙虾在放养前对藕塘消毒;五、每年2月底至3月,在养虾沟内投放螺蛳;六、于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放养虾苗;七、于每年3月份在养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八、控制水位;九、及时换水;十、及时上市,要及时捕捞,促进剩余龙虾快速生长。本发明将藕塘与龙虾养殖有效的结合,促进藕塘与虾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小龙虾从藕塘内摄食浮游生物、各类昆虫等作为天然饵料,可大大提高小龙虾的产量,稳产高产。

技术研发人员:储兆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霍山县大海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8.05.14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