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8363发布日期:2018-08-21 19:01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牡蛎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



背景技术:

牡蛎亦称为大蚝,是广西沿海的名贵海产贝类,学名香港巨牡蛎。随着广西北部湾沿海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与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针对海洋环境变化对蚝排浮筏牡蛎养殖来说,影响牡蛎生长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北部湾沿海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力度加大,再加之沿海牡蛎养殖的区域存在一定程度无序养殖问题,浮筏随意占用海域,河口、内海和海湾等区域的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以硅藻为主的浮游生物丰度低,养殖牡蛎缺乏相应的饵料,肥满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牡蛎的肥满度比十年前降低至少40%,商品牡蛎质量下降,养殖收益锐减,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本的边缘。因此,牡蛎的离岸养殖就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离岸养殖的区域一般风浪较大,而广西沿海传统牡蛎养殖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框架(浮排)吊养,框架主要由浮球、胶丝和木材组成,相互之间用捆绑的方式连接,由于风吹浪打、海水腐蚀等原因,框架缺乏稳定性而不适应在风浪较大海域进行离岸养殖。根据查询相关的研究资料,对于钦州茅尾海甚至广西沿海的牡蛎养殖产业,众多的研究集中在牡蛎的分类鉴定、种苗采集、养殖及病害防治等方面;在国内其他地方涉及牡蛎养殖设备的研究较多,如牡蛎与龙须菜的立体养殖系统,牡蛎养殖方法和设备等,但是已有的设备在抗风浪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适应牡蛎离岸养殖框架(蚝排浮筏)抗风浪的要求,未能推广应用成为牡蛎养殖的主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风浪性能,框架的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抗一定等级的台风又抗长时间季风吹击的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包括横梁、梯粱、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梯粱和浮漂通过扣件组合连接;浮漂上卡子和浮漂下卡子将浮漂卡住;所述浮漂上卡子的顶面两侧各有小孔,凹型扣件的凹面上设有小孔,通过螺栓将所述凹型扣件固定在所述浮漂上卡子上;所述梯粱由所述凹型扣件和所述弧形扣件配合固定;将所述浮漂固定在所述梯粱下;所述梯粱设置在所述横梁下,所述梯粱和所述横梁在水平面上互相垂直,所述横梁和所述梯粱之间由所述弧形扣件和凸型互扣衔接件连接;

所述浮漂上卡子和所述浮漂下卡子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凹型扣件和所述弧形扣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弧形扣件与所述凸型互扣衔接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根据养殖场所大小选择若干横梁、梯粱和浮漂,通过连接件组:凹型扣件、弧形扣件、浮漂上卡子、浮漂下卡子、凸型互扣衔接件固定连接,上述连接件之间使用螺栓、垫圈、螺钉固定。横梁、梯粱和浮漂通过上述连接件密固定,稳定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所述梯粱为抗紫外线的高密度聚乙烯圆柱梁。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扣件、凹型扣件、凸型互扣衔接件、浮漂上卡子、浮漂下卡子均有镀锌层。

进一步地,所述浮漂为包膜泡沫浮漂,防止日晒加速老化或海水侵蚀,并且防止被海洋生物食用,有效延缓各类腐蚀。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浮漂由两对所述浮漂上卡子、所述浮漂下卡子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长15m,所述梯粱长90m。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浮漂上有两根所述梯粱,所述梯粱上方有三根所述横梁,分别位于所述浮漂的两侧和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由20根所述梯粱、188根所述横梁和252个所述浮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梯粱和所述横梁的直径为110mm。

进一步地,所述浮漂为宽490mm、高670mm的长方体泡沫浮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离岸养殖的区域一般风浪较大的特点,设计连接件组合:弧形扣件、凹型扣件、浮漂上卡子、浮漂下卡子、凸型互扣衔接件,通过上述连接件将横梁、梯粱和浮漂连接固定,形成一个稳定的浮排框架,具有优良的抗风浪性能,可以抵抗一定等级的台风以及长时间的季风吹击,给离岸养殖牡蛎提供了新型养殖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的最小重复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所述浮漂和所述梯粱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所述弧形扣件、凹型扣件、浮漂上卡子、浮漂下卡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所述弧形扣件的立体图;

图5为所述凹型扣件的立体图;

图6为所述凸型互扣衔接件的立体图;

图7为浮漂上卡子的立体图;

图8为所述浮漂下卡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8对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包括横梁1、梯粱2、包膜泡沫浮漂4和连接件组,连接件组包括弧形扣件301、凹型扣件302、浮漂上卡子303、浮漂下卡子304、凸型互扣衔接件305。选用直径110mm、长15m的横梁1,直径110mm、长90m的梯粱2,宽490mm、高670mm、长600mm的长方体包膜泡沫浮漂4;在包膜泡沫浮漂4的两头用两对浮漂上卡子303、浮漂下卡子304卡住,浮漂上卡子303和浮漂下卡子304之间用螺栓连接;浮漂上卡子303的顶面两侧各有两个小孔,凹型扣件302的凹面上设有两个小孔,通过螺栓将所述凹型扣件302固定在浮漂上卡子303上;凹型扣件302和弧形扣件301之间放入梯粱2,用螺栓紧固凹型扣件302和弧形扣件301,将包膜泡沫浮漂4固定在梯粱2下;所述梯粱2上方横梁1支撑,横梁1的位置设于包膜泡沫浮漂4的中间和两侧,共三根;梯粱2和所述横梁1互相垂直,横梁1和梯粱2之间由弧形扣件301和凸型互扣衔接件305连接,弧形扣件301与凸型互扣衔接件305通过螺栓连接。

一共使用20根梯粱2、188根横梁1和252个包膜泡沫浮漂4,按上述安装方法等间距依次连接安装,形成所述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抗风浪牡蛎养殖浮排,包括横梁、梯粱、浮漂,所述横梁、梯粱和浮漂通过扣件组合连接。根据养殖场所大小选择若干横梁、梯粱和浮漂,通过连接件组:凹型扣件、弧形扣件、浮漂上卡子、浮漂下卡子、凸型互扣衔接件固定连接,上述连接件之间使用螺栓、垫圈、螺钉固定。针对离岸养殖的区域一般风浪较大的特点,设计连接件组合:弧形扣件、凹型扣件、浮漂上卡子、浮漂下卡子、凸型互扣衔接件,通过上述连接件将横梁、梯粱和浮漂连接固定,形成一个稳定的浮排框架,具有优良的抗风浪性能,可以抵抗一定等级的台风以及长时间的季风吹击,给离岸养殖牡蛎提供了新型养殖框架。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宏明
技术研发日:2018.05.18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